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商业银行中存款保险制度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2015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进一步建立和规范了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存款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金融市场化的重大改革,有效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还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更为中国银行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针对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可行的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金融稳定;银行监管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概要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对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更是如此,众多银行经营破产并且面临倒闭,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为了在经济崩溃的情况下对银行体系进行改善,1933年美国国会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决定采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一举措拉开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序幕。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了世界首例,在以后各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中,都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借鉴作用。就中国而言,早在1993年12月我国为了追求金融业更好的发展,就已经有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想法;尤其是在2003年年底,全新的金融监管体制被拿到明面上来,为我国之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框架基础。随后在每一次的国家工作会议以及工作报告中,我国都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细节问题的补充与强调,并且在2007年全面启动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工作。最终2014年10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参会人员的反复讨论下,得出了通过《存款保险条例》的结果,并且在之后决定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经过20多年的磨砺,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以一种法律的形式存在,正式宣布建立施行。
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增加银行运营成本
商业银行在筹集资金吸收存款的同时,本身就面对着利息成本、营业成本、资金成本、相关成本等一系列存款成本的增加,如今存款保险制度的规范使商业银行逃避不了基本的保费成本,并且是六个月一循环按时交纳,用来偿付存款人在银行倒闭后的损失,这样的举措必然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支出费用。对于那些运营风险大且资金不足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自身的适用费率更高,需要交纳的保费也更多,对其盈利水平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大。另外,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有着明确的行为规定和责任,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需要对商业银行存款的规模结构和涉及费率计算的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银行监管部门有权在商业银行违规操作时要求银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风险或者补救已存在的损害,在情况极其恶劣时加以惩罚。这些规定不仅规范了监督体系,还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合规成本,导致银行的运营成本增加,影响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存在道德风险缺陷
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很好地安抚了存款人的情绪,在风险发生之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赔付存款人的损失。这可能使存款人着眼于眼前的利益,降低自身的风险防线,放纵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从而弱化了市场纪律。二是限额偿付制度使银行存款得到保障,商业银行便可能以高利率盲目吸收存款,然后用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从而导致盲目地追求高利润而冒险经营,加剧了道德风险,引发危机。三是存款保险制度确实很好地抑制了银行挤兑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很好地在商业银行遭遇危机时给予帮助,这可能弱化金融监管机构的执行力度,过度依赖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商业银行可能利用法律上的不完善的空间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违规操作的行为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罚。
(三)加剧银行同业竞争
我国的国有银行一直在银行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银行长期以来都由政府实行“担保”,属于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而随着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信用的保障,商业银行竞争经营的危机意识也逐渐强烈。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带来了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救助越来越少,银行的退出机制也逐渐健全,市场准入标准的降低,给中小型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伴随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的逐渐增多,银行之间比拼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这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更强的挑战性。二是存款安全的问题得到保障,使存款人对银行的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这给商业银行筹集资金带来一定的困难。商业银行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可能采取价格战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这样对银行的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无论怎样,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的金融市场,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改革刻不容缓。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引导公众正确认知
传统的储蓄理念使存户对商业银行一直保持肯定的态度,认为银行肯定会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一直稳健经营,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致力于促进大众接受一种全新的理念。存款保险制度的颁布仍然改变不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公平有效获取信息的环境。商业银行在注重银行信用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客户信用能力的评估,保证银行流动资金的流动性,督促客户信用的提升。
(二)保证银行效用优先
现在实行的存款保险条例中对于被保险存款的范围划分还比较狭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合理的办法达到降低存款成本的预期。存款保险的基准费率由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存款结构情况等因素调整,商业银行无权干预,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调节自身适用费率的目的。由于我国国有银行与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较大距离,尽管存款保险带来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但仍然改变不了差距的存在,面对吸收资金的难题,银行之间应该秉持友好互助的态度促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银行治理策略
1.重视资产负债调节规划。第一,重视主动负债能力的提升。存款对银行来说实质上是一种被动的负债,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存款的成本再次增加,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的积极经营。在保证存款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发行金融债券,或者通过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和票据转贴现来吸收资金,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合理调节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优化商业银行融资机制和渠道。第二,提高规划资产配置的水平。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收益,它在银行的投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商业银行不仅要充分考虑投资目标存在的收益与风险,还要考虑获利期限以及收益变化的不确定性,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投资规划,保证资产组合投资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专业性。第三,注重强化贷款资产质量的管理。信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引发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爆发的重要因素,甚至会致使银行面临破产的窘境,所以说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贷款的监管,尽量减少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采取积极强硬的手段,商业银行才能保证贷款的收回,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2.拓展业务转型创新方式。第一,切实加强业务中新型产品的开发使用。为了吸引广大顾客的眼球,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必要手段进行业务与服务的创新,尤其是在银行产品研发的方面。商业银行面对机遇,应该积极进行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分析,大量征集有效数据,并且要在创建健全研发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产品的开发渠道,加大营销吸引客户目光。第二,继续深化擅长的专业操作领域。面对发展机遇,商业银行不该抛弃本身的优势,而应该把握信任自己专业性更强的领域,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保证擅长的特定业务的深造,维持稳定的客户群以及市场份额。第三,奠定综合经营在银行运营过程中的辅导地位。综合性的经营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规模,同时也方便了银行对未涉及领域的拓展,保障了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传统业务,还应该提高对开发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重视程度。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业务格局,可以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促进金融业务、新兴业务的增加,加大服务力度,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3.保证提升服务品质管理。第一,加强客户认可,建立银行良好口碑。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肯定能够从侧面烘托出商业银行管理的成功程度。每个商业银行的服务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能够帮助银行建立良好的口碑,促进了潜在市场的发掘。商业银行应该确保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并且也要保持整洁干净的服务环境,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优、最完善的服务。第二,优化管理体系的全方位建设。全方位建立管理体系有利于商业银行立足市场找准定位,促进客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要求商业银行学会与客户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保证有效的领导和人才的管理,并且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进行市场调查,积极应对客户需求以及金融环境改变的需求,不断进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第三,完善内部控制方式。切实的内部控制方式能够分散抑制银行风险,监督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银行内部职责的分工更加明确。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业务、财务、会计、审计、物品、人事以及组织的约束督促,加强对银行业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制约,从而保证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的统筹计划与安排,促进银行持久发展。
4.参与完善合作共享机制。第一,继续规范银行之间客户信用信息的分享手段。尽管商业银行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客户分析,但始终存在贷款呆账无法回收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与银行之间不断进行客户信用信息的共享,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银行在下次发放贷款时针对客户有个较为全面的预测分析,尽量减少了银行的损失。所以说,商业银行加强相互之间非利益性信息的分享是可行的。第二,支持公众从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获取我国商业银行的有效信息。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能够得到商业银行较为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系统的审核测评,在使用恰当的情况下,能够给公众带来直观的判断,促进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公众在选择银行业务时理性判断,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压力,使银行重视自身每一项决策所带来的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守川,沈鸿,邓庭.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及其影响初探[J].国际金融,2015,1:61~64
[2]徐艺,李静婷.存款保险对中国银行业存款结构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5,3:44~49
[3]刘久.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研究[J].法学杂志,2015,6:132~140
[4]叶文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实践、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4,6:60~64
[5]周月秋.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与商业银行的应对[J].中国银行业,2015:12~15
[6]邓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国际金融,2015,8:52~59
[7]王泽天.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吉林金融研究,2015,5:44~46
[8]马娟.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5-3-31
作者:程杰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