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时期金融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要求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因此民办高校对金融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要适应时展及社会需要,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力量和增强校企合作力度等方式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
在新时期条件下,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适应新时期社会的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为此,要求学校在教授金融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更新,重视实践教学,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一、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特点
(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专业学习中,不仅对各种基础知识要进行掌握,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辩证能力、学习能力和兴趣,既要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又要适应产业的发展需要。实践能力是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操作和交易能力的突出,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出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从基层开始,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对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熟练掌握,并且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
(二)具备开阔的眼界。金融全球化作为当前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它涉及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例如,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的金融业对全球金融趋势进行了创新性的领导。因此,所有金融机构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未来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的关系会越发密切。对此,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1]。
(三)具备全面的知识。在新时期发展的大背景环境下,金融专业的学生需具备多元化知识,具有较好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掌握证券、保险和银行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了解社会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外,还需要知识的平衡。想要成为应用型金融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内容的知识,更要兼具知识的平衡。其中外语能力、文献检索、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是分析专业问题的重要手段。理解金融先进知识的前提则是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对其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因此,具备全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互联网金融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造成对传统金融模式的根本性冲击,衍生出了一种依靠互联网的新型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传统金融行业被迫进行改革创新。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理解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金融产品交易的状况,学生也不能在掌握金融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
(二)是学科性质的需要。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需要对人才进行理论、实践和技能的培养。对于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大范围使用,需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金融产品悄然诞生[2]。金融产品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实际操作也提高。随着金融的发展,将金融理论从宏观转为微观,进行金融行为与市场细分的研究探索。金融课程有着可操作和实践性,所以在教授金融学时需要突出实践环节,展示出学科的内涵和逻辑,对传统的实践教学发展产生重视,从而保证实践教学具有扎实的效果。
(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行业发展越快,对相应的人才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填补社会的需求。类型、层次以及特殊的人才可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要将金融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人才。学校利用自己的条件、学生数和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等,以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的,是理智的选择。在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理论的掌握进行重视,而且也要重视实践和创新方面。通过利用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的开展成为目标的实现是最有利的方法与手段。(四)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需要。高校在进行金融实践改革时,不仅对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满足,而且更好地填补了传统金融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充分的调动,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激情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对金融实践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加强,使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不断提高,让大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学的基础部分。除此之外,利用实践教学的开设,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不断的锻炼与提高,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实践经验,有利于对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理论进行测试,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并督促他们改正,因此,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对提高学生综合实力起着重要作用。
三、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金融方面的实践教学是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上,参加和做决定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学生,教师只需要适时地做引导即可。这种方法让教师的观点产生了变化,许多教师忽略了金融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很高。在改革之前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依赖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特别是对于信息在课堂中的大范围使用,教师以制作课件、完成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但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还不能成为综合实践型人才,还要明白理论知识是如何运用到实践中的。对学生而言,他们一直处在学校的保护中,没有真正地接触和融入社会,对于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参与其中的兴趣,在毕业实习和调查以及操作中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偏离了当初设置课程的初衷。
(二)师资力量不足。现今,高校师资大多数都是由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硕士、博士生,这决定了这些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能力,同时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授课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是对教授金融学专业的教师来说,这也是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这些高校教师大多毕业进入社会后就直接在高校进行工作,他们对理论基础教学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他们缺少金融行业的实践体验、经验和技能,对真正的实际操作技巧和金融操作程序不了解,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从事过金融行业或正在金融行业中的人才,在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中最有发言权。但由于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在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和学校的门槛比较高等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成为教授学生金融实践的教师。如果情况允许,学校可以对一些专业人士发出邀请,开办讲座,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存在不同,这些专业人士不能被邀请为学校固定的教师,并且只要成为固定教师,就失去了当初聘请他们的意义。从此层面上看,缺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综合型导师是高校实践性教学进程中的绊脚石。师资的多样化是实践教学毫无阻碍前进的前提与基础,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课程内容单一,偏离教学目标。在我国高校进行金融教学过程中,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部分高校适当提高专业课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使实践的教学内容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内容设置相对来说依然比较单一,课堂内容缺乏多样性。通过分析研究得知,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顺应金融形式与最新的金融技术的发展趋势,没有真正进入金融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对学生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现行大学课程缺少一定特色,不能对学生实践力进行提高,严重限制了大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步伐。而且,现在的学校的课程整体体系没有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任何帮助,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因为没有实践教学的特征,很多学校教学的基本目标没有实现,导致如今的教学过于形式化[3]。
(四)缺少教学评价机制。当今环境下,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调,在大多数课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和得出总分,并且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比平时成绩的比重要大。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比平时更注重期末考试,更注重考试成绩而不是能力。出勤记录是平时成绩的主要部分,在过程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评价结果缺少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室设备短缺及落后。近年来,随着金融业魅力的不断上升,对金融学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一些学校的条件和资金投入没有达到要求,使实验室的设备平台数量不够,很多专业的学生用一个实验室,学校在安排课时时,不能考虑到上课时间的问题。因此,实验室、设备和仿真软件短缺,无法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如当两种课程适合在一起上时,由于实验室数量不足,两个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只能一前一后,这样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另外,因为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实验室设备经常出现供不应求,设备维护维修时间慢的问题,同时,有些应用软件的更新缓慢甚至过期,从而对金融实践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4]。
(六)实习培训基地不足。实习培训基地是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保障是建设实习培训基地。金融机构专门从事风险管理,这使得它们非常重视资金安全、业务信息保密和营商环境的优雅。因此,金融机构很少愿意冒险接受大量的没有成熟经验的实学生。现阶段,实习培训基地建设没有过多深入。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带着学生到企业里走走看看,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岗位去感受相对应的工作和责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企合作的肤浅性。对于学校来说,只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中的培养方案才针对学生做的表面功夫。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愿意浪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培养未来可能不会留在公司工作的实习生,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在外实习的学生管理方面,校内与校外的链接不成熟,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多数是由金融企业或金融机构所建立,学校在与实习企业的关系中,往往是被动的。由于种种因素,实习企业和学校针对实习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和监督,导致学生离开学校后对自己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实习培训基地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没有达到要求。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除基础教学外,也应该将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出来,是第一课堂可以和第二课堂更好地结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和交流会,可以让学术气氛更加活跃,进而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二是积极组织各类行业比赛。比如金融投资可以进行模拟比赛,锻炼学生的实际交易能力与分析能力。三是创办金融期刊。金融专业学生可以独立创作财经杂志、报纸,关注各种财经事务,培养学生写作和采访能力,对编辑实力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形成学分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研项目,利用学分奖励与基金奖励,对专业的学习进行专项指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金融竞赛和创新竞赛,进一步提高金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打造资深师资力量。教师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综合素质高的实践教学队伍。一是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邀请从事金融方面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指导实践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在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时,可以安排其他教师旁听,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二是安排教师去相关机构单位学习或者上研讨课进行深入学习,使教师在金融方面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使教师充分理解实践教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水平。只有具备专业程度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具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使实践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提高,为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
(三)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对课程内容加以改变与创造。当今社会,学校在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于角色的转变持积极态度,积极转变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视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学校进行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方面上看,将实践教学模块归入到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变与创造中,对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的人才培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革。根据学校的总体教学规划,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与理论基础上的结合进行不断的推进,对金融教师的落后观念进行改变,将学生为本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重难点,始终将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目标,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增强校企合作。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企业则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力军,实践基地连接着学校与社会,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和金融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使学生的实习岗位实现多样化。一是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在金融机构的学习实践创造机会。努力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学生不但可以对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流程熟悉和掌握,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工作环境,为今后的就业打基础。二是争取相关金融部门的支持。比如,发改委、银监局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加当地金融数据的统计分析的实习工作机会,让学生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所了解。此外,一部分研究协会与政策研究部门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研究项目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最新行业趋势、法律法规和监管信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的经济和金融问题。这些实践练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和实践水平[5]。
(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一个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必须有相对应的考核机制作为支撑。在整个实践教学机制中,评价体系简单、标准不统一是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不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评价,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方面,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还必须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控制。一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中各个环节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二是安排督导组定期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提出师生教与学的改进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三是建立科学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尤其是针对校外实习的学生而言,在教师无法全程跟踪考核的情况下,将考核交于企业的负责人,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学习情况、掌握业务情况和日常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将实习结果记入学分绩点。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控制实习的效果,无论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还是自由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都要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企业实习成果的评估材料以及每天的实习日志。
(六)加大对实验室设备投入。为了达到金融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要对金融实验室的建设进行完善,合理利用金融实验室实行实验教学。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演练和模拟操作结合,集银行、外汇、保险、证券和期货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实验室,做到教学、实践和科研于一体。二是加大实验训练设备与模拟软件操作软件的投入。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要不断更新设备和软件,及时引入新操作系统,确保实验培训课程与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
五、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高校的金融专业应该以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要克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增设第二课堂、打造资深师资力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课程内容、增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大对实验室设备投入等方式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金融专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贾欣宇 单位:黑龙江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