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云会计面临问题与应对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影响着各个领域,云服务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与世界发展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云会计处于萌芽价段,云会计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现从制度规范、数据信息存储使用、技术推广等方面深入分析我国云会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国家政府、云产品服务商、用户的角度出发,分别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云会计;信息;措施
云会计有成本低、扩展性强、协调程度高、协同性强、专业化程度高以及操作便捷高效等特点,使得会计、审计甚至银行、税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更高效。
一、我国云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制度规范方面1.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云会计行业初具规模,针对云会计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服务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够成熟,用户的合法和合理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云会计市场缺少行业标准和有效的竞争,云会计的收费问题、板块设计和功能服务单纯靠供应商摸索,一旦有大量的供应商涌入,整个行业会出现信息失真、市场混乱的现象。2.会计信息失真这里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相关政府机构和市场的监督力度不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漏洞和监督失效造成的。在云会计之前,企业业务、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司法鉴定,都是依靠已有的纸质凭证和账簿进行,任何有修改、后期加工等地方和刻意行为都可以鉴定出来,但是云会计的无纸化的特点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如果没有高超的IT技能鉴别、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市场监督,将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利用云平台蓄意造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后期审计工作或者司法鉴定。
(二)信息存储、传输和使用方面1.信息隐私性、安全性不足会计信息的隐私性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企业商业机密信息能够被保密,强调私密性。安全性主要指企业的财务数据等信息不会因为网络系统受到威胁而被篡改、变更迁移和非法传播,意在强调网络安全。在网络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相伴而行,任何一方遭到破坏,势必会对另一方造成影响。虽然云平台都在信息安全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信息泄露、转移、传播现象仍层出不穷。2.运行安全性不足云会计的运行包括数据的录入、存储和备份、转存和输出,这是企业使用云会计的必要步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一是,会计人员在录入数据时粗心,遗漏重要信息或操作失误。二是,一旦企业将会计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就立即删除本地信息,导致以后的查漏补缺失去原有的参照物。三是,在转存数据时因为网络瘫痪或者黑客蓄意攻击,使得数据转存失败或者泄露。四是,由于断网断电、系统升级或者网络维护等,会计人员在录入或输出会计数据时遇到读写方面的问题,影响会计信息的上传和使用。3.网络传输的瓶颈云会计软件的使用依赖于网络系统,网络宽带影响着数据信息资源传输的实时性和速度。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数据上传时间和数据量,一旦上传时间过于集中或者数据量较大,超过了网络系统的负荷量,就会造成网络拥堵、数据延迟甚至系统瘫痪。如果网络节点故障不能及时进行故障检测和自修复,没有动态的负载系统和网络超载预警机制,云会计平台很难实现进一步发展。4.服务的描述和转换存在问题用户希望云产品提供享受的服务能够适合自身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服务商的基础设施要满足会计理论和使用者理念上的要求,将用户的需求转换成云会计产品的实质内容,这是云会计供应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推广过程中的阻力1.人员技能缺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会计行业每天都在变化,然而老员工习惯于旧的电算化方式,新员工会计信息化相关经验不足,不论是云会计的供应商还是用户,都缺乏相关专业的人员,人员和技能的缺乏阻碍云会计推广和发展。2.企业负责人信息化意识不够由于云会计业务操作会与传统会计处理依托的工具不同,它们的流程和处理方法也会发生冲突,加之云平台的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员的培养也需要耗费一定的培训成本,部分企业负责人会忽略云会计带来的长远利益而拘泥于眼前的成本,不愿意或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使用云会计平台。
二、云会计应对措施
(一)国家层面1.完善法律法规我国网络安全缺少基础性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引,没有具体的许可性和禁止性的条例,因此,我国应考虑并出台关于电子信息出版、网络犯罪、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等更加具体、完善和专项的法律条例,合理分划权职区域和范围,使得每一违法违规行为都有处罚主体和合理的处罚标准,避免出现处罚难以操作、互相推诿的问题。2.加强对云会计市场的监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设置行业标准,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相关单位必须对其各项资质进行审查和复核,发现不合格的服务商,立即下令整改或者驱逐出市场,并做出适当的处罚。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应当聘请专业的IT人才、审计人才,建立有关信息使用路径的追踪系统,以便能够查找到数据从录入到输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审计部门和鉴定部门人员更应当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学习和掌握电子信息的相关知识,学会查找数据、追踪数据和恢复数据,获取有效和完整的审计证据。3.提供技术资金支持我国政府不能只拘泥于云计算的规划和试点,要采取积极的政策,适当增加对云平台的建设投入,给予服务商和用户适当的政策优惠,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上的困难,增加云会计的实践机会,培养有先见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同时选出发展较好的企业作为先进典型向其他企业进行宣传,使得云会计深入到每个企业当中。
(二)云会计产品供应商方面1.自主建设云计算平台云会计供应商要把握云会计发展的机遇,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积极引进人才和国内外先进经验,相互借鉴,自主建设云会计平台,完善功能,增加平台的可信度。服务商要增强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做到云计算平台的自动检查和报警,能够及时自我修复漏洞,加强后台监督,不断更新和完善技术,与时俱进。2.完善云会计软件的功能和服务不仅是我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云会计也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用户需求。因此,我国的云会计服务商更要定期做好市场调查,积极接受用户的反馈,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完善云会计的功能和服务,突破现有的记账、记账等常规功能,向管理、决策等更深层次发展。云会计产品供应商要增强产品与其他系统的互融性,使会计软件能顺利在Windows、Linux等电脑系统以及安卓、苹果等移动终端系统安装并运行。3.加强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需要云计算平台和应用的安全做保证。服务商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机房、网络、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环境的安全。二是研发防伪、数据溯源、防火墙等新技术,加强对数据信息的保护。三是加强对用户的实名验证,完善密码设置,确保用户真实存在,避免不法分子以虚名进入窃取信息,用户如果选择放弃使用该产品,供应商按照法律规定立即清除相关数据路径。四是加强对供应商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信息买卖,监守自盗。
(三)云会计产品用户方面云会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和供应商的努力,作为云会计产品的使用者,用户的作为和真实体验也十分重要。1.选择合适的业务模型和云会计服务供应商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的云会计产品,不仅能够使用户有合理的费用支出,还能使用户依据本身特点和需要组装业务模块,更像是为了企业量身打造,享受唯一的、独有的、专业的云会计服务。在选择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时,用户要明确自己的公司性质、工作内容、业务流程、业务规模、需要的安全级别,了解各个云会计服务产品的安全稳定性、收费状况、可扩展性、协同程度和专业化水平。2.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用户要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实时监督数据传送和使用路径,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用风险处理方案。用户要划分员工职责权限,与供应商约定好员工的准入资质,及时审核员工账号权限是否与工作职责相符。用户要严格控制重要信息,加强密钥管理,同时备份系统日志,加强信息虚拟防护,实行第三方评审,加强监督。3.加强云会计人才的培养一名出色的云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知识,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流程,熟悉每一项经济业务,更要掌握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操作,对云会计有着深刻的理解,有探索和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大数据时代下,不仅仅是会计人员,任何企业员工和管理者都要有信息安全意识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企业可以经常请专业研究前沿的专家向员工授课,增加员工的培训机会,发掘员工的潜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使员工可以与企业共同进步。4.变更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为实现从传统会计信息化向云会计的转变,企业应充分了解选择的云会计产品内容、涉及的行业领域,梳理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的操作步骤,变更机构设置,优化工作程序,加紧企业内部板块之间的联系,便于业务上的衔接和工作的接替,整个企业运作在有序、便捷、高效方面更进一步。我国云计算在2016年后迅猛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国家对会计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重视,相信经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加上云会计服务商和用户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努力,云会计势必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平,何云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1).
[2]耿钊.云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措施[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4).
[3]以创新引领会计信息化助力会计工作转型升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之四[J].财务与会计,2017(3).
[4]郑可人.日本云会计服务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5(6).
[5]色登丹巴.基于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5).
[6]叶子青.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中“云会计”的应用安全现状及相应解决策略[J].财会学习,2016(3).
作者:庞晓炎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