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课程教材体系
1.1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其它皆是空中楼阁。目前,许多大学在设置会计理论课程时,没考虑到课程的重要性与难易程度,课时设置不合理。比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些只安排了72学时,一学期要讲完,再加上中间放假等因素,有时候72学时也保证不了。因此,很多教师只是挑选其中的章节向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是虽然全都进行了学习,也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效果可想而知。会计实验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许多大学实践课程设置单一,实验的个数不够。手工实践课一般仅限于会计手工实践课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成本会计、审计等实践要求较强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手工实践课。此外,现下最流行的、最具综合性的、最能够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ERP模拟实验,许多大学也没有安排。目前,许多大学在课程设置中还有一个严重问题,理论课程和会计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同步,这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效果。如果在理论知识“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上会计实验课,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不断回顾基础知识而削弱了实验的效果。
1.2教材选择不恰当理论课程的教材是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理论课程教材的难易程度对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大学理论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能力,教材难度偏大。许多大学选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注册会计师教材虽然全面、系统,但是对很多大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会计模拟实验教材是会计实践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会计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基础和条件。目前,许多大学在模拟实验教材的选择上还有一些问题。许多大学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都是局限在某一工业企业的某一年度的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一方面,现在许多集团公司都是多元化经营,如果现在只进行某一类型企业的经济业务的练习,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型的集团公司就会很难高效率的进行工作。另一方面,12月份的经济业务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不够全面。
2师资培训体系
2.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式,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学会计教育仍然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在会计理论课上,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为主体,以说明为主的理论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其次,在会计实验课程上,一般都是老师讲解完操作步骤后,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这种单向的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实践能力能否提升与教师的能力和经验密切相关。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目前,许多会计教师来自各大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从学校到学校使得他们缺乏会计实践经验。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以前有过会计实践的丰富经验,但由于长时间在高校教学,未能及时参与实际工作,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样就会使得教师的教学空洞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实践课程的质量。
3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检验与肯定。考核评价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的积极性。目前,许多大学会计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评定的方式。一般平时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并且很多高校将这仅有的20%的平时成绩演变为调节总评成绩的杠杆。这就导致了同学重期末而轻平时,对平时教师上课提出的问题不会主动的思考,考前临时抱佛脚。在会计实验课程方面,许多大学是教师课上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在课后完成各个环节的模拟实验。这样既不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也给了一些同学偷懒的机会,其他同学做好之后,有些懒惰的同学直接抄袭,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大学中屡见不鲜。因而丧失了会计实验课程应有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4改善教育体系的措施
4.1教育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育管理体系部门要重视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学习和借鉴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经验,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建设实验室。其次,教育管理体系部门要跟上教学要求,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校企合作要求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联系,人员能够相互往来,知识技能能够分享并且相互促进。因此,教育管理体系部门应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主动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长期的供求合作关系,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通过企业实习,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适应会计实际岗位工作情况,提高大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会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更好的适应企业、服务企业,为企业储备适合企业的人才。
4.2课程教材体系
4.2.1课程设置在理论课程设置时,要结合课程的重要性与难易程度,设置适当的课时数,以保证学生们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对课程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只有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扎实的掌握之后,进行会计实践时才能得心应手。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财务岗位的工作为基本目的,为此应当在会计手工实践课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成本会计、审计、纳税技能实训及ERP模拟实验等相关实践课程。这些实践课程使得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解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步的问题时,可以以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在教师讲授理论课程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手工练习。其次,应该在理论课程结束,接着进行会计手工实验,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为综合的模拟练习。大学生在这时理论知识还比较熟悉,并且理论课过程中已经将各个细节的点进行了练习。这时只需将操作流程讲授给同学们,就能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4.2.2教材选择在选择教材时,既要考虑教材的适用性,又要结合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这门课程,要让学生能有点有面的掌握这门课程。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教材的质量建设,要建设统一的、覆盖面宽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在建设时,材料可以选择经济业务较全面,并含有多种经营范围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的第四季度的经济业务为素材。这样大学生既可以全面接触到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了解多行业会计实验内容,也增加了经济业务的全面性。
4.3师资培训体系
4.3.1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些会计案例,经过同学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参与者,而是引导者、启发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把实际情况与有关会计理论模式和知识联系起来,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3.2师资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积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改变教师的来源结构,从社会的高级会计人才中选择会计教师,充实会计师资队伍。这是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扩大教师视野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丰富其实践知识。此外,会计教师还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积累会计工作实际经验,提高会计实践运用能力。
4.4考核评价体系
一方面,改进理论课程的考核。理论课程的考核中要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笔者认为可以将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到40%,将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对案例的理解、分析等都加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撰写案例分析论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验过程的监控。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应尽量在课上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这样既可以及时由教师直接给同学们解答疑惑,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修正,还可以避免同学们相互抄袭。此外,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每节课的实验章节进行检查,根据每位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在实验结束后,由教师根据学生最后的实验成果和平时实验的成绩,给出学生实验最后的成绩。这样可以有效的督促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实践能力是大学生重点培养和提升的能力之一,它是大学生满足企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首先,教育管理体系部门完善实验室建设、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提供基础设施和企业实习条件;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增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教材选择的适用性,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课程的效果的提升;再次,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将实际经验传给学生。最后,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是通过改善教育体系,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金树颖刘华朱琳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