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问题与建议范文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问题与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问题与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问题与建议

摘要: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深入挖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质。案例教学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如精品案例少、课时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改进会计专业案例教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专业案例库,并及时更新;保障案例教学所需课时;健全案例教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加强考核,防范“搭便车”。

关键词: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评价机制

会计学科是一门集政策性、技术性、应用性、时效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言其具有政策性、时效性,是指该学科中的会计、税法等专业课程受到政策的影响很大。如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内容随之改动,2015年起实施“营改增”,税法、纳税筹划、税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内容亦随之调整。鉴于会计的专业特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更应注重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的奠定,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恰如美国会计学会教育委员会所持的观点:“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单纯依靠传统的“粉笔+黑板”、“粉笔+PPT”的教学模式,恐怕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在会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尝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其深入挖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例题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一定的学习情景,使学习者从特定的情况中体验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其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乃至团队精神。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案例通常有引入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案例设计等方式。引入式案例往往短小精要,用于章节的开始部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是对本章教学内容的兴趣或关注。讨论式案例通常由教师收集、提供资料,由学生针对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案例设计,其难度要高于前面两种。它要求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程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提交报告。由于案例设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它成为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一块“试金石“。案例教学尤其是后两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能驾驭案例,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能够进行深入的启发与总结。学生则要在知识储备、学习时间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例题教学相对来说就简单得多,常常是由教师举出例子并予以讲解,用以加深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或是方法、公式的理解。例题相对来说有固定答案可循,而案例其答案多是不固定的,开放性的,思维是发散的。只要学生根据案例资料,提出的观点合法合理,论述充分,论据确凿,推理正确,教师便不能完全否定它。从难度上来看,例题教学相当于引入式案例或是讨论式案例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案例来源受限,经典案例、精品案例偏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这样的问题:搜寻一个贴切的案例不容易,特别是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典型、精品案例更少。很多广大教师因工作范围、资源所限,不可能深入企业、公司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往往是从公开媒体、刊物等渠道收集所需信息,进行加工编辑,或是直接引用某些数据库或是公开媒体上的案例。企业出于商业保密的原因,也不愿意披露更多的细节信息。某些网站虽有相关案例提供,但却是付费服务。案例资源的有限与数据资料的缺乏,使得应用者对案例的分析挖掘深度不够,仅是浅谈辙止。

(二)案例教学课时有限

开展讨论式案例或案例设计的教学需要的课时往往较多,而会计专业课程的课时设置又有限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是每一个开展案例教学的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巧妙协调的问题。因为倘若理论教学时间过少,则可能造成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后续的案例教学缺乏兴趣或分析不透彻、不全面,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倘若用于理论教学的时间过多,则又造成案例教学时间不足,在课内无法完整、透彻地开展案例讨论、分析、总结,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两者的协调与搭配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平衡教学课时的分配。

(三)案例教学评价机制不足

一般来讲,本科院校都有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如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制度等。这些制度有其积极的意义和较为科学的一面,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案例教学的评价。就以本校为例,学生评教有规范的设定指标,评教时学生只要进入系统,给出各项指标的分值,完成提交即可。而这些指标多为描述性语言,无法有效地表达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真实感受或建议。再说督导评教制度,督导听课多是随机的,不一定恰逢被听课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况且案例课不像一个理论知识点的讲授,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即可完成。如果督导不能完整地观摩一个案例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又如何做出公正充分的评价?

(四)分组讨论中易发生学生“搭便车”现象

有些案例资料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总会有个别学生在小组中仅仅是挂名、凑数而已,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充当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其他的同组组员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也有一些学生纯粹是为了拿学分、敷衍教师而参与其中,没有真正考虑要自己从中学习些什么知识,掌握哪些技巧技能。对于这类学生该如何激励、考核,激发其学习兴趣,值得教育者思考。

三、改进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专业案例库,并及时更新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会计专业案例的选择、编写应讲究“新、精、巧”。新,时间要新,内容要新,要紧跟政策、社会热点的变更,挑选时效性强的案例。精,选择的案例要精炼、典型,过长的案例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其关注案例中的重要信息,降低其参与兴趣。巧,指的是案例内容要与教学的知识点巧妙地结合,力争以实践印证理论,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的理解、掌握与应用。选择和编用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应重视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组织相关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编写、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吸纳企业界、实务界专业人员参与案例资源的开发工作。提倡校际间的案例资源共享及经验交流,节约成本。

(二)课时的保障与协调

如何保障案例教学所需课时,协调案例教学与总课时之间的矛盾?本课题组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解决。其一,实施课内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地提前布置任务,并将资料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减少课堂上无谓的时间浪费。其二,结合专周实习实验,开展综合性的案例教学。例如审计专周实训中,由教师提供某一具体审计案例资料,要求学生3-5人为一组,模拟注册会计师角色,提出审计意见,提交审计报告。这样的教学要求若是放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会占用过多的课时,且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以专周实践的形式开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能更好地达到案例教学的既定目标,收到成效。其三,通过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会计、审计专业人员,进行专场讲座,讲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例,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心得体会。这类讲座中所用案例通常是报告人的亲身经历,特别形象、具体、生动。学生从讲座报告中也深受教育,普遍反响较好。

(三)健全评价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只重视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的主体,更多时候教师是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而学生则是“演员”,双方的互动合作、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评价机制应尽可能形式多样化,评价信息的来源尽可能多元化。通过多年的办学积累,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学生信息员反馈、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机制。本课题组在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也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教师说课、集体听课、学生专题座谈会、问卷调查、课程教学进度检查等方式是对案例教学评价机制的有益补充。

(四)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考核,防范“搭便车”

学生是案例教学关键的参与者,是能动主体之一。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参与。要改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消极行为,一方面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时效性、实践性强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主观上消除学生“搭便车”的不良动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综合学生提问、分析、讨论、发言、报告等环节的表现,设计合理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判断、决策、沟通、协作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当评价。

四、结束语

教学的最佳效果,无疑是使学生牢记教材与实务之间的关联性,当他们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曾经的思维训练能帮助他们快速进行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初衷及其目的所在,它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一座桥梁。常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案例教学正是“授之以渔”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施琰茹,唐虎兵.中美高校课堂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2(9):145-146.

[2]张继英,杨洵.大学本科会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问卷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5):149-152.

[3]欧亿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及其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6):69-71.

作者:何福英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