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专业教育竞争力的对策范文

会计专业教育竞争力的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会计专业教育竞争力的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会计专业教育竞争力的对策

2014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本科),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职业应用类型转型发展,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高职本科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高职本科会计专业的特点

1、1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既有学科属性,又有职业属性高职本科主要面向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技术转化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本科不直接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高职本科主要进行职业教育,但并不仅限于职业教育,高职本科最主要的特点是“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会计类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特点比较突出,职业和学科始终处于高职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的两极上,这不仅意味着会计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的会计职业知识能力之间的直接沟通,而且意味着高职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是职业和学科双主导型的,不仅有学科属性,还有职业属性,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1、2“学位+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是落实在应用性、适应性上的,其人才培养路径有别于普通学术型本科。普通本科是:学科→专业→学科主导的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而高职本科则为:社会需求结合学科→职业结合专业→学科职业双主体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双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采用“学位+专业资格证书”、以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为核心的双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本科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其课程结构既不能完全以学科知识为体系,也不能完全以职业标准为体系,具有复合性。因此高职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科专业知识及就业市场导向,采用专业基础平台加特色专门化方向的复合课程结构。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会计专业人才必备的,具有同质性,包括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特色专业化平台课程的设置是差异化、错位发展的具体体现。

1、3校企合作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以夯实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又突出会计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同时,市场对会计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决定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这是当前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关键特点。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做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

1、4评价多元化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进行评价,其评价体系不完全是以学位证书体系为标准,也不完全是以岗位资格证书体系为标准,而是充分体现了专业资格证书体系为主要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特点。主要表现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例如理论课考试要求与普通本科一样要求严格,以保证学生的质量;但会计实践、实训则与企业紧密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最后由所在实习企业给予严格的考核评定;学校还会聘请企业、事务所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进行课堂教学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实行知识、能力、技能的综合考核,这样在高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鉴证下,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1、5层次定位的承接性高职本科是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适应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上升的通道。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本科教育填补了“本科”办学层次空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职本科不仅承接了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需要,而且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的培养并不以本科层次的教育为终点,它同样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支持,而这并非学术型普通研究生教育可以完全替代的。所以高职本科的发展同样应当包括硕士、博士学位在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高职本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于2009年成立,次年招生,2011年成立会计学院,目前省内的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也相继开办了高职本科。作为云南省首个培养高职本科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高职本科会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实践与探索。

2、1定位和特色高职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定位立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能胜任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技术实践技能强于普通本科学生,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高于高职高专学生为目标。其人才特征是: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全面素质好,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技巧熟练,快速适应会计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以应用型会计本科培养为主,在专业方向拓展上积极探索尝试,如基于云南省经济发展对工程建设领域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建筑工程领域的办学优势,新增了会计学科的工程审计专业方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2、2“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培养高职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1)科学设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课程体系。采用专业基础平台加特色专门化方向的复合课程结构,通过“课程包”的设置体现专业方向的差异化;而操作能力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学做一体化”上,专业课程都与实习、实训相配套,做到理论与实习、实训相结合。2)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在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和核心课程学习基础上,可根据其特长、爱好等,自主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性课程”进行学习,既保证学生有较宽厚的专业基础,又针对就业岗位进行专门化技能培训,兼顾了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了专业方向的差异化和操作能力的差异化。3)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采用“双证”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并与学位证挂钩,将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很好地衔接起来。

2、3校企合作办学,实施“3+1”办学模式学院通过引进社会优质会计实践资源,合作设立教学、实训基地(中心),突出高职本科实践能力的特色要求。实施“3+1”办学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学校进行会计理论和基础实训学习,第4年到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最后由学校和企业组成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价,推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定期邀请校内外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士召开教学研讨会,可以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纳入教学计划(订单式培养),共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的复合和交叉知识体系的建立,让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就业优势更为突出。

2、4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学院采用引进、兼职聘任的方式,建立了一支包括有多名高级会计师、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讲师、助教在内的,学科与职业并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坚持多元评价,既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也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情况、学生的就业率等指标作为考核评价对象。鼓励校内专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改课题、走出去与校外实践资源结合,不断提升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

2、5初步建立了人才培养链高职本科会计专业较好地发挥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桥梁作用:一方面承接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可持续培养,设有“专升本”通道,还专门举办会计“专升本”班;另一方面,打通人才上升通道,与相关院校合作,针对优秀毕业生设置保送、保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制,初步建立了人才承上启下的培养链。

3突出办学特点,提升高职本科会计专业竞争力的对策

云南省高职本科会计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既存在与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同质化问题,又存在与并行院校普通本科教育的特色差异化不鲜明的问题。而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普遍提升,将加剧云南省高职本科会计专业的发展竞争。因此,如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现有高职本科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下述几个方面是关键。

3、1实行差异化战略发展,突出并行本校特色云南省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应实施“差异化战略”,核心就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性。首先,云南省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应体现为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上。根据《云南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目前云南省经济发展对会计的人才的需求主要是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和特色会计人才,比如会计师、财务分析师、注册会计师、小语种会计和农村会计等。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将云南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正确定位为培养层次较高、适应能力强、特色优势鲜明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同时要从狭窄的职业技能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获得较高级职业技术资格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将多级资格证书培养制度逐步引入并规范,使专业性更加突出、适应性更加明确。其次,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差异化还应体现为如何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和差异化的发展。云南省现有高职本科基本上并行于各具一定办学特色的普通高校中,如昆明理工大学的特色办学资源在于装备制造业、冶金能源行业、建筑行业等,云南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资源在于各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地区的人才培养。因此,高职本科培养目标要结合所在高校特色优势,充分吸收、利用所在高校的特色办学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获得各自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需求的学生的教育发展。

3、2切实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但目前高职本科会计专业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学校热企业冷、教师单打独斗等问题,导致不能切实、持续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保障,加大投入,同时成立由有关政府部门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指导、调控、规范、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明确规定院校和企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2)要建立激励机制。成立由高职本科院校、企业及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建立互动型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双方相互兼职、制订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等,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习、获取经验和历练,提供岗位的合作企业需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顶岗实习有可能无薪,部分企业甚至要求学校付费。这就需要学校实事求是、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赢的联动机制,如通过适度补贴、劳务性奖励或者校企开展深度合作来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最后,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约束才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双方签订协议来规范。

3、3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高职本科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包括本校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目前,学院仍存在专任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和学历、职称结构与发展不相适应,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高职本科会计专业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职本科特色的关键因素,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关键任务。为提高专任专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优化师资结构,学校可以立足本校师资培训的资源,开发国内外先进院校的资源,辅助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强化对在职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培养;鼓励教师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参与课题、进行相对独立的职称评聘。而兼职教师的聘任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从“选人”开始,学校就要严格把关,聘任的兼职教师必须是具有较强实践或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学校还应建立外聘教师库和外聘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并依据结果发放薪酬,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可以考虑采用适当方法给予奖励性报酬,甚至成为本学院的特聘教授、副教授,对于教学不合格的要坚决取消聘任资格。

3、4借助高职教育层次上移,完善人才培养上升通道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云南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将愈来愈迫切。针对云南省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匮乏,尤其高层次会计应用型、特色人才奇缺的现实,会计学科和专业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因此,在社会需求和为满足学生学业的连续性、学历与高学位的高层次追求、实现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梦想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逻辑需求等众多因素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不应只停留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至研究生层次将会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本科会计专业应充分结合利用并行存在院校、优秀校外的高层次教育资源,通过学制体系、资格体系、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的衔接和沟通,建立和发展会计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较为全面、合理的分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并立足本科教育、面向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通高层次会计应用型人才教育的通道,建立云南省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作者:洪洁 刘秀丽 杨毅 李欣 董云杰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