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宏观经济信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会出现跨市场传染的现象,信息渠道是其传染的主要路径。本文结合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市场宏观经济事件,深入探讨分析了宏观经济信息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在一定的控制变量下构建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希望可以为金融危机的应对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一个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激烈的影响。这种条件促进了国际金融危机在各国市场间的传播。而宏观信息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则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可以为金融危机的监控和应对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一、研究背景
结合当前阶段经济领域研究现状来看,金融危机具有传染效应这一认知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与此相关的研究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多,目前,大部分研究内容都是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检验或是对其传染渠道的分析,如Dimitrioou和Kenourgios共同构建了FIAPARCH-DCC模型,检验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对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在内的金砖五国的传染效应。在国内,我国经济学者蒋志平则通过DCC-Copula和B77-Copula模型对中国、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之间的常规传染以及极端值传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美市场将持续对我国市场产生影响,且影响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综合来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研究大部分都与检验和分析技术相关,均属于事后验证的范畴,并未将金融危机传染机理揭示出来。而在金融危机传染渠道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显示,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路径。例如,Rose和Click将贸易关系作为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一个关键解释变量,构建了分析模型,结合回归结果来看,金融危机在两国之间传染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两国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性,呈正相关。而Reinhart和Calvo则通过研究分析指出,不同市场之间存在的金融关联使得局部遭受的冲击通过市场耦合作用实现扩散传播,这是金融危机传染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国内,学者杜晓蓉构建了金融传染和贸易传染指标体系,验证了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确实会使得我国市场遭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两种路径所能产生影响程度的大小。相较而言,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对我国市场造成的影响更加剧烈和持久。在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信息渠道逐渐成为除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外,金融危机传染的另一大路径。和后两者相比,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信息渠道的传染速度变得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且造成的冲击更加剧烈,这使得相关领域学者对信息渠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宏观信息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信息对于跨市场间联动效应的影响。例如,Xu和Yang共同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信息对包括德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证券化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中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都会对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非预期降低产生正向反应。而Andersen则通过研究证实了美国宏观经济信息会对德国、英国的股票、债券市场造成影响。且在全国世界范围内,美国宏观经济信息对各国债券市场的影响程度最高。此外,Kim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的宏观经济信息会对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股市收益造成影响。Wongswan研究表明了在控制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的前提下,美、日的宏观经济信息会对这些国家的股市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我国学者李红权等则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美国、中国香港的股市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存在的互动关系,从结果来看,我国市场在反映外围市场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知,宏观经济信息的确实会对本国市场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跨国传导。本文就是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传染源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的是否会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造成影响。具体则是结合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危机持续期间信息对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目的是帮助我国监管部门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信息变动对我国市场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二、宏观经济信息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分析
1.理论分析和传染效应度量
虽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当时危机持续期间所发生的许多经济新闻事件依然为人们所记忆。在此次危机中,宏观经济信息的和披露十分频繁,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金融公司经营状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政府出台的救助计划等。这些新闻事件和信息对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或是加快了下跌,或是促进了市场的回升,并通过信息渠道对全球金融市场施加影响。例如,在2008年3月16日,为了避免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破产,美联储紧急为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使其顺利收购贝尔斯登,该事件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决心,使得市场作出了积极响应。再如,在2007年2月8日,汇丰控股宣布盈利预警,额外增加了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70亿美元,导致当天恒生指数暴跌777点。该事件的发生意味着次贷危机开始展露苗头。再有,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并实施了7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这笔资金的注入使得金融市场开始走出低谷,受此影响,全球股市也开始出现回暖。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宏观经济事件对于市场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市场间联动效应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为了更好地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各类新闻事件对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机理,本文对当时发生的关键性新闻事件进行了整理,具体如表所示。在金融危机传染衡量方法上,则基于极值理论思想,采用共超数作为金融危机传染发生的判断依据和度量方法。
2.金融危机传染模型的构建
本次研究采用两阶段分位数回归方法对金融危机传染的整个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在第一阶段采用BEKK-GARCH模型,主要任务是评估传染源国家和受传染国家之间的波动率溢出效应。第二阶段则是将传染源国家和被传染国家的价格收益率的共超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投资者情绪、新闻事件以及第一阶段获得的评估结果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分为点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各类因素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机制。首先,BEKK-GARCH模型是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多变量条件进行扩展所获得的模型,具体是将多元变量间的条件方差———协方差矩阵表示成波动率和协方差滞后值的函数。该模型的功能是对市场间波动率相关性的动态时变性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检验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其次,分位数回归模型则是利用分位回归技术对共超数分布的不同分位点上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分位数回归的原因在于,金融数据普遍具有尖峰厚尾、异方差等特征,因此最小乘回归的适用性大大下降,相较而言,采用分位数回归则更加稳健,且后者对误差项假设条件不存在较强的要求,而且分位点回归可以使得被解释变量在其分布的不同点位上更好的表现出来。为了检验宏观经济信息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应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qτ(Coext|Ωt)=αt+βt+Dt+γtVIX+δtσ^t并明确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β为新闻事件对共超数的分布影响效应。Dt为虚拟变量,VIXt为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投资情绪,随着其不断上升,市场参与者的悲观情绪也在上升。
3.实证结果分析
在模型分析开始前,对2008金融危机下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德国等国家的股票市场数据进行了统计,获得了共超数的统计结果。根据结果来看,当美国为信息源时,其与英国存在最多的共超数,为79.72,与俄罗斯存在最少的共超数,为63.77。通过两个阶段模型的估计和回归结果来看,无论美国还是英国,在出现宏观经济信息时,市场间的传染效应会出现加剧,尤其是在低分位数情况下,虚拟变量参数检验结果更为显著。根据市场情绪参数回归结果来看,投资者情绪和共超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国市场在上分位上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检验结果更加显著,这说明美国市场投资者情绪对共超数有着显著影响。根据条件波动率参数回归结果来看,美国市场高波动率对高分位上共超数影响显著,这说明在市场上涨阶段,信息会在跨市场间迅速反应传播,且好消息会带来积极反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英、中、日等各国市场资料,基于新闻事件、投资者情绪以及条件波动率等解释变量,分两阶段建模构建了金融危机传染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危机期间美国宏观经济事件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经济信息对外部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张一,惠晓峰,吴宝秀.宏观经济信息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7,29(04):3~11+24.
[2]朱雯.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实证分析[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3]王达.基于金融市场联动视角的金融风险国际传染效应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7.
作者:刘海霞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