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措施范文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措施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提出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一、必要性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单位财务顺应信息化浪潮做出的必要措施。在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3)中描述: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中也充分强调了推进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主要有进一步提升会计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信息化、实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特殊性

会计信息化的特征主要有普遍性(会计领域的普遍应用)、集成性(会计信息和单位内外部信息集成)、动态性(数据的采集、处理动态和由此导致的决策动态)、渐进性(实现传统会计模式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过渡)。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又有其特殊性,与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1.依据不同制度依据方面: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制度依据时间较早、较简单。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之四(2014),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4)、《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6),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依据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3)。理论依据方面: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本系和通企业会计信息化为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分别是512条和7463条,可见,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不利于具体应用。对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现有从事会计信息化研究方向的人员较少,各类学术基金、核心期刊极少开辟该主题的专栏,也极少发表该话题的文章;二是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和会计信息整体上透明度不高且共享性低,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很难取到相关的研究数据;三是事业单位则对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人员缺乏开展这方面研究的积极性。2.应用程度不同基础会计信息化方面:企业会计有专门的软件公司开发针对性强且普遍应用的信息化软件,国内知名的有用友、金蝶等,软件的形式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且这些软件在国内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事业单位会计虽然也有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信息化软件,但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等制度规范并未出台官方的具体指南和应用说明,事业单位也不像上市公司有信息公开和横向类比的需要,各个事业单位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开发不同的软件,这不利于打破事业单位信息孤岛情况。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企业ERP系统在《内部控制规范》(2008)和应用指引、评价指引的指导下以及长期的实践中已经逐渐系统和规范,且已经有一些成功有效的案例,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01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2017)等对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不够具体、严格,且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与财务会计相比,我国在管理会计信息化领域发展较晚。2000年起,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主要为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2013年,部分企业开始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将整合的信息运用于经营分析、运营管理等,以做出更加及时、有效的决策。而目前大多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仍处在未启用的状态,少数已启用该系统的单位仍处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单独信息化阶段,信息平台之间彼此孤立,未得到有效整合。3.认识不同,人才基础不同部分事业单位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业务范围存在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部分企业也对会计信息化存在误区,如重核算轻管理等,但会计准则和信息化规范的外在要求和企业内在逐利性的驱动,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受重视程度普遍较高。新常态下,云数据、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甚至研发了财务机器人,这有利于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惜的是,在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对财务共享、区块链等技术跃跃欲试的时候,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很多并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也没有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意识。目前各单位从事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人才数据很难取得,但搜索各大招聘网站就可以看到,大中型企业对财务人员信息技能的要求普遍较高,除了要求学历、职称、工作经验、注会等职业资格外,还有对会计信息技术操作和管理方面的要求,而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一般只有学历、专业方面,偶有职称方面的要求,鲜有对会计信息管理能力的要求。

三、改进措施

1.强化基础研究,充实制度依据鼓励各类人员开展理论研究。一是鼓励大型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开设相关的研究方向,在课题设立和文章发表上逐步予以倾斜;二是在充分考虑公开的内容和影响后,参照政府预决算公开的办法,有步骤地推进部分事业单位部分数据的公开或依申请公开,或加强事业单位与科研院所对接等,便于研究人员取得数据和资料;三是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改革,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依据。如今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正在改革完善中,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7)已出台且明确在2019年1月1日起应用,这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提供了更明确的工作指引。笔者建议未来可以对事业单位信息化的要求出台具体统一的制度和指引,便于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和规范。2.狠抓信息应用,落实内部管理在当前˜均策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应切实抓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核算和基础财务管理(指标设置、分析等)的信息化。事业单位需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在领导重视、风险评估、流程再造、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实现内部控制系统化,做到审核留痕,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生成,规范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舞弊、预防腐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当然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否有效,还需要进行监督的信息化,将内部控制融入绩效评价,通过明确对单位、人员的考核指标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事业单位还应在单位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评估本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通过总结、调研、沟通等步骤了解单位需求,建立整合包含预算、成本、绩效等多个管理子系统,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规划,避免造成信息系统与财务、业务活动相脱节的现象,在统一各子系统底层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另外,除了事业单位内部,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事业单位和相关单位之间也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云数据等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会计信息正确、及时地处理与披露,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进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3.树立正确认识,加强人才培养要想树立正确认识,需要外在的推动力,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的具体指引,需要科研院校和相关媒体正确解读和宣传事业单位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和概念,辅以示范案例公布等,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能够顺利启动;要想树立正确认识,需要内在的自觉性,事业单位各级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需要认真学习最新政策,仔细思考会计信息化与提高管理水平的关系,将会计信息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入内心,确保抓落实,保证事业单位信息化能够顺畅行驶。2010年,财政部强调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提高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培养复合型的事业单位信息化人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向。要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培养,需要院校培养和单位自主培养相结合。院校方面,应当设计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培养课程体系,配备专业精湛、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团队。单位方面,应当积极组织和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二是建立人才框架,改革系列考试。虽然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决议取消会计证,但对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仍然保留,如明确会计系列增设正高级会计师等,这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可以逐步在未来的考试和继续教育中增加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三是加强交流合作。正在逐步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已经在体现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国际趋同。各单位可以通过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广泛地开展并参与会计信息化的各项交流与合作,在学习借鉴国际和国内其他单位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交流宣传自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总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效率,从而推动单位的科学建设与发展。

作者:滕明明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