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范文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企业合并也不断被应用,近几年,关于企业合并后的会计处理工作成为实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因为不同企业业务差异较大,财务状况与会计项目也不同,企业合并处理常常遭遇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改进并完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合并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企业国内外并购增多,这使得企业合并后的会计处理手段应用广泛,在企业的合并过程,由于两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不同,考虑到合并后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合并双方共有利益,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科学的探讨处理方法,并对企业合并运营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概述

(一)购买法购买法指的是一个企业向另一企业购买净资产控制权的过程。购买法将企业合并定义为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购买方与被购方的企业合并也是资产流动于业务对象交换的情境,购买方在获得另一家企业后,会核算原企业的净资产与负债数额,具体评估后按照市场合并价格确定购买价值,这也被称为“公允价值”,是保持商业活动信誉的主要方式,一般来说,购买方如果按照市场交易原则进行企业合并,利润往往会减少,因而,在实际上,购买方会想方设法降低公允价值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购买法适用于两种条件;第一,在开始实施合并计划时,每个参与合并的企业都属于自主经营,并不是另一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部;第二,参与并购的企业独立与其他企业。

(二)权益结合法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企业合并后进行的商业经营活动不会影响企业原有的经营活动,企业合并的实质是企业进行股权联合,原有控制权发生改变而已,这种合并方式下,被合并企业对原有资产的绝对支配权消失,由合并股东协商“同一控制”进行资产的合理支配,并且所有股东都有控制企业资产与经营的权利,参与合并的企业共同承担企业风险与企业管理,共享收益。权益结合法主要适用于两种条件:第一,在开始实施合并计划时,每个参与合并的企业都属于自主经营,并不是另一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部;第二,参与合并的企业独立与其他企业。

二、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问题1、公允价值难以精确计量。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在购买法下,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可辨净资产必须严格经过双方讨论出公允价值后才可进行,且两者存在的公允差额可以在后续收购评估后进行补充。但是在准则公允价值的评判标准上,新的会计准则并,没有具体明确净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判断,而是在附属的《使用指南》上简单提出了几个指标。另外,由于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对于资产评估工作并没有做出较大改变,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企业资产计量时依旧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在确定被购买方的净资产工作上精准度有待提高,而且,在公允价值计量监督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在购买法下的公允价值精准度缺失。2、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在公允价值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主观性的判断,收购方利用公允价值衡量被收购方的资产,对于不可辨认或者模糊不清的资产进行低估或者不加入价值总额中,以期获得合并商誉的提升。但是如果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低于双方公允价值,被购方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而收购方在低价收购企业并合并后高价出售,使公允价值受到冲击。并且,在购买法下,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被合并企业金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精确,因此,会使得合并商誉难以确定,而且即便能够确定,但是受到市场的波动,商誉价值也或产生较大波动,很难反应商誉具体情况,因此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商誉的调整来操控利润。

(二)权益结合法下的会计处理问题1、“同一控制”概念不明确。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后的“同一控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概念界定为参与合并的企业原有股东均受同一方或者双方共同制定同一控制方法,这种控制并非暂时性的,而是永久生效。但是在实际的企业合并管理中,“同一控制”的概念并没有在企业合并中具体体现出来,如果企业合并后是有第三方进行控制管理,由于第三方并没有具体参与到企业的合并过程,因此对“同一控制”的具体项目并不是很了解,虽然形式上与统一控制相同,但是结合现有的权益结合法进行判断,实则处在非同一控制过程。2、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在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在进行合并后的会计处理时,可以在企业合并后将利润也进行汇总。一些企业管理者紧抓这住这条规定个漏洞,对同属于总企业控制的分部企业或子企业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新企业年生产利润统一起来,以便提升整体的利润总额,达到提升企业利润表面收益以及躲避市场风险的目的。另外,权益结合法下的,合并企业的资产通常以账面的形式进行重新计量,得出的实际价值往往比公允价值低,在完成企业合并后,合并方采取变卖新企业的方式获得高额的差额收益,进而达到利润操作的实际目的。针对这种现象,目前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并没有针对利润操作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只是要求合并双方在整合利润表后,根据具体的利润总结对表项的具体项目进行反映。

三、解决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问题的对策

(一)购买法的改进策略1、具体完善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在资产评估上受制度不完善与实际经验不足的影响,进而使公允价值发生缺失。因此对于公允价值的判断要借用国际通用的原则进行框架的构建,强调企业继续经营的概念,不是强迫交易行为。国家标准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以企业会计统计的企业出售资产与转移债务的具体价格为主,而不是当前企业所有资产与负债数额的具体价目;会计参考市场交易对合并企业的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判断,这是进行交易的最有效方法。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合并与会计处理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没有明确的概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指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市场逐渐表现出多样性与不均衡性,在进行企业合并时,能够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各项资产与负债在实际处理中常常体现出最佳计量方法的不同。因而,在选择公允计量方法时可以引入一套具体的公允价值衡量标准来规范具体操作流程,并给出详细具体的说明。2、不断完善公允机制的信息披露。企业在实际合并中经常存在蓄意低估被购方净资产、高估负债的情况,在合并后并购方又利用公允价值获得经营收益,而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上明确规定,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要及时披露被购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然而这些规定还是不完善,应该提升的方面有:并购方在计算被购方净资产与负债时,对于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的判断项目,必须表明差额生成的合理原因,并且阐述被购方企业价值在并购后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客观、真实和公允的理念进行判断;另外,并购方在披露已经完成计量的资产后,要同时披露被购房的负债资产对企业未来的主要影响。3、完善商誉确认计量。对于商誉的增减测试,作为企业合并的重要环节,应该具体强调,要以实际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企业在合并过程中有必要聘用专业的资产评估师对企业实际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构判断商誉的具体变化,并做适当调整,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处理商誉减值的方法,在商誉减值后,采取直接法的方式来稳定商誉,对商誉减值处理方法进行改进。

(二)权益结合法的改进措施1、界定“同一控制”适用范围。权益结合法以企业合并后归属“同一控制”为基础,因此“同一控制”就成为判断新合并企业能否具体实现权益结合法的标准。受到目前我国行业对“同一控制”概念模糊理解的影响,在界定“同一控制”使用范围上,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也分为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受国家直接控制的两家企业如果进行合并,在概念界定上应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间接控制的两家企业合并,应依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考虑国家以及政府是否对企业拥有一定的决策作用,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双方被动行为,并且不能具体区分哪方是购买方,哪方是被购方等多种因素。2、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合并企业操作利润行为。针对权益结合法容易使并购发生操纵利润的行为,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新会计准则中必须做出明确规定,并限制并购企业股权处理或对并购资产统计的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允许被购企业进行资产统计,并且并购企业无权对合并企业的股权以及资产进行相关处理,并且在具体合并后兼并企业的原账面价值也不能高于该价值的一定比例。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两种企业合并方式上来看,两种企业合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符合我国现有国情,针对当前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合并管理中,需要不断加强会计监督,明确相关规定,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作者简介:姜皓翔(1994-),辽宁大石桥人,大连财经学院在读本科生,会计专业。

参考文献:

[1]裴燕.浅谈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J].当代经济,2013,02.

[2]李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商业经济,2013,03.

[3]丘清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J].会计师,2013,07.

作者:姜皓翔 张瑞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