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征信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征信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征信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融资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征信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融资论文

一、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一)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总体性分析本次调研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借款用途、融资成本及授信状况、贷款抵押担保和金融产品创新认知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设计,得到如下分析结论:1.融资渠道方面。受访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内部积累”,占50.58%,其次是“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占37.01%,而“民间借贷”约占10.16%,“国家政策性贷款”占2.25%。大部分小微企业主认为,由于手续繁琐、融资成本高、借款到位时间较长等原因,“内源融资方式”会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而在外部融资时,90%以上的小微企业主会首选“通过银行”进行,只是在贷款过程中,大部分银行会要求企业提供贷款抵押担保。因此,许多小微企业主会通过“个人房产抵押”的方式(譬如:个人消费贷款)来解决流动性资金需求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对银行信贷部门的调研访谈中,也得到了映证。2.借款用途方面。总体来看,所受访小微企业的信贷周期均较短、借款规模较小,约45%的为“购买原材料”,34%的为“短期流动资金周转”,相比之下,16%的小微企业会“购买新设备”、不到5%的小微企业“进行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结合银行提供的小微企业信贷数据①来看,约82%的小微企业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可见,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用途还是营运资金周转,用于长期投资的较少,基本符合资金结构的匹配原则,未出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债务期限错配”问题②。这一方面,反映出山东地区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良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小微企业缺乏技术研发等所需要的长期性资金来源,发展后劲受到制约。3.融资成本及授信状况方面。受访企业中,约13%的小微企业融资年均成本在“6%—10%”,约74%的小微企业融资年均成本在“10%—15%”,13%的小微企业融资年均成本在“15%—20%”之间,大多数小微企业主表示:“银行作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其借款成本较高”,在贷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的标准界定、额度要求和审核程序等不完全一致。同时,影响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的因素有很多,大部分受访银行表示会首先考虑小微企业的“生命期(成立年限)”、“规模与盈利”、“抵押及担保品”及“行业因素”等,尽管对“信用评级及企业社会信誉”方面信息的需求强烈,但由于小微企业很难提供令人信服的充分证明,同时对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完善程度”、“管理团队稳定性及管理者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顾虑,因此,仍然比较依赖于传统的“资产抵押及担保方式”,并且,考虑到贷款项目风险以及经济成本效益的因素,其会通过缩短信贷期限、提高短期利率的方式控制风险。由此可见,小微企业融资的高成本主要体现在其向银行贷款时“被附带了”很多的额外信息及监管要求。一般认为,经营年限越长、资产规模越大、盈利越好的小微企业,其现金流越稳定,而还款记录良好,融资信用度越高,银企关系也越好,大部分银行表示会对此类小微企业给予优惠及稳定的贷款条件。4.贷款抵押担保方面。在对“银行未能满足贵企业贷款的主要原因”回答的调研结果显示,“资产抵押和担保不足”成为小微企业主最普遍的回答,这也和金融机构的调研结果相映证。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方式较为单一保守,另一方面,也说明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仍然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尚未形成良好的信用传导机制,小微企业信用市场建设亟待加强。5.小微企业主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认知度方面。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小微企业主对银行推出的金融工具及金融产品创新,表示“有所了解但并不很清楚”,也甚少使用,对商业贸易中的订单质押贷款、保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贷款方式表示“并不了解”。因此,可以得出“小微企业主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认知度较低”的结论。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前小微金融创新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对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创新的市场营销应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说明小微金融创新的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二)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信用市场的现存问题总体来看,本次调研结果基本反映出目前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的客观现实,而从小微企业融资信用的市场角度来看,四个方面问题凸显:1.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匮乏是造成融资难的关键因素。大部分受访银行均表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非常重要”,但是其信用信息的收集渠道非常受限,采集成本也较高。同时,企业主在信用建设方面重视不够,一方面,很多企业主金融素质不高,信用意识淡薄,导致较容易出现信用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希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却并不了解“如何建立并积累企业信用档案”。可见,目前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缺失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由于小微企业信用市场培育和建设不足,滞后于本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非需求不足。2.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核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不足。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核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不足,现有的资产抵押和担保机制不能适应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普遍较小,尤其对于电子商务领域、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小微企业,本身就是轻资产型公司,很难满足银行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下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抵押担保的隐性成本,会显著增加小微企业融资的真实成本,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3.部门间行政壁垒是阻碍信用信息全面共享的关键。就目前的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上,大部分信用信息均可通过相关数据库链接:包括人行征信系统、银监绿色信贷平台、法院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网站,但由于联网信息较为零散,导致征信信息的系统性、时效性和覆盖面不足。从科技手段层面上讲,当前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全面信息资源采集和共享的,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各部门都把自身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视为重要资源,各自为政,导致现实中信用信息全面共享工作推进缓慢。4.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质量亟需提升。随着山东地区小微企业网络金融、民间P2P等新型融资渠道的拓展,融资信用市场中的信息需求趋向更加多元化,而目前传统的征信系统难以满足信用市场需求的变化,信用信息供应类型不足问题凸显。另外,限于管理技术水平,小企业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和服务对象理解不够,信用评级主动性不足,信用信息质量不高,供给不足,同时,各种信贷优惠政策由不同部门制订,较为分散,加之宣传不到位,很多企业实际并不完全知情,亦造成信息阻塞。

二、小微企业守信—失信行为选择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一)静态条件下小微企业守信—失信成本收益分析在静态条件下,我们假定了小微企业守信—失信经济分析参数,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单次交易前提下,选择失信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好处L,此时小微企业的经济收益总合为。当然,其失信行为也将产生失信成本,即小微企业在失信行为中的造假花费和造成的社会声誉等间接成本损失。小微企业之所以会不诚信,就是因为存在着逃避失信代价的侥幸心理。反之,如果小微企业意识到失信行为的成本代价大于失信选择带来的收益,小微企业必然会选择守信,由此可得到小微企业失信选择的经济条件为:考虑到经济行为主体所处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因素,若小微企业处在一个较差的金融生态环境①中,人们对各类失信行为麻木、默许甚至认同,那么,除了失信行为本身受到法律处罚的直接成本外,失信小微企业并不承担失信的社会文化成本C1以及失信的机会成本C2。社会文化成本C1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价值观的缺失、员工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导致的直接损失;失信的机会成本C2主要指小微企业由于失去债权人及其他经营者的信任而失去合作机会,进而造成的间接损失等等。当然,小微企业仍然有失信②惩罚后继续经营带来的正常收益R1,此时小微企业守信的经济条件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假定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失信概率P越低,诱发的失信收益L就越大,失信的动力就越大。而影响P值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传递机制的效率,在金融生态环境越差的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效率越差,小微企业因失信行为而受到惩罚的概率P值就越低,失信的现象就愈发普遍,进而会反馈到市场当中,造成信息失灵,愈发加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恶化。不等式左边(R0-R1)+(C1+C2)为小微企业失信的各类成本,若其因失信导致信誉丧失,难以为继,则小微企业不能继续获得收益R1,即R1≤0,那么R0成为全部失信代价。因此,通过完善信用传递机制、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加大失信代价,减少失信所获经济收益,实现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循环。

(二)动态条件下小微企业守信—失信成本收益分析上述分析建立在静态条件下,只能解释企业短期失信行为。若考虑期限因素,解释较长时期企业失信行为的产生诱因,须在动态条件下探讨企业守信—失信成本收益,具体经济参数如表2所示: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小微企业将通过比较A、B两种状态的预期收益来进行选择失信还是守信。如图3,LL曲线是Xa与Xb之间的转换曲线,若小微企业将全部预算时间用于诚信行为,则有Xa=Xb=R0(T),因此转换曲线下半部是垂直的。此时转换曲线与无差异曲线交于A点,但A点的转换曲线斜率值大于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没有实现均衡,则A点会向上移动,直到转换曲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停止,此时二者相切于B点。在B点,小微企业将花费一定的时间预算用于失信行为,在长期内采取失信行为。

三、山东省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建设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方法是通过建立高效率的开放式征信信息平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山东”,并建立广泛覆盖、刚性约束的奖惩机制。事实上,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作为载体,不仅能够整合信息资源,加工成信用产品,还能够通过有效传递的声誉机制,使信贷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重复博弈。因此,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征信信息平台至少具有以下三个功效:第一,能够扩大信息传递范围并进而促进交易拓域;第二,能够拓展交易对象范围,任何一个资金出借方(包括个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都相当于同一个债权交易对象;第三,能够使理论上的有限重复博弈在现实中变为无限重复博弈,有利于小微企业和银行等机构间形成稳定的信贷博弈策略,促进规模匹配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型银行”银企合作模式①。毫无疑问,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将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有助于实施企业及公民个体的有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的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是值得业界和学界共同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基于调研分析基础,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加快制度创新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征信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全面整合信息资源,必须加快制度创新。首先,加强征信立法,完善企业及个人层面的各项征信法规;其次,明确数据联合共享方案,打破信息数据源单位的限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第三,加快推动区域间协作,确立联网信息共享模式,实现征信信息平台跨区域资源共享与共建。尽快建立小微企业“个人信用微观联保”的创新机制。调研发现,相比企业信用,小微企业主及高管团队更重视个人信用,为减少债务违约风险,应尽快建立结合个人信用的小微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信息采集基础上,尝试建立“小微企业主+财务总监+项目负责人等”个人名义联合授信模式,建立创新型的贷款抵押微观联保机制,通过全面开放的“个人+企业”征信信息系统,设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不仅能有效控制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更能具体落实到个人,对弘扬社会诚信文化,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银企对接开放式征信平台。充分借助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依托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资源优势,建立银企对接的开放式征信平台。在实时更新并充分整合现有征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各类公共信息的采集力度,尝试采集“个人信用微观联保机制”中的企业及个人财产、收入信息和各类非银行信贷信息②,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提高信息源提供信息的积极性。同时,要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切实提高各类信用信息数据的质量,必须在提高信用相关数据的执法检查力度基础上,加大信息平台的开放力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共监督机制。开放式征信平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具体如图4所示。按照分步原则逐步建立科学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一个完整的信用信息库除了如实记录库中成员的信用情况以外,还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先进科学的动态信用评级体系,使得此信用级别可以用做企业信贷及其他社会待遇提供时的参照,更加严格的社会待遇提供将转化为企业的失信成本。同时,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科学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中,要分步骤实施,逐步完善,制定“由大到小,由总到分,由粗到细”的分步原则,初期由政府推动,未来逐步建立更加独立的、市场化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由大到小”,即通过由高一级的行政辖区部署和领导,率先完成信用信息平台的建立,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先进的信息评级技术,然后再层层推广到下一层;“由总到分”,即先建立好总体的信息评级体系,再根据各地域实际情况的不同,建立评级内容更加细化的平台;“由粗到细”,即通过开放式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挖掘科技创新,开发出能够具有“筛选信息”功能的信息评级系统。加快推动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是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民间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提供咨询和担保服务,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较快完成征信信用档案的原始数据积累。应尽快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的业务规范,建立诚实、守信的行业规则,明确行业服务标准,严惩违规,解决好中介服务机构自身的信用问题,才能推动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目前,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虽然尚在发展初期,但对于本地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破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诚信文化的弘扬亦发挥着重大作用。应充分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征信信息平台的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给效率,实现小微企业、银行、政府等多方共赢,大大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给效率,还能够大力推动社会诚信文化建设,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难题,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常璟吴楠王梅欣单位: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