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资本管理内涵及实践范文

银行资本管理内涵及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行资本管理内涵及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银行资本管理内涵及实践

资本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关系到银行的安全程度,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资本管理是质与量的统一,不仅是单一的资本充足性的外部监管管理,而且包括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部管理,深入理解银行资本及资本管理内涵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银行资本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银行的资本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1、含义

账面资本是一个会计的概念,指商业银行实际账面拥有的资本金,列示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等于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又称权益资本。

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按照监管当局的规定,应该保留的最少的账面资本数量,是一个根据监管规定计算出来的量,一般为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按照巴塞尔协议,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核心资本具体包括股本(普通股和非累积优先股)和公开储备,至少应占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具体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或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混合资本工具及长期次级债务。二级资本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其中长期次级债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经济资本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是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考虑经营风险对资本的要求而创造的一项管理工具,是银行根据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最低资本需要,是基于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也称为风险资本。它是一个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相当的资本,是一个算出来的数字,在数值上等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置信区间非预期损失的倍数。

2、三者关系

账面资本是商业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是银行资本管理的基础;监管资本是实施资本管理的主要依据;经济资本是实施资本管理的重要工具。监管资本体现了监管当局的要求,但不能代表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反映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对银行管理的要求,是银行为所承担的风险而真正需要的资本。银行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将监管当局和内部管理层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传导到各级经营主题和业务条线,实现资本限制不合理业务扩张与控制风险的功能。

从资本需要量上来看,这三个资本在数量上应存在以下关系:第一,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如若不然,监管当局将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银行补充资本或削减业务规模以减少承担的风险;第二,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因为经济资本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真实的风险,最终用于消化风险的资本是银行的真实资本,如果银行在制定经济资本预算时将经济资本的限额定得比账面资本高,真实发生损失时将没有足够的真实资本来覆盖损失;第三,经济资本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监管资本。在经济资本小于监管资本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于监管标准,远小于账面资本,说明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应对经济资本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二、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因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不同参与者从不同角度看待资本,导致完整的资本管理体系包含了多维度的资本观。账面资本管理是所有者权益的维护、资本投资和融资决策、资本结构安排等与资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过程。监管资本管理是对资本充足率进行计量、监测,并以资本充足为目标进行的资本结构调整和资本融资过程。经济资本管理是通过计量、配置和考核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产品和交易等维度的经济资本占用,对风险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管理,实现股东价值增加值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的目标。

从本质来看,监管资本管理是在银行贯彻落实宏观资本监管意志,是法人层面的合规性管理,本质上是银行资本管理的最低要求和约束条件,而不是银行的管理目标。账面资本管理是资本性投融资及资本营运的途径和工具,是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逻辑起点。经济资本管理是银行资本管理的核心,全行收益、规模和风险的平衡,风险的计量和资本化,风险定价等,都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实现。针对资本的不同存在形式,银行的资本管理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融资管理以及经济资本管理。

1、资本充足率管理

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衡量一家银行稳健性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作为最低目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在任何时点上都不应低于8%的法定监管要求。银行应根据面临的风险状况,参考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以及银行经营状况,确定审慎资本充足率水平,作为实际执行的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资本充足率目标还应包括资本结构,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比例。银行应根据战略发展规划、业务扩展情况、风险变动趋势等因素采用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方法预测、规划和管理资本充足率,根据监管要求计算和披露资本充足率。

2、资本融资管理

资本融资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从银行稳健经营的客观要求出发,通过适时、适当的资本融资管理,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目标水平。通过规划和管理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资源,服务于银行的股利和股份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以及经济资本配置。

银行的资本融资策略要符合监管要求,有助于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财务结构的灵活性。在融资策略的实施方面要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控制资本成本;有助于优化资本金的币种结构,有效防范汇率风险;有助于优化银行资本负债的期限结构配比,合理规避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有效控制融资成本。

3、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将有限的资本合理地配置到各项业务中去,其内容包括确定目标资本回报要求,建立合适的资本管理操作平台和政策目标传导机制,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RAROD管理等手段,将经济资本在各条业务线和各个层面间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经济资本总量进行度量和合理配置,及对业务单元实行限额管理和绩效考核,引导业务发展方向,最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保持长期的价值增长,是经济资本管理有效性的主要衡量标准。

经济资本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数量,更是银行计量风险、衡量业绩、制定战略业务计划、计算和配置资本的管理系统,包括银行经营最终目标、战略决策等最高层次的管理;风险控制、业务开展、业绩衡量等中级层次的管理;个人业绩评估、报酬和激励机制等最基层的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包括计量、配置和评价三个主要环节,经济资本指标包括经济资本占用(EC)、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等三类指标,应用领域包括信贷资源配置、经营计划、费用分配、绩效考核、限额管理、产品定价等,有助于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并对产品定价和产品决策起到关键作用。

三、银行资本管理的实践

从先进银行的实践来看,银行资本管理的重点已从财务层面与监管层面的管理,发展到风险与战略层面的管理,管理内容由账面资本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为主,发展到经济资本管理为主、账面资本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为辅的全面资本管理阶段。银行资本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资本管理过渡阶段。资本计量主要使用监管机构的标准法,资本管理制度初步建成,资本管理信息系统已立项开发,资本管理应用于计划和考评,与旧有体系并行,监管资本管理主要是计算和监测,资本结构单一,资本工具相对简单。

2.资本管理初级阶段。在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等关键领域引入模型法,资本管理制度体系比较成熟,资本管理信息系统开始推广和试运行,资本管理的宏观应用已经成熟,并开始在微观管理环节推广,监管资本开始使用内部评级法等高级法,在资本结构和工具方面,开始推广采用混合型资本工具、金融衍生产品对冲风险等方式,开始以证券化方式主动管理资本项目和风险资产项目,着手资本营运体系的建设。

3.资本管理高级阶段。三类资本计量实现了统一,建立了统一的资本计量体系,资本管理制度体系已经成熟并能适应需要,资本管理信息提供运行成熟,动态、多维的资本管理成为可能,资本管理在计划、配置、交易、考评和定价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银行决策的基本依据;全行的资本营运体系发展成熟,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和资本运作逐渐成为全行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监管资本框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加紧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各项工作,同时,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理念已为很多商业银行所接受。目前,大部分国内银行已将经济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管理工具,开始进行研究、探索和逐步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国内银行界对经济资本管理有以下几点共识:(1)把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看待。(2)尊重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但并不迷信资本充足率,大部分商业银行期望保持较高的资本水平。(3)应将账面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结合起来统筹进行银行资本的全面管理。(4)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是经济资本计量、配置与应用,即如何合理、有效地计量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本资源与如何对经济资本的使用结果进行考核。(5)应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评价经济资本回报率的核心指标,能更加真实地反应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