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学下新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美国新现实主义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成为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代表。其关注于时代现实,但又不完全照搬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技巧和手段。新现实主义文学同时还融合了重要的经济特征,从经济学角度下对新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审视,则可以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角度。基于此,文章就经济学视角下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对于美国新现实主义予以人们更多角度的认知。
[关键词]美国新现实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研究
1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作品的发展成长历程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19世纪后半叶,伴随着机械化的高速发展,垄断集团迅猛崛起,加上财富快速累积,形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美国现实作家写了大量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极具地方色彩,对不同阶层、领域的人们,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描写,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人们生活画面的真实性、清晰性以及透彻性。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就是美国乡土文学,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导,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萌生。伴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美国政治和经济都取得大跨越式的发展,但却对美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随着社会的变化,美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的作品日益增加。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文学的主流就是批判现实主义。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新时代的写照与产物,表现出对现实的忠实性,其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篡改,而是复制、再现了现实生活,因而这时期的作品极具社会意义。19世纪末,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获得迅猛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这一阶段文学作品,主要是对美国人民与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进行反映,现实主义作家如潮般涌现出来,促进了美国后期及世界文学的发展。这些作家纷纷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露,猛烈抨击黑暗社会,对人民生活进行认真刻画,将生活的本来面貌如实反映出来,对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揭示,注重对典型性格进行塑造。提到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首推威廉•豪维尔斯,其人不赞同浪漫主义文学,认为文学创作应当是对原始材料不折不扣地加工处理,主张以微笑的态度,对美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及协调各方面矛盾进行表现,这被称为“微笑的现实主义”,在早期现实主义文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是美国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文学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强调真实高于一切。两战期间及20世纪70年代后期,迎来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次高峰,涌现出大批的现实主义文豪。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复兴景观出现。将作品写作中心进行转移,主题变更为重温大团圆,与离家出走形成鲜明对比,真实地反映出20世纪70-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态。
2从经济视角探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经济学背景
小说的目的就是将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对后现代时期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客观再现。绝大多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都是将当下生活作为出发点、对社会现实进行理解和描述,将自己所处的时代书写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5年里,美国社会充满了不安定因素,反文化运动、女权主义、黑人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加之重大案件的连续发生,给美国人民精神世界造成了严重创伤,同时对于国家经济也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小说创造主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反映,由于许多美国作家在创作时,对时局动荡的社会现实无法准确理解并描述,现实主义风格小说创作匿迹于美国文坛,被后现代主义的实验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取代。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时局总体比较稳定,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也逐渐呈现复苏状况,消费主义思想意识逐渐提升,促进美国作家视野重新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随着电视节目种类增多,电脑日益普及,超级市场的出现,加快形成了新的城镇社区生活模式,迅速改变着当代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与推广,网络连接的终端开始变为移动电话。手机的出现加强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进入虚拟交流空间,将当代美国民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予以缩短,但是其心理的发展则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更大程度的发展。加上政治因素的影响作用,当代美国读者市场,急需体现时代生活的小说。20世纪70年代后,后现代美国作家创作开始转型,在小说创作题材中,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和场景加入进来,注重强调与当代美国民众生活之间的联系。此时,美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日渐繁盛,并呈现强大之势,这也是很多小说家愿意从自己生活进行反思和探索的重要驱动原因之一,同时,其也从普通生活的经济层面逐渐开始探索人们生活的内在和精神层面,很多现实主义小说,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当时商业经济文化的痕迹,将后现代商业文化的巨大影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经济学理论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解读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美国现实主义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让我们对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让我们对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背景有所深刻认知,更让我们对于其创作思想产生新的认知。首先,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从现实主义角度衡量人们对于利益的权衡和认知,从人性角度出发来研究对人们在面临利益天平时所产生的心理摆动,以及心理困惑,从而让人们通过文学的阅读来感知作者或者艺术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变化,感受现实中人们的利益选择。而这正是经济学理论中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重要表现。比如,在《灵魂之湾》一书中,斯通对美国中产阶级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其通过小说主人公迈克尔•埃亨刻画了美国中产阶级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候所产生的内心变动。迈克尔•埃亨是一所美国大学的教授,而其妻子是英国文学教授,儿子在天主教学校上学,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一个家庭其乐融融,让人无比羡慕。但是,殊不知,这样一个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同样隐藏着利益的诱惑和情感的逃脱。利益的权衡让主人公内心存在困顿与彷徨,无时无刻不处于痛苦之中。可以说,文学让经济的展现方式更加深刻,其不再简单局限于“钱”的范围内,而是让我们看到在“钱”的背后所隐含的内心困顿与思考。其次,经济学研究中认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尤其对于正面的激励往往会做出正面的反应。而这种激励反应在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同样具有重要表现。例如:在小说《白噪音》中,各种商业产品的广告词随处可见等。而这种商业激励的形式,让人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其生存危机感不断攀升,渴望通过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此种消费则往往并非出于个体的资源。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后现代文学对经济学理论予以反映,但同时也对其予以反思,甚至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侧面来对其进行批评,让人们能够在当前经济的推动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让人们的精神在经济时代得以涤荡。这样的一个视角可以说是对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全新认知,更是人们挖掘其背后内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4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经济学反思
大部分读者都认为,生活富足的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主体,人们关注的焦点素来是中产阶级群体的生活。但是,当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对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命运及他们付出的艰难挣扎,都进行了广泛关注。在社会底层生活的描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是雷蒙德•卡佛,他用比较简练的文字,极近白描的语言,对林林总总的美国普通人进行了描写,处于生活重压下的底层社会群体,是主要描写对象,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另一面进行了深刻揭示,对底层失败者的绝望与痛苦给予关注,对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深刻思考,他的创作风格虽然是将现实主义作为基调,但是其作品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深刻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现实主义。在其发表的多部短篇小说中,《大教堂》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时代》杂志将之评选为1983年13部最佳书刊之一,迄今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吸引着世界各地读者。该小说在进行人物刻画的同时对当前的经济分层给予了关注,其对于许多典型的美国普通人进行了刻画,包括:中学教师、青年游民、产业工人、离异男性、面包师、上门推销员等,并对其所处的经济阶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这些人物面临的经济和情感压力,忠实地再现了卡佛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从另一个层面看到了美国的经济现状。而这正是对美国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分析。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美国看似经济稳定的表面下频繁更换工作、移居,为了维持家庭经济状况时刻处于奔波之中,即使很多人已经摆脱了当时的经济窘迫现状,但是依然会处于内心的彷徨之中,美国经济的潜在不稳定性,以及其透支的经济消费模式,都让其在经济环境下更多面临的是一种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加上当时美国贫富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更是让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很多角色可能就是美国的普通群众,在艺术中不断呈现,其中多数都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生活在错位的现实生活之中,甚至还将继续生活在痛苦、孤独的世界之中。透过经济的角度,我们能够窥探作者创作的初衷,而通过文学的反思,我们也能够对当前世界的经济予以认识,两者的相互呼应,更是让我们对于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认识。
5经济文学共生关系及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社会的急剧转变,充足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为美国当代小说创作步入新现实主义做了重要准备。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为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诸如越南战争、女权主义、种族冲突等内容都在其文学作品中有所呈现。尤其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内容,以及当时的经济内涵都在作品中以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得以呈现,其能够让人们在认识当时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所处的经济时代予以思考和更好发展的探索。这种经济文学共生的关系对于我国文学发展来说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我国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从人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入手探索其中存在的弊端和瑕疵,了解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并从人们的生活中进行深意的挖掘和探索,就其生活进行反思与思考,从而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背后的内涵予以揭示,让人们从经济生活中予以深度的思考。其次,因为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列强瓜分,在进入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相比较美国文学来说更晚一些,对于后现实主义文学的探索深度还需要不断强化,尤其在对经济的认识方面,也是近些年才逐渐引起高度关注的,因此在经济与文学相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学学者在对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文学内容进行研究,对文学与经济的结合方式进行探索,并与人们的阅读兴趣相结合,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文学作品之中,感受经济带给我国时代的冲击,对自身生活经济予以探索。最后,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下,还需要重新对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审视和考量,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进行全面观察,将其与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比,取之可取之处,通过文学的方式对人们的经济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让人们内心逐渐形成正确的正能量,让人们的生活因为现实主义文学的融入而变得更加美好。
6结论
通过经济学视角让我们对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给予了重新界定,让我们从根本性的角度对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感知和认识。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学角度所呈现的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去深入和探索,让经济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视觉感观,使文学能够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佘军.时代生活、历史书写与道德世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
[2]保建云.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2).
[3]王立胜,郭冠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J].经济学动态,2016(5).
[4]佘军.中国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作者:陈潇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