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探微范文

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探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探微

一、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现状

尽管我们在教育中把社会服务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认识到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现状不容乐观。

(一)教育理念滞后、社会意识淡薄。高职教育关键在于“职业”二字,即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只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只限定于教材、教科书,忽视了对市场的调查,忽视了市场需求,也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服务水平不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技能型人才,要为社会提供各种会计技能服务,首先必须要有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要有一批实实在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实际中,“双师型”教师是不少,但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只可看不可用,缺乏对行业的了解,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社会服务水平欠缺。

(三)硬件条件严重不足。高职会计专业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必须有相应的实训设备设施,但相当多的高职会计专业无非就是一间教室、几本凭证和账本外加几张报表就是所谓的实训了;即便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都是名不副实,流于形式,根本没有会计的真实环境,试问这样能培养出具有会计技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吗?!更谈不上为社会人员提供会计技能培训了。

二、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的途径

高职会计专业要实现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必须从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进或提升。

(一)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会计专业要完成社会服务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的应用人才,就必须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适应市场需求,要符合行业特点,又要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首先要设置体现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核算、出纳业务核算、基本业务核算、成本核算、特殊业务核算、涉税业务核算、仿真实训及会计电算化等,同时要设置财经法规、经济法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社会服务的主体,关系着社会服务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关键的一环。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转变教师观念。我们的很多教师思想还停留于“教书”,并没有思考怎样才算“教好书,育好人”;还有教师也很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很少有将自身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想法。思想是行动的先锋,要想让教师投身于社会中,首先要从思想上解放,要让教师真正意识到社会服务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切认识到脱离社会、市场是没有出路的。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压力和动力始终是并存的,一方面学校可以将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进修、考核、职称、工资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制度,进行考核,给教师以压力;另一方面将社会服务与奖励及其他福利挂钩,多劳多得,给教师以鼓舞。第三,提供社会服务的有利条件。教师平时都要进行教学,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要尽力给教师提供机会。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充裕的机会,送教师下企业锻炼,深入到第一线,了解会计专业岗位,了解会计市场行情;也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基地进行培训锻炼,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同时能更好的发挥校企合作的功效。

(三)发挥“校企合作”的功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有效的实现社会服务的途径,是学校和社会对接的平台,是实现资源的共享的平台。“校企合作”不仅能为高职院校引进大量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的企业家,成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补充师资队伍;还能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得学生面对的不再是虚拟的,象征性的实习,而是真实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进行毕业前的一次专业大练兵大检阅,让学生和社会零距离接触,从而较快地适应社会;“校企合作”还能为专职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和机会,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市场动向,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结束语:高职会计专业的社会服务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高职会计专业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更长久的存在下去。

作者:蔡小平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