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市场震荡原因的分析范文

金融市场震荡原因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市场震荡原因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金融市场震荡原因的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震荡事件简介

今年我国股市的剧烈震荡发生在六月和七月,在这短短两个月之内,沪深股指发生了将近百分之三十的暴跌,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下跌情况更加惨烈,其下跌幅度达到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之多。本次股市震荡事件导致我国股市中将近20亿的股市市值人间蒸发,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惨重,不仅如此,许多专家学者从更深层次上提出,这不仅仅是一场股市震荡,更可能会成为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经济危机的前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本次股市震荡事件进行深层剖析,对于后期相关政策方针的决策以及投资者未来的投资行为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贷款自2012年开始一直呈现出一个稳定增长的乐观态势,但是非银行业的信用贷款的增长态势却不容乐观,自2012年开始,非银行业的信用贷款的与之前相比已经出现了60%的下滑。那么设想一下,假如银行类信用贷款数量也出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所面临的局面必定十分惨烈。

假设我国没有对目前的股市震荡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导致局面失控,股市暴跌的负面影响将会从A股开始蔓延开来,这种局面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就会使我国目前现存的信贷量急速收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房地产仍有大量的投资在等待恢复,如果信贷体系一旦崩溃,不仅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漫长的寒冰期,甚至是银行系统也会因此遭受严重的考验。2008年发生的雷曼倒闭事件距今已有7年之久,但期所反映出的信贷数量急剧下滑将会导致重度消费的相应减少这一理论放在今天也仍然适用,近期,国内需求行业消费股的股价下跌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现实映照。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去杠杆化措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学的相关原理,目前,对于我国而言,刺激外部消费已经成为短期内可以采取的最为重要且安全的去杠杆化措施,这种从刺激消费作为起点的措施还具有稳定安抚投资者的积极作用。金融风险不仅在其体系内部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其也会导致实体经济的不安定现象的出现。从长远角度来看,假设我国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保证未来经济的稳定性,股市即使大跌,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但对整个大的国内经济环境而言,发生因股市崩盘而导致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十分小。

二、震荡产生的主要原因

笔者将今年6月下旬以来产生的股市震荡事件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一)股市上涨过快导致的虚高我国股市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常规速度。以上证综指为例,到今年的六月份的中旬,与去年同时期相比,上证综指涨幅远远超过了100%,达到了152%,而中小板与今年年初相比涨幅也达到了138%,创业板的涨幅更加夸张,与去年同期相比,达到了165%之多。股市大涨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为以下两点:首先,国家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股票市场,由政府主导的“国家牛市”态度为股市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利好的大环境,其次,散户资金进场速度增加也是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涨幅过大,股市利好状态的出现,导致股值过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面对过高股值,开始担心风险回调,从而选择获利了结。

(二)证监会的政策调整证监会出于对杠杆增速太快以及市场泡沫化等现象的出现,自本年度第二季度起就开始采取禁止证券公司进行为场外配资提供数据、参与其伞形信托产品以及为其提供IT数据等便利的收紧措施,同时要求各部门加强对场外配资的监管力度,加强风险警示的等等。除此之外,证监会在本年度第一季度共审批通过69家IPO,在第二季度IPO的审批通过数量则放了一倍还多,达到了130多家,大量的新股上市促使了大批资金参与到新股的申购活动中。

(三)消除杠杆后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股市上涨,本轮的股市上涨中存在着大量的杠杆。场内融资融券余额截止到本月月初与上月同时期相比已有所回落,但是与今年年初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至于场外的配资的整体杠杆水平则相对更高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场外的不透明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所导致的。最初,仅仅由于估值过高以及证监会所采取的收紧政策等所引起的股票抛售在杠杆强平的推动下,彻底演变为一场股票抛售的狂潮。

三、监管层急需维稳的原因

(一)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我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中银行占据的最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的大规模震荡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应当较小。尽管银行进入股市的钱一直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和OTC渠道,但市场预计银行直接暴露在股市只有约两万亿人民币,甚至不及银行总资产的零头。但一些金融市场参与者想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监管体系甚至银行业的稳定相关联,再加上资本不透明的场外交易,这其中更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震荡存在着一层一层的联系,因此,监管层不但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也要从维护未来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高效率的“出手”稳定金融市场以避免更大风险的出现。

(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近几个月来,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根据中国证券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开通的沪深股市账户已接近九千万,仅六月份的一个周就有超过三千万的活跃用户。因此决策者可能会担心过多的热钱在金融市场明显过热的情况下依然流入资本市场,一旦发生大规模亏损,很容易导致普通民众的消费困难。因此,监管层希望在维稳金融市场的同时,防止人民在金融市场大跌后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三)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股市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融资实体,特别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波动的股市将阻碍金融市场发挥高级别的企业债的融资功能。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波动也会影响到普通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和改革的未来前景。其中监管层在七月初期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新股发行暂停也可能对股市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对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而言,股市的动荡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小的。首先,虽然股票在上半年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例提高了六个百分点,但其份额相较占比高达一半的银行存款而言,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普通民众的选择投资性金融资产。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吸引民众资金的重头房地产投资,因此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在一段区间后,金融市场市火热后,民众的消费增长也并不快,因此所谓的”相应地拖累消费的股市大跌”也可能极为有限,所以消费和金融市场波动缺乏实证支持的关系。其次,对股市的大幅波动虽然也许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但相对于国家大局而言影响极小。去年,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4%,其中由金融行业直接带动的有0.7%,同样在今年上半年中,金融业更贡献了其中的1.3%。有人说一旦金融业遭受大创,我国国民经济必然产生剧烈波动,然后,国家监管层可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通过增加投资在基础设施方面、采取金融支持等手段,近期监管层频频出手稳定股市后,我国上半年维持7%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即可说明这一问题,但是,同样股市动荡也会带来短期经济下行的风险。

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国内投融资行业的影响,并不足以引起恐慌。因为股市在实体经济融资的比例份额仍然较低,同时监管层开始努力推进鼓励政策。2014年股市吸引资金的规模仅占当年民间融资的2.6个百分点,从一月至五月的涨幅只有4.2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银行为主要体系架构,股市剧烈波动对投融资总额来说影响较小。然而,另一方面,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其本身很难获得来自银行或债券市场的投资,各中小板块和新三板、各地的股权交易中心都受到热捧,股市波动对于这些公司遭受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进入股市的流动性资金大幅降低,机构大量逃离股市引发连锁反应,相对增加了对其他风险相对较低的金融产品的热度。综上所述,在目前这个阶段,笔者更相信金融市场的非正常波动不会引起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众多证券公司及投融资机构会受到较高的影响。但是一方面其占金融市场比例较小,对整体大局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证金公司的救市也会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银行的对外理财产品通常属于风险较低的债权投资较多,因此银行位于股市中的资金流较小,此外,银行的市场资金总体上属于优先级,并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保护。因此,作为金融行业主体的银行业受到波动较小。因此,我国距离金融危机尚远,同时短期的金融震动对实体经济和大多数企业而言风险并不大。

五、金融市场震荡给我们的思考

根据西方国家股市的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股市波动是一直存在的。关键在于,当属于自由市场支配的股市的发生状况时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对普通的散户投资者造成过多影响。目前,金融市场的震荡的问题,上一财政冲击的情况下,监管机构的回应很正确,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也宣布降息,可以说明监管机构对这次金融市场的震荡已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预判到了其过热后大跌对民众心理影响的严重性。从那时起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的进行,也正应对金融市场的状况。然而相对国外而言,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即平准基金的建立,因为在我国存在卖空机制和高杠杆时,没有平准基金及时对冲以保持市场稳定。可惜在在推进改革证券市场的管理的同时,监管层没有认识到恶意做空的恶性,高估了自己的救市能力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引发了这场由股市波动而带来的金融震荡。显然,这是错误修复的一个需要。如何建立对冲基金的稳定基金,尽快从根本杜绝恶意做空市场这一行为的发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我国的《证券法》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前的《证券法》基本上是根据常态的市场交易状态制定的,但这部法律也应规定‘非常态’下,政府干预的条件、标准、手段、主体、资金来源等,平准基金也就有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在我国的IPO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目前国内IPO的行政审批程序过多,过快过量的发行新股、吸收资金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市场需求和公司现况。更可能是风险出现的信号。因此单纯加快IPO的速度将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实践证明,金融市场产生的震荡与近几年IPO速度过快,数量过多券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在两年前我国因暂停IPO而产生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几百家公司在证监会的排队序列之中,但是,不能因此而盲目加快IPO进程。这次的金融震荡正说明稳定股市是需要多方共同进行的,而不止是以某种方式。

总之,今年6月份的金融震荡“震惊”不少普通投资者,同样更加惊醒的是我国监管机构,如何尽快填补这些金融市场缺陷,使股市迈入健康崛起,有序监管的行列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赵曦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