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范文

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航空金融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部门,而一般金融院校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文章按照课程地图的思路,在综合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国家金融类专业质量标准和相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之上,制定了航空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确定相关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从而确保课程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对航空金融专门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航空金融;课程体系

一、开设航空金融专业的必要性

(一)航空金融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金融部门

根据波音2015年预测,在2015—2034年的20年内全球将交付超过38000架飞机,总值将达5.6万亿美元,届时全球机队规模相比2014年将增长一倍,飞机总量将达到43560多架。波音预测中国航空运输业到2034机队规模将是2014年的2.6倍,包括新增和更换飞机在内共需要交付6630架飞机,价值9500亿美元,占同期世界交付飞机价值的17%。按照60%的租赁率来计算,全球和我国飞机租赁市场2015—2034年累计交易量将分别达到33600亿美元和5700亿美元的规模。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航空金融的经营也日益专业化。目前,中国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的金融租赁公司就有5家。截至2013年9月26日,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达505家,其中飞机租赁企业达346家,飞机租赁企业3年间年均增长超过100%。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表明以航空租赁为核心的航空金融活动在我国日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子部门。

(二)现有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航空金融部门的需要

尽管我国航空金融有了一定的发展,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航空金融企业在机队规模、航空租赁业务模式、运营管理经验与市场网络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此外,由于起步晚,在专业人才、技术、租赁资产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中的核心是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根据多家航空租赁企业人员招聘的经验来看,一般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缺乏飞机和航空运输专业的知识,较长时间内很难适应飞机租赁中租前和租后的营销与飞机资产管理工作;而从航空类院校招聘的飞机或者发动机专业的学生则缺乏经济、金融和航空运输的专业知识,而且工科背景的文化与金融业的文化也存在一定的融合难度。因而,目前很难从校园招聘到符合岗位需要的毕业生。

二、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开设航空金融专业,培养市场所需要的航空金融人才,需要确保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体系学习,获得金融的一般能力和航空金融的特殊能力,因而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计能够使得学生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真正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上述金融的一般能力和航空金融的特殊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即学生通过航空金融专业四年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因而课程设计的基础应该是首先确定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然后确定相应的课程以及内容,从而最终将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通过课程教学落实到具体的培养环节中去。借鉴课程地图(CurriculumMapping)的“目标确定”、“课程及内容选择”、“将目标落实到培养环节中去”的思想(Jcobs,1997;Gluga等人,2013;巩建闽等,2014),形成如下的一个课程体系构建框架。狭义的课程体系设计仅仅涉及图1中的虚圆框内的部分,但是如果课程设计仅仅局限于虚圆框内的“课程及内容选择”,则可能不能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同样,如果不重视“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培养规格”,则课程体系的设计同样没有落地。因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全面考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及内容选择”、“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培养规格”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

(一)培养目标

航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的基础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确定航空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标准、学校章程以及航空金融企业要求。目前我国有关专业的标准仅仅有国家教育部组织制定的,还没有国外的非组织机构制定的不同标准。2014年了一个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起草的《金融学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审议稿,其中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针对所有的金融学类专业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强调“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在培养规格方面,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提出了一般性要求。上述金融类专业质量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规定属于一般性的规定,即所有高校的各类金融专业在制定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时,都应该遵守这些一般性的规定。由于各高校的层次不同,比如,有的是研究型的大学,有的是教学型的,还有教学研究型的,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存在较大差异。此外,还有一些高校服务于特定领域,比如,第一个开办航空金融专业的中国民航大学就是一个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它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也与一般性院校存在较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就反映在各高校制定的《大学章程》中。中国民航大学在其2016年最终的《中国民航大学章程》中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是复合型人才,也不是研究型人才,那么航空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瞄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应拘泥于金融学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强调的“复合型”。当然,在知识上、能力层面上可以考虑复合型的因素,并反映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但是最终的人才规格应该是“应用型”。更为重要的是,航空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还必须反映航空金融企业的需要,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应用型”的目标和具体的培养规格。通过对部分航空金融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企业对人才的关键要求是具备经济学、金融学和行业知识,能够解决航空金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法律、贸易、会计、税务、飞机和发动机基本原理及维修等基本知识,因此,在知识上和能力上确实存在复合型的要求。由于目前航空租赁的标的物主要来自国外,有关租赁的规则和方法也主要来自国外,国内租赁公司也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因此,用人单位对拟招聘人员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这一点从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能够得到反映。由于国内航空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国内飞机租赁市场已经占到全球新增市场的1/3,也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本土化的能力,了解中国经济、金融和航空金融的实际。依照“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和航空金融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明确了具体的培养规格。表1中所列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完全围绕培养目标与服务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为能力结构提供支撑,能力结构直接体现为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参见表1)。知识结构同时表现为毕业生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素质结构则是作为经济社会的一员和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课程结构

确定课程及相应的知识内容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考虑到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主要是财会)学科对知识体系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培养规格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因为培养规格来源于航空金融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主要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航空金融的核心———航空租赁展开,同时考虑毕业生可能到金融机构、航空公司和机场从事非航空租赁的航空金融工作,因此也考虑了兼顾航空公司和机场的需要。在不考虑公共基础课的情况下,通过对表1中培养规格的分解,形成了属于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主要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满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从横的方面来看,主要课程形成了经济、贸易、数量处理、行业、金融、航空金融、管理、财会、法律、国际交流、专业写作等知识,这些知识完全符合毕业规格中的知识结构要求。从纵向来看,上述知识的融合与实务的结合则形成了能力结构,即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解决航空活动中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吸收国外航空金融创新和本土化的能力。此外,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通过全部课程学习潜移默化而形成的能力。课程体系设计中还特别注重实践课程体系以便达到“应用型”的培养目标。首先,在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安排了一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到航空金融企业了解航空金融的总体情况,以及各部门和具体岗位是如何运作的,一个航空金融项目是如何完成的等等,促使学生形成对航空金融的初步认识,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了两门模拟课程,即航空保险业务模拟和航空租赁业务模拟,通过模仿实际的航空保险业务和航空租赁业务,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航空金融问题的能力。最后,还安排了到航空金融企业的毕业实习以及基本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模拟实践。通过实践课程体系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因此,实践课程不仅本身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体系,也能够落到实处,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中还需要考虑学校对课程模块以及相应学时数量和总学时数量的要求。不同学校对课程模块以及学时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它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要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限制性条件中开展工作。

(三)课程内容

在课程体系确定后,需要课程体系设计人员与每门课程的责任教师一道确定有关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内容首先需要考虑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要考虑课程相应的学科要求。即构成课程的知识主要由支撑专业的学科所决定,而课程包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却是由培养目标决定(巩建闽等,2014)。在过去的课程内容确定中往往不太注重教学内容的研讨,特别是每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配合和衔接。经济金融类不同课程都可能涉及相同的知识内容,如果不做好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会出现较多简单的知识重复,不但降低教学效率,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地图创始人雅可布(1997)建议建立一些由不同课程代表组成的跨课程小组,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审查,从而解决教学内容是否完备、是否存在遗漏、是否存在重复、是否存在不一致等问题。在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还需要建立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之间的联系,即确保培养规格能够落到实处,最终真正实现。但是要厘清每门课程在培养规格形成中的作用又是特别困难的,而且在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差异,也影响学生达到培养规格的要求。格鲁噶等人(2013)认为具体课程的授课者必须准确把握培养规格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否则该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将丧失。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最终较好地确定了航空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考虑了课程与学科系统之间的关系,也考虑了课程与培养规格之间的联系,最后也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重复、遗漏以及不一致等问题。课程体系设计是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建设的基础。由于航空运输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伴随对航空金融专门人才的较大需求,为了满足航空金融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需要开设有针对性的航空金融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借鉴课程地图的理念和思想,在确定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基础上,制定了课程体系,并依照培养规格落实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确保课程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对航空金融专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3]母小勇,谢冉.高等学校课程:走向“学生课程”[J].教师教育研究,2013,(2).

[4]巩建闽,萧蓓蕾,董文娜.课程矩阵:一个课程体系设计分析框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5]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3).

[6]张铁铸.经济新常态、创新能力与金融专业人才通识教育[J].高等财经教育,2015,(4).

[7]张亦春,蒋峰.论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4).

作者:郑兴无;丁勇;金永利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