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收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存款产品成本分析
商业银行在本质上同生产企业一样,通过提供产品的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借贷双方的信用中介,存款产品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主要产品,是银行利润来源的保证,其载体是存款账户。存款产品的功能是将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到银行,商业银行再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贷给贷款者,通过存贷利差实现利润。由此可以看出,“对银行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马克思)。为了能够达到吸收存款的目的,商业银行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具有足够的营业场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先进的办公器材和必不可少的广告宣传。显然,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投入巨大的固定成本费用。存款产品作为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之一,必然要承担其相应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储户到商业银行开设存款账户,除了占用商业银行的账户资源外,商业银行还需对各个账户进行专门的管理,在客户需要时,要对各个存款账户提供转账、支付、结算等服务,这些会构成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管理成本。作为经营者,商业银行必须综合考虑存款产品的成本核算。
(二)存款产品是私人商品
从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进行分析,这种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首先,商业银行在既定的经营规模下,每增加一个额外储户享受存款服务都会增加账户的管理成本,即它的边际成本必然大于零,因而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具有竞争性;其次,存款产品的载体是存款账户,每个账户都给定唯一的账号,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一个账户,那么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个账户,因此,存款产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由于存款产品的消费具有这样两个特点,所以尽管存款产品具有正的社会外部性,但是其并不是公共品,而是私人商品,私人商品供给的有效水平是通过比较增加一个单位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该单位的边际成本来决定的。因此储户在消费存款产品时就应该支付相应的价格,以保证存款产品这种私人商品的有效供给。
二、储户存款行为分析
储户到商业银行存款,在本质上是金融消费行为和金融投资行为的复合行为。概括地说,金融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的行为,当事者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契约关系是承诺提供服务与占有或享有服务的关系;金融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盈利,当事双方的契约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金融消费需要付出,不要求得到额外的回报;金融投资要求得到额外的回报,求得回报是投资行为的初衷(曾康霖,2002)。但是由于初衷本身的复杂性,同一行为既可以看成是金融消费行为,也可以看成是金融投资行为。储户到银行存款,其初衷既是为了求得安全,可以理解为金融消费;也是为了求得增值(获得利息),可以理解为金融投资。
银行“中介理论”(Sealey,Lindley,1977)认为:商业银行对存款人的存款服务本身也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产出,存款人接受银行的存款服务,因而存款人应该承担其中的成本。储户消费存款产品,除了可以享受存款时银行职员提供的服务,更主要的还可以享受到资金安全、支付方便等存款账户带来的服务,既然储户享受到了银行提供的服务,储户自然应该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支付价格。从另一方面看,消费者在商业银行存款后,让渡了资金的使用权,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利用储户的资金发放贷款从而获取利润。作为对储户让渡资金使用权的补偿,商业银行应该与储户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对储户的存款支付相应的投资回报。
存款行为是金融消费和金融投资的复合行为决定了存款产品的定价一方面要考虑金融消费中储户应支付的价格即账户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到金融投资中储户应得的回报。存款产品的最终价格是两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存款产品的定价分析
商业银行提供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实现经济效益。就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而言,产品定价的核心问题是核算存款客户能否为银行带来利润。在管理学中,一般采用客户利润分析法(CustomerProfitabilityAnalysis)来分析这一问题。客户利润分析法可以把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分配到每个客户账户上,进而核算这一账户能否为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利润。
存款账户为银行创造的收益包括两个部分:账户的存贷利差和账户的价格(收取的账户费用)。显然,并非账户的所有存款余额都可以用于贷款,其中有一部分需要作为存款准备金上缴到中央银行,还有一部分需要保留以用于支付账户存款余额变动的头寸(余额浮动率)。不妨设:单个账户的存款余额为D,准备金率为r,余额浮动率为f,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一年期贷款利率为,账户的价格为P。以一年为期,银行能够从单个账户上获得的收益为:
银行账户的成本也包括两个部分:单个账户的固定成本和为该账户办理各笔业务的成本。账户的固定成本是将商业银行为提供存款产品所支付的各种固定支出(比如营业场所的建设或租赁费用、办公器材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平摊到每个账户上的固定费用。显然,单个账户的固定费用在短期内是不变的。为该账户办理各笔业务的成本是指平摊到这一账户上的办理每笔存取款业务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支出。不妨设:单个账户的固定成本为FC,年平均业务笔数为n,平均每笔业务的成本为VC。以一年为期,银行为一个账户所支付的各项成本为:
由此,我们可知银行从单个账户获得的利润:
在商业银行没有对账户收费的情况下,即P=0时,银行的利润来源只能是存款账户的存贷利差。一般来说,存贷利率差(-)是固定的,因此银行的利润大小取决于存款账户的余额D:如果存款账户余额D越小,它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就越小。只有当存款账户余额D到达某一标准时,它所带来的收益才能够弥补银行对这一账户所支付的成本。此时的存款账户余额D被称作“盈亏平衡点余额”。如果存款账户余额D小于“盈亏平衡点余额”,为了保证银行利润R不小于零,那么账户的价格P就必需大于等于零,即商业银行应该对这样的存款账户收费。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一定比率的净资产报酬率(ROE)。从上面的客户利润分析中不难看出,存款账户余额的多少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报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低盈利能力的小额存款客户的存在无疑会摊低银行的净资产报酬率。如果银行通过高收费拒绝了全部的低盈利的小额存款客户,虽然会失去一部分利润来源,但是在资产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银行的净资产报酬率就会增加。如果通过高收费屏蔽部分的低盈利能力客户,那么对于没有被屏蔽的低盈利能力客户,银行既获得了他们贡献的利润,又获得了对他们的收费,两者相加同样可以保证银行需要达到的净资产报酬率。从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来看,商业银行应该对小额存款户收费,以保持一定水平的净资产报酬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客户利润分析法时,必须要对银行的账户进行分类。因为普通储蓄账户占用的银行资源远小于结算账户占用的银行资源。如果不对账户进行分类,就会高估普通储蓄账户的成本,而低估结算账户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商业银行用储蓄账户的收益弥补结算账户的潜亏。如果储蓄客户因为对收费标准不满而转户到其他银行,那么剩下的结算账户会造成该银行更大的亏损。
四、结论
尽管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制约商业银行对存款收费的种种因素,如人均收入低、市场利率未自由化、金融市场不发达等,但是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发达国家银行业对存款收费的实际情况来看(比如美国商业银行自1984年开始对存款账户收费以来,其总资产报酬率由当时的0.688%上升至1997年的1.134%),存款产品收费对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存款产品进行收费,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经营利润,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进程,同时还可以建立起一个合理、精细的成本核算体系,进而通过对体系中各种成本因素的重新组合进行产品创新,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003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为维护储户合法权益,商业银行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的同一银行内发生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即禁止商业银行对存款账户收费。本人认为存款产品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产品,商业银行应该对存款产品收费。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