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范文

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失独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养老、医疗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家、社会和失独老人自身三个方面来分析失独老人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原因。关注失独老人,让失独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本文结合我国失独老人社会保障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失独老人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对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寻求出一个发展思路,以完善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失独老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失独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面临的新情况,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失独老人。失独老人是指处于老年阶段的,失去生育能力,家中唯一子女不幸去世的一类特殊的老人。近年来,失独老人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特殊群体已经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失独老人的养老、医疗以及他们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解决失独老人面临的这些问题,对改善失独老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失独老人的现状

失独老人历来就有,只不过这些年尤为显著,具体是在2001年颁布《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明确出来的。据1990年全国生命统计表显示,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在25岁之前死亡的人口占5.4%。卫生部发表的《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在15岁至30岁之间的独生子女人数大约为1.9亿,这一年龄段人的平均死亡率大约是四分之一,每年约产生失独家庭7.6万户,这些家庭基本都是在城镇,失独老人的数据是相当惊人的。另据专家按常规死亡率的计算推测,在1975年到2010年之间出生的独生子女2.18亿人口,在25岁之前死亡的大约在1000万人以上,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或母亲,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女,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平均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些失独家庭有些是父母双方,有些则是独居老人。

二、我国失独老人存在的问题

养老方面,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肩负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失去子女意味着丧失生活的寄托以及情感的慰藉。失去独生子女后,一部分失独老人选择去养老院,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养老院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所有的,需要由作为监护人的子女签字才允许进养老院生活,失独老人在不能进入养老院的情况下选择社区养老,但我国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不高,设备较差,数量又少,不能与日益增长的失独老人人数相匹配,也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我国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由谁来为失独老人养老的问题。

医疗方面,目前,我国实行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险,实行医疗保险的广覆盖,对于失独老人这一日渐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医疗保险方面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失独老人身体机能的各个方面开始下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身体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社区的卫生保健机构不完善,不能及时的为失独老人提供他们所需的各项服务,政府并没有为失独老人设立专项资金,医疗保险势必会加重他们的负担,特别是大病重病可能会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从而影响他们老年的生活。心理方面,每一个“失独”家庭都曾拥有正常的家庭,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不确定因素导致失独家庭的形成。失独老人因为超越适龄生育年龄,丧失生育能力,孩子一旦失去带来亲情伦理断裂。面对生活及心理上的负担,失独家庭容易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无法积极投入工作生活中,拒绝与外界的交流,渐渐疏远社会。

三、完善我国失独老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1.1养老问题。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大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针对失独老人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重点解决这些家庭的养老和医疗困难;实行养老保险筹资渠道多元化,借鉴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增加税收的筹资渠道,开征社会保障税或者从所有劳动者的个人所得税、未来可能开征的遗产税中划出一部分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加强养老基金的市场化管理,可借鉴德国、智利、等国采用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养老基金,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采用该模式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1.2医疗问题。政府应该从几下两个方面来保障失独老人的医疗保险:为失独老人开通医疗服务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医疗方面的方便和优惠;成立专门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失独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

1.3心理问题。身体和心理护理并重。失独老人是老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了丧子之痛,情感比较脆弱和敏感,有些甚至选择自我封闭,脱离社会,所以失独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身体健康上,还体现在心理上,护理人员要了解失独老人的心理特征,尤其要注意对他们的心理照顾。

2.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关注失独老人的生活。

2.1社区。对社区的失独老人进行统计,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及时予以帮助;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年老退休的老人,和失独老人年龄相仿,他们可以多组织社区老年活动,丰富其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还应该定期走访失独老人,了解失独老人的需求,以便及时提供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还应该建立与孤儿院的联系,让失独老人和孤儿院的孩子互相交流,填补他们彼此的感情空白。

2.2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查缺补漏,对社会保障起补充作用。当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很少涉足失独老人,在当前这一现状下,迫切需要国家的指导,政策和法律层面要适度向这些领域倾斜,激发人们对失独老人。在政府的辅助下,尽快成立专门性或相关性慈善组织,以便更好的开展救助活动,使失独老人得到更人性化的关怀。

2.3社会成员个人。虽然个人的力量在对失独老人方面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众多的个人汇集起来的力量就是强大的。社会成员个人可以经常去失独老人家里帮助失独老人干一些家务活,也可以把失独老人接回自己家里居住,让失独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觉得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

参考文献:

[1]高可.宏观视域下的我国失独问题理论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2013(3).

[2]陈协平、丁芳.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系探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6).

[3]颜能、牟艳娟.我国失独家庭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

[4]李倩、贺连香.加强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

[5]魏凌波.浅析城镇地区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精神自养.[J].神州2013(6).

[6]梁淑华.失独老人的养老模式探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7).

[7]齐恩平、府波.完善失独老人养老路径的法律探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5).

[8]俞美娟.我国社区思想教育的对象——失独老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13(6).

作者:马春玲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