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门球发展态势范文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门球发展态势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门球发展态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门球发展态势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登陆中国的门球运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植根很深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门球产业却没有做到相应的风生水起,门球人口也不涨反落。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变革叠起的时代潮流中,分析了门球运动究竟该怎么走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以中国门球发展的现实为基础,以“农村包围城市”这一历史名片为导引,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门球的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性探索。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门球;农村包围城市;发展态势

2010年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于上海成功举办,在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92支代表队中,中国门球人的表现最为抢眼,不仅击败对手轻取大赛桂冠,而且以整体强势姿态占据了前八名中的前七个位次,从而一举将中国门球事业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其实,门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开始,其在华夏大地上的迅猛发展速度就曾经令世界侧目。国人首次接触现代门球是在上世纪的1983年,仅仅三个年头,在1986年的第一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上,河北廊坊队就代表中国打入了半决赛。1987年,中国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门球协会,随后便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地推广门球运动。时至新旧世纪之交,中国门球人口已经突破500万。然而,中国门球恢宏的扩张势头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上其直达巅峰的竞技水平,恰恰是把中国门球的箱体式发展态势更加直观地呈现在了世人眼前,因为13亿人口之众的泱泱大国,参与门球活动的仅有500多万,而同时代的日本,1.28亿国民中门球爱好者竟然可以超出1000万。号称世界第一门球大国的中国,其国民的门球参与度与日本相比的差距令人忧虑,已经跨入云端的中国门球箱体式辉煌要怎样发展才能够续写出新的篇章?重新审视中国门球发展的脉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十三五”规划蓝图的架构中寻找下一个大跨越的契合点,是眼下摆在每一位图谋新突破的中国门球人面前至关紧要的课题。本文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出发,在剖析箱体式发展模式产生的根源及其对中国门球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着力探析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门球“农村包围城市”发展之路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一、光环笼罩下的中国门球发展之路早有危机暗伏

(一)外力之于中国门球运动的发展是一把利弊兼有的双刃剑

1982年至1987年,得益于当时国家关于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的逐步正常化,一大批老干部陆续离开工作岗位加入到了门球队伍中,从而催生了中国门球运动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当时的门球运动刚刚由日本传入中国不久,因其舒缓有致、动静结合,集脑力、体力活动为一体的特点,很适合离退休老干部们的日常娱乐休闲和锻炼。再加上门球竞技不仅能完美体现个人的技战术水平,还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协作精神,既有运筹帷幄的斗智斗勇,亦有双方对决的刀光剑影,因而当时的门球运动尤其受到那些戎马半生的离退休老干部们的欢迎。老干部们不仅从人员上极大地充实了当时的门球队伍,还充分利用了自身特有的管理经验、革命热情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从组织机构、场地设施到活动经费以及大型比赛的筹备,全方位提供推力,为中国门球事业开创了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由当时国情、社情、民情催生的中国特色门球发展模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为我国门球运动掀起了一波影响力极大的深红色发展浪潮。然而,当这种模式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中国的经济社会却开始悄悄转型了。其实,上世纪的中国门球有过两次比较大的发展浪潮,除了八十年代初大批离退休老干部的集体涌外,世纪末的机构精简和企业改制是门球人口大发展的又一笔政策红利。中国门球运动习惯了老干部们的无私奉献和热情,习惯了机关干部和国企职工的文化底蕴和组织纪律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其人口结构越来越复杂,一直沿惯性运作的中国门球历史地驶入了箱体式发展的瓶颈。1、中国门球的发展分享了当时离退休老干部的待遇。最早几批响应国家关于离退休政策的老干部大多经历丰富,异常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理想一直支撑着他们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奋斗,国家关于离退休的制度对他们而言是另一种奉献,变了岗位和地点,没有改变的是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门球的发展机遇,与其说是其内敛的竞技性特征尤其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说是门球恰逢其时地为广大老干部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和理想的别样沙场。上世纪八十年代,门球搭上离退休老干部的顺风车,是珠联璧合的双赢。2、强势的外力成就中国门球的同时也局限了其生命力的自然生长。中国门球事业的早期发展主要得益于三股重要力量,一是各级体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二是广大老干部的积极参与、热心推动,以及各级政府为安抚陡然间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干部而对门球运动开展提供的多方扶持和照顾;三是门球爱好者的支持。这三股力量中的前后两种,因要借助于离退休老干部的力量更好地推动门球的开展,主观上长期累积的依附心理,无形中从客观上强化了老干部们在中国门球运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门球队伍由内而外,为门球运动筑起了一道发展的栅栏。门球被认为是为老年人,更主要是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的,这种阶段性认识长期主导门球运动的发展,从思想观念上将门球活动局限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名目繁多的门球竞赛也始终围着“康乐”的核心兜圈子。长此以往,门球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其受众的广泛性特点、其内涵中那些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竞技性特征和由扣人心弦的悬念激发的观赏性等等,因人为的淡化而渐趋湮灭,中国门球运动被引入到了箱体式发展之中,进而导致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二)门球在相当长时期内被误

认为端的也是“铁饭碗”上世纪门球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与离退休老干部的参与和积极推动,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巧合,门球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发展方式自然具有阶段性特征,只是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一定时期的局部特征被误认成了长远的普遍发挥作用的规律。因为历史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干部工作有着太过明显的时代烙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门球和参加各级门球比赛基本算是老干部们享受的福利待遇之一。如今,社会转型已经深化到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退休制度早已经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一种,然而,无论是在绝大部分老干部看来,还是在相当多的门球参与者心目中,买别的健康都可以花钱,一联系到自费打门球心理上就会纠结不断。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由和平等,用阶段性的特殊待遇折抵快乐和健康是时代的产物。中国门球要想冲破历史的藩篱,真正从自闭的箱体中走出来,只有提高认识,重塑观念,积极跻身市场的洪流之中,内外合力激发中国门球运动的新生。

二、“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门球发展的自然选择

中国竞技体育呈“倒金字塔”型发展现象由来已久,其弊端日益明显。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上至国家层面下抵基层,各级体育部门都在致力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战略改变,努力从体制和机制各方面扭转历史形成的竞技体育发展缺陷。2010年上海世锦赛上中国门球的绝对优势,也基本耗空了以往箱体机制残留的生命精华。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城市离退休老干部为中坚的中国门球就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年龄段方面不但时有中青年力量的多方渗透,少儿门球小荷的尖尖角也早已经开始了萌动。空间上,县、乡及以下区域的门球运动更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合围城市的苗头。确切地说,2010年上海世锦赛上,中国门球的精彩亮相更应该是新生代力量的金蝉脱壳之举。

(一)门球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唤启转型期

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机国家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创造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繁荣,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放下锄头进城淘金,以农民工的身份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昔日人欢马叫的乡村霎时间变成了老弱病残的留守处。几乎就在中国的人口版图悄悄改变的同时,一些有着远见卓识的门球人,已经将门球的触角深入到了城镇之外的“十里八乡”。门球最早是日本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二战后日本的民不聊生让现代门球的创制者铃木先生极为担心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会受到打击,门球的诞生其实是被赋予了民族生命力的传承和兴盛伟大意义的。门球传至中国之时,正值华夏百废待兴,改革开放的大幕正要启动,门球又被时代运化成了准老年项目,变身为一批批离退休老干部们放下工作、继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居所。一座座孤零零、貌似将要被历史遗弃的村庄,温婉、祥和而又不失坚韧的门球运动图景一经介入,家家户户冷冷清清的空巢里,长期少亲缺爱的心魄立刻就被统摄在了一起。仅只河南的新安县,截止2015年,门球队伍就已经达到400支之多,参与人口近万人,门球场140多块,全县有60多个村庄建有门球场,几乎村村都有门球活动。作为全国门球之乡,新安县的少儿门球活动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00年举办新安县第一届少儿门球赛开始,每年一届,从未间断,少儿门球队伍有一百多支。新安县门球的另一特色是女子门球,目前不仅拥有60多支女子门球队,还有专门的全县女子门球赛。在山西阳城县,早在2005年,门球比赛就被作为重要且必备的表演节目,出现在了村村、寨寨之间的庙会上。阳城县第一个建立农村门球队的固隆乡,根据2005年统计的数字,13个自然村建了18块门球场,正规球队32支,二、三级裁判13人,全镇每年都要举办15次门球邀请赛。截止2012年,阳城县参加门球活动的人口已有1.5万之多,常年活跃的门球队伍超过60支,从2003年第一届算起,到2018年春天,全县门球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

(二)市场经济的深化加速了中国门球向农村转移的步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钱有闲的土壤催生了城市中名目繁多的娱乐、健身项目,可供人们选择的体育健身方式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以老年运动面目登陆中国的门球,仅其出身,就已经在城市青少年、乃至中年人群中折失了不少吸引力。况且,市场经济标榜的是以独立、自由、冷、酷为精神内核的文化,而以亲和、互助和团团圆圆意境勾勒出的门球合家欢,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其心理容纳空间只能越来越小。而在同时期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广阔天地里,门球好比强心剂,从精神上可以为一个个散落的家庭、为四分五裂的村庄唤回往日的欢乐和凝聚力。门球下乡,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在追逐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无奈,也是新时代为门球大发展开启的另一扇天窗。

(三)国际金融危机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门球提供了发展新机遇

2008年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严重依赖传统成本优势的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而作为中国“人口红利”主力军、曾经助推经济腾飞的第一代农民工,或因产业升级转移的影响,或因年龄健康问题,或因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感召等原因,渐渐回归乡里田间,以“见过世面”后的别样风貌,准备在和谐社会的新农村建设中再立新功。这一部分人群是“门球下乡”能否平稳落地生根的关键,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门球发展之路顺利发芽、开花乃至结果所要依靠的潜在骨干力量。经济危机将城市门球逼入了发展瓶颈,无意中却又为之开辟了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农村阵地,同时还奉送了大批人力资源宝藏。中国门协原副主席公冶民把2010年世锦赛中国门球的成功称为“民生门球”的胜利,而时任中国门协秘书长的古桥先生则习惯把中国门球叫做草根门球。民生和草根,看似普通的文字,不但直抵箱体式门球发展严重脱离普通大众的病灶,也进一步明确了在金融危机过后,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在以拉动内需为主的国民经济运行模式中,有着九亿人口的农村对门球今后发展的伟大意义。

三、结论和建议

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似乎早已经渐行渐远了,但后危机时期为修复经济撬动各种杠杆引起的震动,其颠簸之苦远未结束。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大国,经济危机的冲击更加坚定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主线,强调创新、开放、绿色、共享等理念,提出要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对于尚在孕育之中的中国门球“农村包围城市”发展之路来说,无疑于久旱逢甘霖,一时间生机无限。

(一)小门球将有大作为

“十二五”建议中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政策规定,近乎是给“门球下乡”特批的专列,几年过去,门球阵地已遍布乡邻。“十三五”农村新政的号角已是此伏彼起,田间地头,十里春风,新世纪小门球演绎的新版返乡记中,早已不再是大包小包的送“货”下乡,压力大、节奏快,久居嘈杂喧闹城市中心的现代人更需要农村的新鲜空气,乡下的粗茶淡饭、土生土长的野菜和散养的鸡鸭等,也越来越吸引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城里人。“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已是久响不衰的经典,以后的农家乐不但有农家饭、农家宾馆、农家采摘供城里人消遣,有着康乐内涵和世界名望的门球一旦入主农家集市、农家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门球主体活动,将更加有利于实现“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政策规定。曾经看似被人口迁徙淘汰的十里八村,在新的时空里已经开始酝酿起新的魅力。昔日异国的出身,让门球自带一股历史涂抹的悲壮,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大批离退休老干们的打磨和重塑,今日之门球早已经脱胎换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阳光雨露沐浴下轻身上阵,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运筹500万门球人同心同德的努力,门球与新农村新农民联手,值得期待。

(二)迈开两条“腿”,实现新跨越

箱体式门球模式不缺乏高度,2010年上海世锦赛中国门球的整体“凌”绝顶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是低头“览”山时,却是月明“星”稀。2010年河南省运动会首次将门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且一直延续至今。2018年的春节寄语,中国门协翁家忍主席再给门球人捎来了更加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门球作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提案已在弦上,只等东风吹起,快箭闪离。全运会是一个既有高度又有宽阔覆盖度的平台和载体,这一平台和载体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距离新农村和新农民越来越近,也是中国门球焕发生机的新天地。人口是中国门球最大的优势,绝大部分资源在农村。中国门球完全可以借鉴中国武术的发展范例,将门球竞赛以康乐和竞技为标签一分为二,在夯实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韬略之中,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拓新的农村门球阵地,扩大门球康乐人口,以城乡门球之“众”堆砌中国门球的金字塔之基,用众“火”淬炼门球竞技之星、燎燃中国门球市场。中国门球“农村包围城市”的金字塔一旦成型,康乐门球和竞技门球在门球经济的护卫下,必定会走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姚见.日本门球运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J].门球之苑,2002(1).

[2]聂桦.中国门球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

作者:聂桦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