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危机语境公允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经济问题引发的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恶化升级演变来的。而经济危机可以理解为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而此次金融危机又是次贷危机恶化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将导致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2.1何为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基本一致。
2.2公允价值应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它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公允价值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不足;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符合会计的配比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适应新兴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3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决策有用性,在价格波动时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同时不能忽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应按照市价不断进行调整,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企业对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减计,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充足等,投资者失去信心则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市场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最终将以各金融机构破产为止。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地取得——以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适用吗?基于这种不良影响导致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开始产生了质疑,认为如果资产不按市值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失;加之各国为了救市对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取舍,金融界则要求废除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救市,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重新的取舍,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修订稿;美国政府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按市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10月13日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0月15日,欧盟修改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表示在公允价值系统性风险时,将对其进行改革,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被暂停但并没有被废除。
2.4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真实的反映了市场信息,让投资者及时地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并不存在放大效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能是短期内减轻危机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更不利于防范未来。如果将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将是会计发展的倒退,存在的损失只能是暂时性地被掩盖了,金融危机也不能避免,只是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市场恢复正常良好运转,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吁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3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
3.1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要定期根据市场价值做调整,会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波动性。公允价值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调高,利润就会高一些;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就会计提减值准备,利润就会减少或形成亏损,这将市场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及时的反应了出来。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损益对利润表的反应会慢很多,但无论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负债都是客观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2公允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质上是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遭到人们的质疑,即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应该如何认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由于估计技术还不够完善,估值模型并不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情况,在应用时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也就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主观判断性。因此,应完善估计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完善在不活跃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认定。
3.3在特殊情况采取的措施
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制定出应对措施,公允价值该怎样计价才能减少损失,减少对公司业绩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避免造成类似今天的金融危机。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在市场持续景气时,公允价值下按市场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可借鉴前几期的账面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的基数,以确保资产不会在经济持续繁荣时,增长过多,防范于未来,一但市场不景气,计提的减值也许会少些,对企业风险也就会少些。②在经济景气时提取额外风险准备金。③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风险价值披露模式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
4新环境下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
4.1我国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
我国的制度体系比较严谨,采用公允价值是有条件的,是谨慎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做了谨慎的改进,引用上也只是趋同。新会计准则指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处于主导地位,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当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人员等会计环境,体现了中国特色。
4.2我国引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和负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影响了采用公允价值时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取得公允价值时,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仍是公允价值运用的一个难点。
(2)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影响了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下采用公允价值时需要主观判断因素。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在不活跃市场中需要由交易双方自己确定,这必然会受到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合理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其准确性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
(3)估值技术尚待发展,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估计技术,我国评估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经验欠缺,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而不同的估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仍应采取谨慎性这一最优的原则。
4.3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提高估值技术水平,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虽然新准则中规定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系列使用条件,但在不活跃市场中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评估公允价值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操作指南,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估值技术的提高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
(2)制定并落实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相应对策,针对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有特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协调金融稳定和公允价值的发展。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是个长期的过程,应在实践中逐步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总结公允价值的运用经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真正体现公允价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