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保合作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农村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的困境依然存在。要想更好地发挥农村小微企业独特功能和优势,开展保险介入、探索银保合新方式成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农村小微企业;银保合作;融资困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区域经济迅速崛起、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已将支持农村小微企业顺畅、持续、深入发展纳入到经济新常态下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的范畴。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加快市场化改革,受金融危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固有的信贷矛盾影响,农村小微企业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难融资的现实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有效破解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的重要创新方式,银保合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信贷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资金管控风险,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提高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引擎。
一、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凸显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和担保体系,直接决定了农村小微企业、甚至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融资的渠道依然过高地依赖商业银行。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大中型企业,依赖于商业银行融资的程度会更高。即使一些农村小微企业能够顺利获得银行支持,但是在资金支持力度和数额上依然有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风险集中于银行。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小微企业放贷。近年来尽管国家层面加快推进融资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但是仍未建立起真正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科学规范、高度市场化运行的面向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及担保体系。由此造成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这是一项重要的外在性因素。从内源性因素讲,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方面的弊端,往往体现在生产经营不规范、企业信用程度不高、未来发展潜力不足、战略谋划不科学等方面,有的农村小微企业资产信用度较低,甚至连必要的资产也不具备,由此导致了信贷部门拒绝对其进行融资支持。
2、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依然过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逐步加强了自身经营管理,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尤其受金融危机及后续性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在规范信用贷款程序方面更是收紧。在融资程序上,不得不面对商业银行较以前更为规范、更为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及贷款授信制度和企业资产信用评估制度;程序上不仅体现得更加繁琐、更加复杂,设置了高于大中型规模企业以上的融资利率限制。相对于规模企业,银行对农村小微企业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授权审批和贷款授信及企业资产信用评估制度。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独特的重大经济社会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现实困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独特的经济社会功能。
3、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不顺畅。近期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商业性银行金融部门更加重视自身经营管理、更加注重科学规避风险、从严管控不良信贷规模,以更好地维系自身发展。对于农村小微企业而言,银行在对其进行信贷融资原本就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实施了较以往更加收紧的信贷管理办法,由此成为制约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不顺畅的重要外在性社会因素。农村小微企业往往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难以与大中型企业比拟,在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誉状况和个人道德素质也难以形成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的效应。这样一来,无疑造成整个融资过程的不顺畅。
二、造成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的政策信息不对称。当前,国家正加快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担保新体系和融资新体系建设,但是整个体系的建成完善依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目前看,国家层面依然缺少覆盖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保障平台和机制。就现有的国家融资政策看,农村小微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与提供资金支持的信贷机构之间依然存在“信息孤岛”,且农村小微企业始终处于相对较为被动的地位。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信贷机构处于自身经营管理风险和资金安全周转的现实考虑,其注意力往往更加转向经营规模大、经营效益优、生产竞争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大中型企业。农村小微企业自身无论在市场综合竞争力还是自身综合经济实力方面,都是无法与大中型企业相提并论,对农村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还存在一定限度。
2、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受自身生产经营条件限制。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为关键原因在于其直接融资能力不强。农村小微企业尽管存在诸多优势,比如,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容易调整市场战略和管理治理结构简约等,这些优势有力地发挥了农村小微企业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小微企业在经营规模、生产模式及盈利能力、市场综合竞争力、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所有者自身道德及信誉方面也是融资信贷机构予以重点考量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小微企业尽管有着诸多无可比拟的诸多优势,但是毕竟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能力也亟待加强,尤其是生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所存在的这些弊端也是造成农村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部门进行直接融资产生不顺畅、难度大的重要内源性因素。
3、面向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发育不健全和管理不规范,造成融资过程不顺畅。银行信贷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金融危机之后,资金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许多商业银行在强化自身风险管理的同时,在贷款分布格局上更是倾向于城市、倾向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这就造成了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在本来就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资金分配与流向的不均衡、不公平。受融资渠道单一及发育不健全因素影响,一旦农村小微企业向银行信贷机构申请融资遇阻,便会将注意力转向民间借贷,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畸形发展的民间高息借贷市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和谐发展。
三、发展农村银保合作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发展农村银保合作,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实现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的“双赢”:对于信贷机构而言,能够有效转移向农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所产生的风险,将其转嫁给保险公司,进而激发信贷机构支持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对于农村小微企业而言,能够获得保险公司专业及时的经营管理、资金运行及个人信用评估,减少与信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提高融资效率。发展银保合作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路径。
第一,国家层面应加快扶持和培育专门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专门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满足地方金融需求、消除或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成本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实践中,扶持培育面向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探索开发针对当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实际的银保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在高度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所发挥的独特经济社会功能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现存的融资困境,鼓励、支持专门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以提高服务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还应加紧政策跟进,制定出台配套性政策,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银保合作领域。
第二,结合市场实际、农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研发支持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是发展银保合作、实现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双赢”的载体和桥梁。研制开发保险产品过程中,保险金融机构应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尤其应从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实出发,着重研究造成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外在原因,立足产生问题、着眼破解问题,积极开发适应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实际、适应支持农村小微企业信贷机构实际的保险产品。特别是注重摸索尝试适合农村小微企业实际的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的新渠道、新方式,着眼于农村小微企业所涉及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产经营实际,开发针对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强的保险产品,实现双方的“共赢”。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信贷机构、保险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之间无缝对接的新模式、新渠道,在合作范围和合作领域方面不断深化。信贷机构与保险机构都作为金融部门,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有着各自的行业特点、经营渠道和运作模式。作为农村小微企业和保险金融机构来讲,双方可以通过融资保险合同约定,由农村小微企业购买其专门融资保险产品;而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条款,对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风险以及偿还贷款能力风险等方面的承保,进而有效转嫁融资风险。这对于提供融资支持的信贷机构而言,无疑也会降低产生不良信贷的风险,提高自身资金安全运营系数。农村小微企业与保险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作为风险主要的承担方,保险公司也可以尝试探索新的风险转嫁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提高自身应对和化解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保险支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2(07):144-145.
[2]杨令芝,周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2007(04):208-209.
[3]彭建刚,崔杰.大力发展银保合作,破解农村融资难题[J].中国金融,2008(18):73-74.
作者:李治勇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