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跨区营销现况及防控之策范文

银行跨区营销现况及防控之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行跨区营销现况及防控之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银行跨区营销现况及防控之策

一、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

2009年4月,银监会政策放宽了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有关限制,而且调整了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审批流程,政策的放宽和市场大环境激励着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快速推进。

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仅2010年,就有六十五家城商行跨省或者在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03家,其中有30家城商行跨省设立了42家异地分行。到2010年末,全国已经有七十八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总共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境外代表处286家,城商行在新政策的鼓励和保护下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异地分支行,实现跨区域发展。

到2010年,城商行在经历了几年的改制、更名、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实现跨区域经营等基础性改革之后,已基本确立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在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国内银行业中的地位也在稳步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在五年多来的跨区域发展,已经出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经营网络布局或区域型经营网络布局。全国性经营网络布局基本覆盖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其中以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为代表;而区域性经营网络布局主要是以实现省内网络全覆盖。

经过跨区域发展以后,城商行的自身实力与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地位已在不断提升,正悄然成长为银行业的蓝筹股。但是城商行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跨区域经营之后,风险管理问题变得尤其重要。而在2010年末,山东齐鲁银行票据风波出现后,更让监管层审慎对待城商行快速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并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提高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设立的门槛,严管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城商行要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立足本土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严守风险底线,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城商行稳健持续发展。

二、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风险

由于城商行长期以来只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缺乏异地分行经营管理经验和风险防控方案,因此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城商行的管理架构在跨区域发展后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变为跨地区的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管理链条拉长后,城商行面临着更具挑战的管理要求,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要跟随异地分行实际情况改变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而根据调查显示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当数量的城商行尚未建立起适合跨区域经营的风险管理控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沿用传统对同城支行的经验管理模式管理异地分支机构。而城商行传统的管理模式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服务支撑力度,都不能适应异地分行跨区域发展的要求。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后,管理层次随之增加,管理链条拉长,如何完善内部制度,如何强化风险管理,是城商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异地分行经营过程中一方面操作风险加大。跨区域发展使管理链条和层次加长变多,极大地降低了内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增大了操作风险和各种案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跨区域经营之后,城商行面临着与大银行一样的管理大环境,如何实现异地分支机构在总行的管理控制之下能够持续高效稳健运营,成为城商行管理异地分支行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异地分支行的信用风险加大,异地分支机构由于营业网点少,营业条件限制,对部分企业贷款的管理鞭长莫及,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贷后管理和跟踪调查。此外,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中,由于异地分支行的当地复杂市场情况,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也加剧了。为此,城商行要实现跨区域发展要加强对各种风险的管理,强化各项风险管控意识,防止风险管理失效而造成各种案件发生。

三、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程序、系统不完善、人员操作不合理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城商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客户、工作场所安全性、产品缺陷和经营行为风险、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经营中断、实物资产损坏、系统失灵和设备故障风险。

2.日常操作风险管理

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由各条线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即各分支行的业务单位负有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操作风险管理的首要责任。城商行应从完善制度、加强检查、开展培训三个方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城商行要经常组织操作风险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合规、反洗钱、法律基础知识及实务、信贷风险防范等各方面。

3.总行对异地分支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工具

(1)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和控制的自我评估(RCSA)

(2)风险监测:关键指标(KI)

(3)风险控制:损失数据管理(LDC)

(二)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目前,城商行普遍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源自贷款组合、投资组合、保证和承诺等。

2.信用风险的管理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采取条块结合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总行层面,总行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资产保全部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分支行层面,分行风险管理部和支行业务管理部为信用风险的主要管理部门,采取条块结合模式,同时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和分支行双向汇报。

城商行针对上述风险应该采取的各项措施:建设完善并在全行推广应用风险预警系统,将风险控制端口前移;改进管理方式,强化对业务机构的风险管理指导与服务;完善风险报告机制,落实分行风险总监报告制度和分支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析例会制度;加强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防控、开展压力测试,组织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排查和梳理;深化风险管理技能转移项目,完善客户内部评级在客户准入、业务授权方面的应用及打分卡在审批决策中的应用;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有效消除风险隐患。

(三)市场风险

1.市场风险的定义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管理重点是交易账户和可供出售类账户中存在的市场风险。

2.市场风险的对策

市场风险管理采取了集中化的管理方式,由总行风险管理部下设的市场风险管理部专司负责交易账户市场风险的管理。市场风险的各项措施:落实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前台操作、中台监控、后台结算严格分离,坚持双人交易操作;落实资金业务授权政策、限额政策;对金融衍生产品实行严格的准入政策。

总行针对异地分支机构市场风险管理上的措施:

(1)市值重估:即盯市价值重估,每日定时获取市场数据,于当日交易结束后对交易头寸敞口进行损益估值。

(2)VaR计量:即风险价值计量,主要测量当前市场风险敞口,在给定置信度和既定期间内,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损失。

(3)CRE计量: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量,主要测量在交易发生后和交易存续期间的潜在估值损益,以此衡量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敞口状况。

(4)新产品计量:主要针对结构性产品等复杂衍生类产品,利用估值系统、内部模型等逐笔实施计量和验证工作。

(四)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为贷款、交易、投资等活动提供资金以及对流动性资金头寸的管理。

2.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上城商行总行要进一步完善流动性管理体系,制定审慎的流动性管理政策,并定期审核和检查全行流动性情况,重点强化日常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储备管理。总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量,积极增加长期主动负债,控制期限缺口。总行针对异地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上的措施:对各分行实行存贷比管理;大额资金变动的预报制度;统一的头寸管理部门。

(五)信息科技风险

1.信息科技风险的定义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银行在运用信息科技过程中,因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或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2.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

城商行要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制订并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强化信息科技运行和业务连续性管理;开展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工作,加强对各分支行的信息安全审计和专项检查;通过IT办公室实现了项目立项、实施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强化稽核检查部和风险管理部的IT审计、风险管理岗位及科技部综合安全管理岗位队伍建设。

(六)声誉风险

1.声誉风险的定义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不善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进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2.声誉风险的管理

总行应该健全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并落实专职管理人员,积极培育全行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公司业务经营各阶段、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声誉事件应急预案,并完善相应问责制度,切实加强声誉风险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