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利率市场化难题及促进之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的脚步加快,我国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市场的开放压力以及汇率、利率稳定上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宏观经济所追求的所谓三方平衡,也就是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开放,以及利率的稳定的平衡也受到挑战。在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提前布局,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本文将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及银行利率化改革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实际上,市场利率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金融利率的控制,将利率决定权下放给各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和市场状况来决定其借贷款利率水平。自从中国银行体系建立以来,利率市场化经历了漫长而又缓慢的改革进程。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对利率实行统管理。人民银行规定所有金融机构不得自主决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论大小性质,不得参与相关利率改革行为,如制定国家利率政策、制定与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方法。中国的利率制度正式形成。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央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目标为通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以及对市场的引导,逐步放松对利率管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市场利率,形成利率自主形成机制,使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所执行的利率水平。当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利润不高。1998年,央行合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接下来,央行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到6%,调整的2%资金可让其他资产有更大灵活发挥空间,但幅度仍然不够。另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支付利息增加了商业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动机。这让商业银行能根据央行措施,自由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因此可以看出,从长远考虑,经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在银行的造作下灵活调整,对商业银行提高利润发挥重要作用。
(二)人民币贷款利率
人民币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借款人或企业在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融的比例。当前,商业银行急需对人民币贷款利率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将受到重大影响,对整个金融体系有益。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有一定自主性,能根据不同企业及金融机构调整贷款利率。但是,央行规定的利率浮动标准是根据企业大小,而非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和风险评估。因此,从长期看来,人民币的贷款利率会由银行与企业两者自行决定,并最终通过市场竞争而趋向需求均衡;从短期看来,央行不能一步放开贷款利率,而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利率,并参考相应的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不同商业银行内外部管理水平差异,对贷款利率进行逐步放松管制,应避免出现任何混乱的利率格局。
(三)外币贷款利率
外币贷款利率是指向银行借外币,这家银行所收取的利率。目前,中国银行由央行授权,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及自身标准管制外汇存贷款利率。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形势的发展。过去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在国内属于巨头,其他银行难以望其项背。而如今,其他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在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份额缩小,再实行中国对外汇利率独家管制则不适合了,对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和市场需求都非常不利。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逐渐放开对外币贷款利率的控制,让商业银行自主调控。
三、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一)改善经营模式
经营重点应从以负债业务为重点转向以资产业务为重点。目前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实质都是负债业务,原因是商业银行必须以其资金来源制约资金。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之间要公平竞争,一定要避免打价格战,从而实现多方共赢。首先,商业银行应注重对优质客户的维护,不仅用优惠的利率吸引客户进行存贷款业务,更要提供体贴周到的服务,为赢得客户创造方向;在贷款方面,银行应改变过去客户上门的思想,而是真正树立起服务理念,用服务水平提高议价能力。
商业银行在未来应增加中间业务和增值服务。财富管理、理财顾问等中间业务,都可以在不占用或少占用经营资本的前提下,使银行获得低风险的稳定收益。信用卡业务、理财服务、咨询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类业务等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要成为重点业务开拓方向。
(二)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合理有序的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对此,在商业银行改革初期,央行可以规定贷款下限及存款上限,避免各银行间激烈竞争,以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同时,商业银行则需要根据市场流动资金的供需情况对存贷利率进行调整,并取消存款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工资,福利,行政职务等挂钩的举措;对企业要求贷款,要依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合理分析,按风险大小制定贷款利率。
在政府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新型商业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使我国金融机构多元化,让各机构在竞争中提高效率。此外,政府应对国有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一视同仁,使他们在同等的环境下公平竞争,根据市场规律行事,这样市场化的利率才能形成。
(三)积极创新
由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促进利率市场化重要因素。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要努力创新信贷资金定价方式,即改变固定定价,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利率波动造成的风险。其次,银行的金融产品需要创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金融产品,如债券期贷、利率期权等都可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学习对象。最后,要积极促进业务创新。例如,优化负债结构,增强负债流动性;结合股份化建设改革,发行股票充实资本金。这些创新,都能为银行创造新的利润。
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既是商业银行增加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能使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公平竞争。随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竞争。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利率市场化后将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在客户选择、组织结构、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