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专业系统推进专业建设探索实践范文

金融专业系统推进专业建设探索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专业系统推进专业建设探索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金融专业系统推进专业建设探索实践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整体推进专业建设的视角,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校企合作、科研建设、双创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同时推进专业各要素的建设,加速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金融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系统整体;专业建设;金融专业

国际金融专业自确定为广东省品牌建设点以来,根据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系统整体性地推进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较明显成效。

一、系统整体推进专业各要素改革与建设的探索实践

(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育人长效化2017年,本专业与标杆企业合作构建“e银行一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平台。“e银行”由企业冠名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是银行延伸至校园的服务终端,是传统银行模式和创新科技结合的新型银行渠道。“一中心“指的是AIB金融服务中心,既为专业教学科研与金融理财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平台,同时是学生进行真实职场金融实践场所。依托“e银行一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以场地换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在校内高效完成生产性实训平台。金融企业将服务终端延伸至学校,获得学校场地、人力和客户资源,校企双方实现共赢,促使校企合作长效化。同时,深度整合专业教学、实训、实习环节,将金融企业服务终端引入校园,将金融客户售前开发、售中业务处理、售后关系维护环节搬进学校,达到课程教学与企业经营对接、教学过程与服务流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对接。

(二)基于SRGO人才培养理论,探索金融人才培养科学化国际金融专业以”SRGO”为理论支撑,从“校企协同、角色转换、互助传承、项目引领”四个维度展开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尝试结合我校特点打造高职教育金融专业科学的培养模式(本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S为协同理论,R为角色效应,G为齿轮效应,O为成果导向理论。实践证明,上述理论对实践有科学指导意义,体现在:基于协同理论和成果导向理论,结合金融专业教育特点,形成“校、企、生利益共赢的协同体”、编制体现成果导向具备进阶特点的项目,形成反向设计项目实施引领课程教学模式;运用社会学角色效应,研究学生三年人才培养过程角色定位与转换机制,将“金融企业客户———金融企业客户经理———金融企业学徒”三种角色有序嵌入人才培养过程;运用公司管理学中的齿轮效应,探讨形成具有内部传动力学生间“点对点”互助传承长效机制。

(三)实施中职高职贯通培养,实现职教人才培养一体化2016年国际金融专业与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经过两年试行,运行效果良好。自2018年,开始实施中高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共同参与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包括中高职教师共同完成2018版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转段考核方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和考核命题工作,中高职教师共同完成初中到中职段招生工作,实施入学宣讲;根据职业分类和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明确中职段与高职段各自人培养目标及规格,避免中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重复和错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认知,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知识点有机融合,中职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适应渐进性终身教育需要。

(四)形成三方质量保障机制,保障人才质量评价客观化为综合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成效,专业建立三方评价教学保障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效果反馈机制。用人单位评价:建立与用人单位定期沟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方式获取评价信息,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意见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毕业生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由专业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对教学质量及所学课程的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已开展8年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调研,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持续追踪,为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此外,本专业制定了《国际金融专业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制度》,为利用第三方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了制度保证。

(五)打造完善双创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双创训练成果化国际金融专业在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实务、金融创新创业实务、证券经纪等双创类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双创思维与能力。同时坚持“赛教结合、寓学于赛”的教学理念,组建竞赛研究团队,探索大赛与教学规律,通过校赛来选拔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手。国际金融专业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双创课程建设、双创比赛等方面也取得优异成绩,获教育部主办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铜奖、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双创大赛二等奖(省级);三个项目获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校级立项、多名教师被评为第一届校级双创十佳指导师、多名教师认定为校级双创指导师、成立两个创新创业基地。

(六)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专业实践教学全程化打造“校内模拟实训中心———校内真实业务处理平台———校外实训基地”三维实训基地群,为“三阶递进角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实践场所,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和任务,有效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同作用,校内基地着重以高仿真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而e银行一中心为学生提供校内跟岗实践场所,提升岗位核心能力,而校外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职场氛围,学生将各核心技能有效串联,并在与客户沟通交互过程锻炼综合职业能力,有效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全程化。

(七)依托金融教学科研团队,推进社会服务对象多元化国际金融专业在建设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出台多项激励措施,依托金融教学科研团队,组织三个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团队。一是企业风险控制研究团队,以广东农垦为服务对象,设计适用于广东农垦的内部控制度体系,获得农业农村部高度评价;二是成立广东农垦经济学会,该团队组织成员根据农垦实际问题开展科研,2018年共立项课题5项,为农垦改革提供建议;成立AIB金融服务中心学生团队,在服务校园、乡村、社区方面作出突出表现,开展三下乡活动,实现金融资讯进乡村,开展“不要让期“贷”变成伤害”巡回讲座,年培训规模达2080人,为全校师生与周边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八)做实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推动金融人才视野国际化国际金融专业共有4名双语教师,依托该优质,本专业在原开设《涉外金融实务》与《会计基础》两门双语课程基础上,引入国外行业标准作为教学标准,形成以国外行业标准作为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的试点方案和总结材料,包括专业国外行业标准、专业借鉴使用方式及效果等材料。新增《金融服务英语》《财务分析》两门双语课,课程在与国际教学标准接轨方面将以《沙外金融实务》为参照,打造与国际行业标准良好对接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对外交流停留在浅层合作层面,校际尚未形成深入合作模式对内合作方面,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分别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交流互访,虽然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经验交流、互通有无,但在学分互认、学生互换等方面并无实质合作,今后希望能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化解校际深层合作障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MOOC等方式实现学分互认。对外合作交流上,结成姊妹校进度缓慢。2017-2018年有两名教师前往马来西亚沙栳樾大学进行交流,探讨本专业双语课程输出项目,但进展较缓慢。接下来一年内必须制定合作日程表,落实结成姊妹与课程输出等事宜。

(二)缺乏高质量数字化资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资源共享2017-2018年,国际金融专业共建设6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但是资源以PPT、教师视频、电子化教材等常规资源为主,缺乏动画,交互式动画、微课等高质量数字化资源,资源的颗粒化程度不够,影响资源共享。今后要重视教学平台的选择与建设,以及教学流程设计,选择在智慧职教大型公开平台上建课,在课程开放的过程中提高数字化资源质量。

三、结语

国际金融志变形围绕中心任务,目标明确,统筹兼顾,系统整体推进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系统性工作,不能单一地推进某个项目,这样会使专业建设各要素建设背离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统筹兼顾专业建设的各要素,才能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章瑞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2]潘米乐.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践行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作者:陈倩媚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