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创新战略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创新战略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创新战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创新战略研究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在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转化率很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创新驱动”就意味着要运用金融杠杆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运用金融手段加快创新能力的转化以及运用创新手段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互联网技术革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发展科技金融、创新管理模式、跨区域联合发展、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申请专利保护和吸收金融高端人才以及培育创新文化等措施实现自身创新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金融创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当前资源、环境的压力倒逼下,我国利用后发优势,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根据波特(M.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的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可以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经济的发展只有从依靠自然禀赋和资本推动上升到依靠技术创新阶段,才能从低层次的堆积规模上升到高层次的循环体[1]。“创新驱动”指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革命、知识产权开发以及管理模式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产出率、经营的效率,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实现经济体集约型增长。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提出①。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降缓、外贸出口持续疲软、消费信心不足、投资结构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尽快向“创新驱动”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进入“创新驱动”的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在70%以上;第二,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第三,有很完善的产业集群、产品和服务,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第四,R&D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并且大部分源于企业自发投入,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第五,外在表现为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和专利申请多,尤其是国际专利;第六,在环保、计算机、农业以及畜牧业等领域也充满技术创新[2]。相对而言,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过度消耗和廉价劳动力供给,大飞机、汽车、手机、电脑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都依靠外来进口,每年R&D的投入都要依靠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而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产出不高、产出的创新技术缺乏或无法转化成市场价值等。破解当前“创新驱动”瓶颈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体制创新,推动金融创新,明确创新主体。创新需要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金融创新是推进“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问题,我国实施了金融领域的多项重大改革,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建立创业板证券市场、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基金以及专门针对商业银行向科技类企业进行贷款给予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现在看来,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显著:许多在创业板上上市的公司,将募集的资金重新投放到货币市场而没有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商业银行也为了自身资产安全,将大量资金投放到国有企业和传统行业,对那些缺乏资金的创新型企业设置苛刻的条件和过高的门槛。企业是创新的平台,科技是创新的支撑,而金融是创新的杠杆。在“创新驱动”大环境下,商业银行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将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科技金融研发、知识产权开发以及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金融发展趋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重点金融服务领域和关键风险管理模式上;三是要加强学习国际先进金融产品设计理念,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先发”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驱动的宏观与实证研究

当前研究者对“创新驱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宏观层面论证我国经济应该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部分以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各个产业中的企业活力即创新力为根据[3]。卫兴华(2013)从两个方面论证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内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我国经济过去依靠过度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集约型增长”的内涵应该重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二是只有抓住当前世界科技革命的新一波浪潮才能够实现中国梦。李东兴(2013)指出,只有从要素推动和资本推动跃升到创新推动,才能使价值链从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在生产要素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均产量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路径。刘志彪(2011)认为在制度创新的支持下,加速发展创新型经济能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了逐步扬弃“后发优势”战略和实施“先发优势”战略的基本条件,并指出过去一些研究对实施这一战略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所需要克服的瓶颈因素分析不足[4]。除此之外,他还指出创新驱动与要素投入之间并不对立,而是与生产率驱动或者说是广义的技术进步驱动相对立,最后指出现阶段应该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加大R&D投入。上述学者只是从宏观层面论证“创新驱动”的实质,虽然也指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但没有详细展开。吴宇军等(2011)根据“创新驱动”要素差异性,将其分为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两型示范创新以及综合创新等驱动模式,并指出:影响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支持创新的资金投入,创新产出中的知识产出和技术产出不仅需要银行提供资金促进其提高,而且需要商业银行支持将其产业化。柏玲等(2013)利用1998至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有十分显著的刺激作用,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这就从实证的角度阐明了金融发展(商业银行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提高和转化对生产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给出具体的方案,也没有从商业银行自身的创新发展角度去说明商业银行发展对“创新驱动”的影响。

三、创新驱动的金融实质

实施“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在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不够,创新企业的融资方式极为有限;技术创新水平落后,在核心技术环节与国际落差很大;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政策和机制不够完善,得到商业银行支持力度和方式不健全;商业银行由于分业经营,导致自身创新水平低下,对创新型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不够等[1]102。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创新发展,都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如果没有与创新型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就很难有质的提高和飞跃,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和先发优势发展模式也不可能得到实施。必须把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驱动”实施的商业银行体制作为当前创新发展商业银行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和目标。要合理运用金融杠杆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转化,运用创新手段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的创新发展。

(一)运用金融杠杆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我国当前核心技术专利非常少、一些重要产业核心部件外部依存度特别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商业银行应该通过调整当前的信贷结构并合理开发一些专门针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贷款类金融工具来提高其金融杠杆的支撑力度。1.调整信贷结构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定向降低商业银行科技类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允许办理再贴现业务等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类企业的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科贷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措施,在贷款政策上向技术研发性企业倾斜,给予利率优惠。2.科技开发贷款商业银行可以定向地针对专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建立专项贷款,鼓励相关企业进行研究,并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每年在自己资产组成部分里设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开发专项贷款。过去,银行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在科技方面提供的贷款,需要很长的审批流程和很高的利率[5]。其实,商业银行只要建立了相应的配套监管措施就能够将科技贷款的风险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还可以通过设置浮动利率提高科技贷款的收益,即在开发出来的创新专利用于市场生产时,得到专利技术一定比例的所有权。3.向研发项目提供担保针对某一细分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一现象,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金融市场中小贷公司的发展。当前,仅江苏小贷公司就有600多家,而且有超过一半的是从事科技贷款业务①。而摆在小贷公司面前的难题就是需要有一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而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良好的信用可以为技术研发项目、科技创新企业和机构提供担保。4.向优秀大学生提供贷款我国当前向大学生提供贷款的机制包括由中国银行经营、政府提供利息的大学生免息贷款和其他商业银行开发的大学生有偿贷款。然而,由于大学生贷款的偿还情况并不理想,政府提供的免息贷款数量又有限,许多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不能够专心投入到创新技术学习中,尤其是研究生因为技术研发缺乏学校资金的支持,而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创新研究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和技术创新贷款,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自身学习的提高。5.向科研机构提供贷款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直接从事实业经济,但商业银行可以与一些研究所和大学建立战略联盟,向他们提供专项贷款,支持技术研发和创新,并获得相应技术专利的一定比例所有权,在保证收回贷款的同时增加收益。

(二)运用金融手段加快创新能力的转化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落后的一个根源在于研发产出的技术专利和创新产品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价值,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60%至80%的贡献率相比,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6]。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企业愿意尝试这些技术专利和创新产品,更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而固守传统产业和大企业的做法,使得专利技术和创新产品产业化的过程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这便极大地降低了创新能力转化率。市场经济是由利益驱动的,市场中的参与者往往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特征,而不会主动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创新驱动”本身存在着利益驱动,只有建立起创新和利益相结合的机制,即财富驱动效应,才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全方位的、真正市场化的创新态势。财富驱动效应表现为,创新借助金融市场的资金支持,来化解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的市场风险,并能够快速增加财富,其还会通过在社会成员间的示范效应,扩大社会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连续影响程度。商业银行对技术专利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后,就可以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加快创新能力转化。1.技术专利型资产证券化技术专利型资产证券化开发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证券化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特殊机构、研发机构与投资者。与其他资产证券化过程不同的是,技术专利的资产价值需要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评估并提供同等价值的担保,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家特殊机构,然后研发机构将技术专利通过商业银行评估后转移给特殊机构,特殊机构将专利技术经过商业银行的担保后进行打包,处理成证券供投资者购买。经过图1中描述的过程,形成了投资者、商业银行与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风险共担的局面,为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和市场支持。2.技术专利型金融租赁商业银行与技术专利需求企业A签订一个融资租赁合同,一起对研究机构或企业B的创新成果或技术专利进行资产评估,然后由商业银行购买该创新产品或技术专利后,再融资租赁给A。这样就相当于贷款给A,支持其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又购买了B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专利,这样就会形成创新驱动的财富驱动效应。3.支持创新型专项基金商业银行可以作为科技创新基金的发起者和担保者,该基金主要用于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并获得分成收益。4.支持创新型理财产品同样,商业银行也可以向高净值客户销售非保本性科技创新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专门用于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产品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获得利息和抽成收益。5.支持创新型担保业务支持创新型担保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为购买专利技术或创新产品的公司A向研发机构或专利技术发明者B提供担保,使得公司A可以更容易地选择专利技术或创新产品,公司B可以有保障地将创新项目销售出去,进而在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刺激下提升创新水平和创新转化率。

(三)运用创新手段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创新驱动”不仅需要商业银行在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快创新转化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还需要商业银行从自身出发,以创新驱动为战略发展方式。当前由于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制度,其自身创新水平低下、金融产品研发滞后、管理模式混乱以及金融服务方式和经营策略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严重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问题讲了许多年,可实践中的成效一直都不是非常明显,这跟银行业过去长期基于后发优势采取学习模仿驱动战略,在实践中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政绩考核方式而忽略了发展的质量和差距有直接的联系。商业银行首先应该确定“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然后再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营销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化、更新、再造来加快自身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而为一个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当前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创新,联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的组织结构创新,电子产品智能化革命带来的核心技术产业化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商业银行要将自己传统金融业务与这些创新充分结合起来,在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的基础上,通过银行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银行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必须放弃过去的“后发优势”战略,逐步转向“先发优势”的创新驱动轨道上。在金融产品研发上要由动态追随转向自主创新;在比较优势上要由低融资成本和规模资产转向服务创新和品牌价值;在盈利模式上要由靠政府规定利差转向经营效率提高;在风险管理上要由依靠大而不倒和国有背景作为信用支撑转向依靠良好信誉和创新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上。

(一)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在新一轮智能化技术革命时代,科技型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的特点,商业银行在不能参股的情况下,可以以信贷为切入点,与这些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择优建立战略同盟,支持其发展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长期优质客户。具体可以用差别化的利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降低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门槛和条件,甚至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专门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的科技支行或科技贷款部门。

(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早已离不开科技,商业银行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了它们创新发展能力的高低。随着客户行为习惯的网络化、智能化,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模式、提供服务的方式以及设计满足客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需要科技的支撑。这也为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风险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是商业银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1.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技术的革新颠覆了传统金融的模式,使银行业不断地走向托媒,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7]。商业银行既可以直接建立直销银行、P2P平台等网贷类业务,也可以利用存量优势,植入互联网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创新,而后者成为了现在商业银行植入互联网金融的首选。商业银行一边是不断通过投资组合推出理财产品,一边是以自己的商业银行门户平台销售理财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8]。它就像一个摆放了不同金融产品的超级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搜索+比价”功能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将贷款初审、金融顾问等传统金融服务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相结合,在实现网上虚拟交易的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2.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该平台,商业银行不仅能够按市场化原则彼此进行资金调剂,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化的运用,还能够实现理财产品的网上销售和贷款的网上认购。最终使得商业银行从中间人角色成功转向中介人角色,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还能吸收新兴投资者,拓展表外业务的发展。3.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化银行业务已经实现计算机操作,新时期的步伐是从计算机操作向智能化操作转变。大数据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客户的风险癖好和投资偏好,挖掘客户需求,进而细分出目标客户群,也可以用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风险监测分析、营销效果评测等,还能够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便于内部风险管控和绩效考核。云计算将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融合到一起,实现FIT(金融信息化)融资的透明化、贷款的统一化、支付的虚拟化,商业银行可以快速响应企业的资金状况和需求,实现虚拟环境下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9]。商业银行首先要组建“大数据”科技团队,建立数据储存的标准和云计算的模型;其次要整合、挖掘现有核心业务的数据与系统,根据各部门创新需要提供数据支撑;第三,还要培养一批具备专业业务能力、精通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具有同业领先视野的技术支持的创新型人才,以确保数据分析的结果符合业务创新需求;最后是加强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工商、税务及海关等单位联动。

(三)创新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战略不仅需要在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服务方式上进行创新,还需要配套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是针对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创新。1.集约化经营,重新规划网点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原来有些地方的营业网点呈现出分布不合理、过于集中的特点,而又有些地区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倾向使得经济业务往来不断增加,而商业银行的支行网点却没有布局到位。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重新统筹规划自己的经营网点,在有些方面应该以总行或分行下设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专项业务,提高经营效率。2.扁平化管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呈现出分地域分布、垂直管理结构中层级过多、业务层层审批需要走许多流程的特点,进而导致了办事效率低下,监管重复等问题。随着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一些业务专项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独立审批和风险管理权限,使得管理结构扁平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3.创新监管和激励创新随着商业银行创新项目的不断实施,需要设计新的管理模式对这些项目实施监管和激励。具体就是要做到健全创新项目费用测算体系,研发成果市场效果评价体系、绩效考评机制以及风险监测机制,并通过奖金设置来激励他们努力使得创新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市场,更有市场价值。

(四)跨区域联合发展商业银行的联合经历了早期的初步合作和资产重组[10],在新常态时期、新三期叠加阶段、新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新的利率市场化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合作来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保持可持续增长。商业银行彼此通过签订更加深入的跨区协议建立跨区互信体系,在降低跨区业务成本的同时,兼具商业银行独立法人地位带来的审核机制,保障跨区业务安全、快捷、系统地开展。比如,可以共同开立一家金融机构,承担资产托管账户,使每一家小的商业银行都能够利用共同开立的金融机构来承担证券、基金资产的托管服务,增加综合服务能力和表外业务的收入。

(五)产学研一体化据调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率通常在40%至50%之间,而我国还不到10%,部分科技研究所、重点大学还不到5%[11]。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科技的资本投入过于分散,企业参与程度不高,过多地依赖政府扶持,而且缺乏第三方资产评估。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共建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研究中心。商业银行联合国内外一流大学和创新研究所,共同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协同创新架构,将商业银行、大学、研究机构分散的创新金融服务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开发重新进行整合,协助各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发展=创新技术+创新应用。换言之,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不仅是一个技术的开发活动,更是一条创新价值链。金融创新只有在商业银行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将创新需求转化为创新的金融产品,进而使创新也能够产业化,在商业银行经营体系中有市场价值。

(六)专利保护和人才战略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水平地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励以创新驱动打破过去的市场形势而建立新的垄断市场,即动态的垄断制度,进而使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我国当前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只有不到40%,申请过专利的企业不到1%,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也只有万分之三[1]102。尤其是商业银行领域,对创新行为和结果的保护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银行间直接侵权,还有就是银行间的技术骨干和高管跳槽频繁,这些都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高水平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为自己的创新产品和业务申请专利保护,以避免因为人员流动而损失创新成果,进而通过专利垄断刺激商业银行去寻求创新。商业银行创新的关键在于金融领域高端人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11]12,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能力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每年毕业的将近700万人中,具有创新思维,了解金融市场真实情况,能够将金融理论模型与金融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创新的金融高端人才匮乏,这也成为了制约商业银行创新的重要瓶颈。为此,作为发展迅速、需要极强专业金融领域知识的商业银行必须与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员工继续深造的机制;必须突破本地化的局限,广泛地吸收全球的高端金融人才;必须建立岗位培训、创新学习小组、海外学习平台相结合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员工激励机制。

(七)培育创新文化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战略需要有创新文化的支持,为了具有创造性生命力,作为服务业的商业银行应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在全行上下培育“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创新文化,将创新的思维、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服务工作中,尊重各级员工的创意和提议,在全员创新和去流程微小创新的不断示范和鼓励作用下,去营造全行上下一致的创新文化氛围。

五、小结

针对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去理解创新驱动的金融实质,提出商业银行应运用调整信贷结构、科技开发贷款、科技创新担保等金融杠杆去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运用技术专利型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专项基金、理财产品、担保业务等金融创新手段去加快创新能力的转化;运用一些创新手段去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在“创新驱动”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自身也必须放弃过去的“后发优势”战略,逐步转向“先发优势”的创新驱动轨道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门户和金融平台的科技金融、实施扁平化创新管理模式、跨区域联合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专利保护和人才战略以及培育创新文化等策略提高自身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101-104.

[2]卫兴华.创新驱动与转变发展方式[J].经济纵横,2013(7):1-4.

[3]PO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3):74-90.

[4]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4):1-7.

[5]陆岷峰,张玉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走向的思考[J].改革探索,2014(12):16-19.

[6]陈占勇,李斌,王红江.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技术转移的成本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92-94.

[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8]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255-288.

[9]田溯宁.从云计算到大数据[J].中国经贸,2013(6):20-21.

[10]陆岷峰.城市商业银行的联合与重组[J].现代经济探讨,2004(6):16-18.

[11]王昌林.释放中国创新发展的潜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4(7):9-12.

作者:陆岷峰 李振国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