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内部控制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在业界经常发生,而内部控制对于制约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案例分析法、财务报表法等途径研究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同时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并从内部控制角度为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圣莱达;财务造假;内部控制
一、案例背景介绍
1.公司介绍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主要从事水加热生活电器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之后向影视文化投资方向延伸,当前主营产品为温控器、电热水壶和咖啡机,公司于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为国内温控器及中高端电热水壶行业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2.财务造假事件介绍2015年圣莱达分别虚构了影视版权转让协议和政府补助事项,虚计营业外收入2000万、虚增净利润1500万,虚增行为导致圣莱达2015年度扭亏为盈。2018年证监会公布对圣莱达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审理结果,并对圣莱达虚构影视版权转让业务、虚增政府补助的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2014年圣莱达的净利润为负值,如果2015年圣莱达持续亏损,则将会被戴“ST”的帽子,为了避免ST,圣莱达选择了财务造假的方式掩盖亏损的事实。
二、“圣莱达”财务造假行为
1.虚构协议转让书2015年圣莱达与华氏友邦签订了一份无商业实质的协议转让书,并向华氏友邦支付3000万的版权费,由于华氏友邦未实现协议书上的约定内容,所以向圣莱达支付4000万元,其中包含1000万元的违约金,但这笔交易的一个亮点就是,圣莱达最初不是向华氏友邦支付了3000万元,而是向圣莱达的关联方支付了3000万元,华氏友邦仅仅是中间的转账桥梁,所以,事实上,这笔交易是虚构,最终华视友邦退回的3000万本金和1000万违约金,还是通过圣莱达的关联方转给华视友邦,华视友邦再退回给圣莱达,由此形成了交易闭环。圣莱达最终虚增营业外收入1000万,虚增净利润750万。2.虚增政府补助2015年圣莱达虚增政府补助。在本年圣莱达的第一大股东———宁波金阳光发生股权转让,按照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宁波金阳光可获得1000万以上的税收返还,但是由于宁波金阳光于本年并未缴纳税款,因此当年不具备税收返还条件,之后圣莱达寻求当地政府帮助,将税收返还换成政府补助的形式,由此当地政府无需实际出资,而是先由宁波金阳光以税收保证金的名义向当地政府转账1000万元,然后再由当地政府以财政补助的名义将钱打给圣莱达,由此形成了一笔营业外收入。如果大股东宁波金阳光直接将1000万元转移给圣莱达,则1000万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不反应在利润表中。但通过当地政府转移资金,就会虚增1000万政府补助收入,这就可以反映在利润表中。总的来看,不管是虚构协议转让书,还是虚增政府补助,都是以增加营业外收入的方式来扭转亏损的局面。
三、圣莱达财务造假的动因
圣莱达之所以要进行财务造假,直接原因是为了避免ST,但从源头上分析,其实是重组惹的祸。2015年覃辉与圣莱达达成共识,双方一同进行资本运营,并且由覃辉方面对圣莱达进行实际的经营和管理,对价则是覃辉将其麾下的影视、文娱、院线等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双方通过重组圣莱达,共同获益。覃辉入驻圣莱达之后,胡宜东被正式任命为圣莱达董事长,负责重组事宜。但在收购圣莱达之前,胡宜东从未踏入圣莱达,对圣莱达经营状况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收购圣莱达一两个月并参与公司经营后,才发现圣莱达当时的状况很糟糕。可见,这个时候进行重组,是个不理智的决策。面对着重组的压力,再加上2014年公司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促使了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
四、圣莱达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符合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的内容,对于整个圣莱达财务造假事件过程,存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严重缺失。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的建设是为内部控制打好基础的关键因素[1],而圣莱达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控制环境。对于2015年圣莱达的财务造假事件,很明显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有意为之,所以,造假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对管理层的监督与制约。从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2015年年报上可以看出,董事会与公司财务部门存在职务重叠。本应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相制约,从而构成完整的内部治理结构。但圣莱达在人员安排上明显削弱了三者之间的制约、监督效果,导致圣莱达与华氏友邦在签订转让协议书之前,对董事会做出的决策监管力度和制约力度较差,潜在促使了造假事件的发生。2.风险评估导致这种决策失误,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公司达成决策之前,公司治理层未对决策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导致在整个决策实行系统已经实际运营后,才认识到决策的不合理性。3.控制活动圣莱达在与华氏友邦签署转让协议书之前,未聘请外部独立机构参与协议书的制定,比如,没有聘请评估机构对转让协议书中的转让版权进行合理地评估、没有外部第三方的证明,交易可信度存在质疑。同时,交易过程中的审批程序没有实际验证其真实性,导致虚构的交易顺利通过公司内部审批流程,再加上财务人员没有正确识别交易内容,以至于造假事件没有被公司内部及时制止。4.内部监督圣莱达虽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部门显然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未发现圣莱达与华氏友邦之间的协议转让书背后实则是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闭环,说明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严重不足。5.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跟信息与沟通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公司治理层与下属的执行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沟通障碍,使得治理层在做出对圣莱达重组决策之间,对圣莱达自身的经营情况存在错误的认知,从而误导决策判断,使圣莱达不得不采用造假手段挽回局面。
五、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1.完善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科学的组织架构[2]。在圣莱达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董事会成员兼任财务部门职位的现象,使得财务部门在开展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对独立性的制约,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针对圣莱达财务造假事件,企业在人员安排上,应保持各部门工作的独立性,避免一人多职的情况出现。2.加强公司治理层人员的内控意识圣莱达造假事件是董事会层面的意识,和执行层面的关系不大。因此,建立企业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公司治理层人员的内控意识和法律意识,保持公司高层的纯洁性。3.提高企业的信息沟通能力企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贯彻COSO框架的始终,健全、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针对圣莱达财务造假事件,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信息沟通不及时带来的企业决策上的失误,从而被迫走上造假之路。因此,打通执行层、管理层和治理层之间的沟通渠道,创造流畅的沟通环境,同时,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保证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及时性。4.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各项工作的深入了解,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深入调研,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情形,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3]。5.健全内部审计,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不能忽视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管理者是一种约束,所以能够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因此,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建立独立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保证权力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避免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的制约,同时审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内部控制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减少企业在治理过程中发生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宋超玉,方美芳.内部控制视域下企业财务造假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年(06).
[2]杨丽莎.财务造假暴漏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奥林巴斯舞弊案为例[J].经济视角,2013(11).
[3]彭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思考[J].管理论坛,2019(07).
[4]白景娜.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J].现代营销,2011(10).
作者:崔晓航 刘凌菲 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