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上市模式范文

商业银行上市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上市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上市模式

1分拆上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分拆上市是指将国有商业银行中效益好、资产质量优的部分从统一法人中分离出来,组建成有限公司进行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分拆后,原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将继续存在,并依照其持有的股份数量对上市银行行使相应的股权。

1.1分拆上市的优势

(1)分拆上市充分考虑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容量和承受力。

分拆的最大好处是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在资本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将效益好的分支机构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资产业务率先上市。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从资产总量看都在2万多亿元以上,远远超过现在的上市公司。而且,从近年的情况看,国有银行的贷款大约以每年6000-8000亿元的速度增长,随着资产的大幅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当然也必须同步提高。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须达到8%,在简化考虑银行资产的风险权重,国有银行每年最少补充6000x8%=480亿元的资本金。如此大的资金需求量成功在国内股市上市是非常困难。因此,采用分拆的方式上市可以减轻资本市场扩容的压力从而减小对股市的冲击。

(2)分拆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上市,加快了国有银行改革的进程。

从整体来说,我国国有四大银行无论是资本充足率,盈利纪录或是不良资产的比率上都远远达不到上市的要求,因此要在近几年内实现全部上市的困难很大。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将国有银行中效益好的分支机构或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业务分离出来单独上市,确实有其可行性。分拆上市后,一方面原有的国有银行通过控股上市银行获得产权转让收益和股权收益,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可以采取将效益好的分支机构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资产业务率先上市的形式带动整体的股份制改造,以加快国有银行改革的进程并最终完成对整体银行的改制。

1.2分拆上市存在的问题

(1)分拆上市很难避免造成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分拆上市这种模式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使得原来的国有银行变成上市银行的控股母公司,因此它们之间的各种交易也就成为了上市银行的关联交易。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会极大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旦查出,对于集团公司或上市银行的名誉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2)银行分拆上市将给储户带来重大利益损失。

在分拆上市中,一般认为按营业地区分拆上市最为可行,因为将几个经营状况最好、资产质量最高的沿海省份的银行业务分拆重组为上市公司既可以满足上市要求,分拆工作也比较简单。这种方案对于进入上市公司的那几个沿海省份的存款人来说是有益无害。但由于分拆出上市公司之后,对于母行而言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比例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资产质量会有所下降,因此对于所有留在母行的储户意味着存款风险增大了。

(3)分拆上市降低了国有银行的竞争力。

分拆上市把国有银行分割后,不仅使其规模缩小,无法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且使得分拆后的上市银行和存续银行都缺乏竞争力。上市银行仅仅局限于原国有银行的某个或某些业务,其技术操作和经营管理水平方面与国际著名银行比起来并不具有优势。存续银行的优质盈利的分支机构被拆了出去,还接收了上市银行的不良资产,其竞争力可想而知。所以,分拆上市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国有银行的竞争力。

2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是指不将国有银行进行业务或地域分拆,而是将它整个资产一起上市。

2.1整体上市的优点

(1)整体上市有助于国有银行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国有银行上市不应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应通过上市将国有银行改造成“产

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为达到整体上市的要求,就必须对整个银行的制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产权结构,运行机制,内控机制,以及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而且为了在上市后保证经营的稳定,避免股价下跌资产缩水,客观上要求其坚持市场化经营,将改革进行到底。因此,整体上市将有助于国有银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2)整体上市能够保持国有银行经营的完整性和提高整体竞争力。

国有银行整体上市后,不仅保持经营的完整性,而且通过上市一方面增加了筹集资金的能力,增强了实力,使其有充足的资金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争取更多的市场。另一方面,促进了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从而提高了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

2.2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无法完全符合整体上市要求。根据中国证监会对于银行上市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只有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且不良资产比率要限制在15%以内,才能提出上市申请。然而,对于四大国有银行来说,基于目前的经营状况,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很困难的。据公布,工行、中行、建行2001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76%,8.30%和6.88%。而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则高达25.37%。

(2)市场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国有银行整体上市的要求。如前所述,目前,我

国四大国有银行从资产总量来看,都在2万多亿以上,每年最少需要补充480亿元的资本金,才能满足国有银行的资产增长需求。我国股票市场刚刚才发展起来,股市容量要承受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是有难度的,很可能造成股市的动荡。对于投资者来说,国有银行上市后,其股票未必就能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3整体上市是中国国有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都各有利弊,但在权衡利弊,并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有银行改革的意义,笔者认为,整体上市是中国国有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3.1整体上市是中国国有银行的战略选择

(1)保持银行的大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它的规模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银行中同样也存在规模经济。首先,银行所提供的同质性和易模仿性决定银行中易形成规模经济。其次,银行业扩大业务的边际成本较小决定了银行可以通过规模扩张来降低平均成本。再次,银行规模越大,则所有债权人同时提款的可能性就越小,可以降低银行的准备率。最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银行业更具规模经济效应。所以,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很好的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2)保持银行的大规模是历史和理性的选择。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看,资产规模大的银行,具有某种内在的抗风险、较高效率和效益取得的力量,特别是有对所在国金融经济稳定的力量。就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来看,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这些银行就有相对雄厚的实力,市场范围更大,调节资产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范围更加广泛和现实,内部经营管理成本相对容易降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跨国企业。可见,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保有一定数量的大商业银行,无疑是历史和理性的选择。

3.2整体上市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进而上市是为了促进国有银行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银行制度。如果采用分拆上市,控股母公司就可以通过种种关联交易抽走上市公司的利润,来弥补母公司的漏洞。母公司也可以通过种种非法手段虚增上市公司的利润以误导投资者,达到圈钱的目的。此外,分拆上市是以母公司吸收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为代价的,而母公司才是国

有银行的主体部分,这将既不利于国有银行整体意义上的股份制改造。

而整体上市就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整体上市是将国有银行先进行整体的改造后再一起上市,因此,对于国有银行实现股份制改革,真正在国有银行体系内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3整体上市在现阶段的是可行性的

(1)关于目前国有银行经营现状无法达到上市标准的问题如前所述,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总的来说,还无法达到上市的要求。从单个看,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到达8%的要求,符合上市的标准。可以考虑让一个符合条件的银行优先上市,其他银行再逐个上市。四大银行在2002年末的不良贷款率除了建设银行外都未超过规定的15%。2002年2月份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央行明确提出,今后几年要使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每年平均下降2-3个百分点,这样计算可以预测,到2005年,将会有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达到15%的上市要求。

(2)关于资本市场容量的问题。目前反对整体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强调我国股市的容量太小。但是应注意,股市的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上股票的可投资性以及投资者数目与股市的容量有极大的关系。首先,股市是有弹性的。如果市场上,可投资的股票多,而市场上又有足够多的投资者的话,股市的容量就会相应扩大。2~4年后,等到国有银行的上市时机成熟了,我国股市的容量比现在将会有极大的增加。其次,股市的容量大小与股票的可投资性有关。对于回报稳定、业绩优良的股票,股市基本不存在消化不了的问题。国有银行由于其经营稳定,盈利水平接均利润率,加上国家的支持,破产风险小,其股票的可投资性是很高的。再次,股市的容量与市场上的投资者数量有关。目前,我国居民投资结构中,储蓄存款仍然占绝大的比例。随着投资意识的逐渐加强,股票投资占居民总投资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投入到股市中。

摘要通过对国有银行在国内上市的两种基本模式(分拆模式和整体模式)的利弊分析,并结合国有银行上市的真正目的——实现整个国有银行业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得出了我国国有银行应该整体上市的观点。

关键词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模式选择上,究竟是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存在很大的争议。要进行上市模式的选择,有必要对这两种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