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金融是主要的内容,而且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的金融市场都为了发展扩大了规模。为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提高我国的金融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开始培养金融专业的人才,不但如此还专门成立了金融学校,或者是在校内增加金融课程。以我省为例,我省与俄罗斯相邻,因此省内培养的金融人才也是针对对俄贸易上。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对俄贸易中的金融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金融;人才;对俄贸易;金融专业
改革开放后,经济市场有封闭走向开放,而且在世界金额市场的影响下,我国的金融行业也蓬勃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金融专业的人才。因此,国家开始培养金融人才。一般高校在培养金融人才的时候,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经济学模式;另外一种是商学院模式。而且学校的等级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学校的等级相同,培养学生的方法不同,学生的能力也有不同。
一、培养金融人才出现的问题
1.模式不同,定位模糊我省在定位金融专业的时候,界限模糊,这是因为国外在发展金融上有两种方式,受不同方式的影响,很多的学校对于金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是将金融划分到学校的经济学院,那么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倾向于理论,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宏观的金融问题。但是如果金融被划分到校内的商学院,那么学习的重点就是实践,研究的金融问题主要是微观的金融问题。尽管在定位上有不同,但是在定位上还是坚持着共同发展的原则,而且这种原则也符合高校的办学理念。
2.金融人才供需不协调现在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以上开设院校已经非常普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尽管人才培养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国内外金融机构大量增加,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金融人才总量还是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快金融人才培养是相关高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复合型、应用型培养比例较多,而创新型、国际化、管理型、技术操作实践型人才培养比例偏少,这种现象导致二种后果:一是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二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1.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是现代大学一个新型的办学理念,它与研究型与学术型有区别,高校将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成应用型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形势出现了变化。因此将培养的目标转化。(1)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希望将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使用社会的发展,能够清楚社会的变化,最根本的是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而且在处理金融业务的时候,要有较强的能力。其他方面还包括,能够在实践中显现出超水准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好,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讲述金融市场的现状,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金融市场不是是针对国内,也要面向世界,而我省的特殊位置,决定了金融人才还要掌握基本的俄语,方便在市场上交流,除了俄语还要有其他的外语能力,一般是使用英语,并且要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金融市场要相互合作,才能创造跟多的财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培养的人才也要有合作的意识。金融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中,因此培养的学生也要有创新的精神。(2)合理设置课程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要对课程的内容分化,注重实用性与实践,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除了基本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有一些公共的课程,在安排公共课程的时候,要调整课时与学分,非专业课的课程不需要太多,其学分所占的比重也不要太大,将金融专业放在重点。理论与实践的课程都要增加,最好能够做到两者相结合。要强化专业知识,突出实训课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将有效的教学案例引进。如果学校的实践课程增多,就要相应的调高实践在学分中的比重。(3)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设计课程、对课程进行实践、参与到专业的实践中,最后毕业设计。高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参与到真正的实践中,因此,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一个实验室,在虚拟的实验室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很多的高校都在校内设置了模拟银行,模拟证券市场等。除了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外,在校外也可以建立一个培训基地。高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优秀的金融人才开讲座或者当临时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分享经验。(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很多学校的金融学教师都是本专业的学生,在留校后担任教师。从掌握的理论上看,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也有着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力比较弱,而将这类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很多的学校开展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双师型就是教师即掌握知识,又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可以去金融企业聘用有经验的员工,让他们回归学校作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者是让教师在假期中,去各个企业学习,参与实践,感受课本外,真正的金融市场是怎样的,实践环节对学生的教学有利。
2.复合型人才我国金融市场对负荷型的人才要求多,因此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可以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获得本专业外的第二学历,使其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1)国内外产生与发展复合型人才这一观点最早是在古希腊的教育观中出现,后来国际知名学府哈佛大学校长发表有关于复合型人才的文章,将这种模式由意识转为现实。而我国是在21世纪出才有了培养符合型人才的意识,之后有关的人员将这种理念整合并且集中的探讨。(2)课程设计复合型人才的设计课程主要有几个内容,设置最基本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而专业课程又分基础课、综合课、方向课以及实践操作课。课程设置的重点是专业课,其课程的内容以及课时在总课程的4/5。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是主要学习还是辅助学习在学习一些必修的课程时,也可以自主的选择其他的课程学习。复合型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希望让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沟通。组织与实践能力。(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经过基本的知识学习后,都能掌握一定的能力,为了巩固知识,就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的方式与上文提到的一样,也可以在校内建立实验室,让学生在模拟的市场中,锻炼自己的金融技能。也可以是安排学生到金融企业去学习,真正体验金融市场的行情以及从事金融行业人的工作内容。(4)优化师资队伍学校内的教师由于成长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等原因,对真正的金融市场并不熟悉,这部分的缺少,也影响了教学。因此必须对这类教师改革,将教师的队伍优化。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了使金融市场能够稳定,国家以及企业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获益,就必须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国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重点。(1)培养目标拔尖创新型人才是面向世界的金融市场,因此人才的德智体美都要全面,首先人才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其次要有能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此外对于语言要求也高,而计算机等非本专业知识,但是在金融市场上必备的内容也要熟练的掌握。现在很多的学校对于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模式,分期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后两年去国外的大学,在学生的交流中,将学生的视野打开,让学生对于金融市场有不一样的了解。(2)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在学时、学分分配比例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但金融专业核心课、英语、数学、计算机必须优先照顾。积极引进和选用国际一流教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探索中西相容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进一步创新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我国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问题的原因,并且对于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提出几点建议。全国的高校在都把培养金融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希望通过学习的支持与培养,能为社会输送金融人才,文章中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培养金融人才的学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美国顶尖DBA进人携手SAIF启动全球金融DBA[N].第一财经日报,2012-09-20.
[2]杨新春,吴艳.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4(4).
[3]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学院设置[EB/OL].西南财经大学网站.(2012-05-08).
作者:柳凤娇 丁小龙 姚泰然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牡丹江城投集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