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金融危机政策根源及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过去十余年,但是它产生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汲取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维护金融领域健康发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探索金融危机爆发的政策根源,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量化宽松;金融风险;启示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是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损害和教训是刻骨铭心的。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速运行,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同时,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防范危机再次出现,既是金融工作的重点,也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系统回顾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探索金融危机爆发的政策根源,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金融危机发展历程回顾
2008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受互联网经济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经济出现了持续的低迷。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联储(FederalReserve)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政策,仅2001-2004年期间美联储就先后降息13次,将基准利率由6.5%降低至2004年的1%。长期的低利率不仅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时间,同时也助推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在全部融资中的比例。随后,美联储为了维护美元的稳定、控制通货膨胀开始加息。从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将基准利率由1%提高至5.25%。美联储加息的直接结果是住房贷款利率上升,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加重。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9月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暴露出同次贷相关的巨额亏损而申请破产,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在雷曼公司破产后,市场陷入极度的恐慌,大量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贬值和被抛售,不仅美国几大投行相继被接管或破产,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危机。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来看,本次金融危机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刺激了信贷产品的野蛮生长,而且给经济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其次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缩紧、债务违约率上升。再次是因购买次贷产品而密切关联的各国大型投资银行,纷纷遭受债务违约、巨额亏损的打击而被收购、国有化或者是破产。最后是各国因流动性短缺、外资撤离,而面临外汇风险和实体经济衰退。
2金融危机爆发的政策根源
2.1美元本位制度的缺陷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上采用的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美元取消了与黄金挂钩。美国依靠其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不仅享有铸币税特权,还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来为经常项目逆差和政府债务赤字融资,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金融大国。由于美元中心货币发行国的地位,美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仅需考虑自身需求,而对于非中心货币发行国,却不得不通过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来稳定本币币值,这使得美元流向世界各国,世界范围内的美元“泛滥”,带来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膨胀、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由于美元本位制缺少信用货币定值基础,其汇率经常大幅波动,币值非常不稳定,导致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投资者无法确定全球货币和资金价格走向,给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作为危机爆发的“核心国”,在美元本位制赋予的宽松条件下,其经济政策的失误不仅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动荡,而且引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爆发后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回美国,国际跨境资本流动逆转,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幅动荡,给主要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严重的冲击,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2.2货币政策过度宽松
本轮经济危机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密切相关。2001年之后,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应对衰退,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助长了投资者的冒进心理。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效果虽然明显,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开始上升,但是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需求的泡沫之母,它直接引起了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之相伴的是低利率带来的房屋贷款的增加、住房价格的上涨以及其他资产价格的高估,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给美国经济带来一片貌似繁荣的景象。但是这虚假的繁荣之相,也正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2.3金融监管的缺位
美国一直以来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相信“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自我调整能力,加重了金融监管的缺位。危机爆发前,美国一直采取放松监管的政策,但当时美国已经进入金融混业发展的阶段,监管体制滞后于金融创新,导致美国很多金融领域处于监管真空状态。在监管缺位的环境下,金融部门、金融从业人员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加大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导致了金融风险愈加的不透明,风险测度难度越来越大。金融监管的缺位同样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
2.4金融创新过度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期,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出现快速增长。首先,受有效市场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资产价格可以有效地反映经济状况,并且市场具有自我调整的功能,因此金融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而且不会引发危机。在这种理论思想的影响下,欧美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为金融创新迸发提供强劲的动力。其次,金融市场结构不断发生改变,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金融体系向以资本市场为中心转变。在这种新的金融市场结构下,银行业务转向贷款并证券化模式,由于各大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为金融创新带来巨大的空间。最后,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在这些强劲的内在因素推动下,金融创新出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由过度的金融创新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高杠杆率、高“尾部风险”、高不确定性,以及银行为此面临的市场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众多因素的叠加使金融系统逐渐丧失了稳定性。
3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问题;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针对这些内外部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调控信贷周期抑制金融资产泡沫
从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信贷繁荣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预示力。多数的信贷繁荣都是货币扩张和金融机构杠杆操作引起的,而信贷周期不仅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还会在危机中增加实体经济的成本。因此,使用货币政策调控信贷周期对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限制银行的杠杆操作、抑制银行流动性需求、改变银行冒险动机,防止金融资产泡沫膨胀。政府和监管部门有责任限制银行业的风险敞口,杜绝银行债务水平高企,规范资产证券化产品。
3.2优化货币政策完善政策传导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失衡,更需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尽快调整经济结构,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想对外实现收支平衡,对内实现经济稳定,必须对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进行优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完善。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能够有效作用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真正实现各方面利益的相互协调。
3.3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相配合
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为金融部门带来更多的流动性。但是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金融冒险行为,产生道德和金融风险。一般来说,在经济繁荣的时期,货币政策通常采取逆风而行的策略。但是,逆风而行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因利率的上升而导致外资融入,从而引发国内的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此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避免货币政策在繁荣时期逆风而行。因此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来看,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进行调控和监管,可以弥补原有体制的不足和缺陷。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发挥其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与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和共享交流机制,才能促进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3.4防范金融国际化、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政府必须要防范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虽然目前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被认定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也从各方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无论什么政策都有它的两面性,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又会把所有的风险扩大到国际上,也就是说一国的风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风险了,而是会上升到国际风险。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不断的加深,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这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机遇,只要政府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处理好世界金融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国的经济一定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柔,梅冬州,岳云嵩.金融危机与贸易波动[J].国际贸易问题,2019(5):103-143.
[2]熊婉婷,崔晓敏.全球金融危机十年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19(2):57-74.
[3]陈福顺.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J].时代金融,2019(7):51-52.
作者:慕胜坤 单位:胶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