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深化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葛利、肖和帕特里克等人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根据爱德华.肖的解释,金融深化是指“解除对实际利息率的限制,从而使其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刺激储蓄,提高投资收益率。”①20世纪70和80年代,卡普(Kapur,1976)、加尔比斯(Galbis,1977)、马西森(Mathieson,1980)、弗赖伊(Fry,1980)等人先后建立了一些认证严密、实证性较强的金融抑制模式,从动态、实证的角度对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进行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掀起了一个热潮,突破了70年代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理论的框架,多角度、多层面扩展了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性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自由化使利率提高后,低风险借款人和低风险项目会退出信贷市场,高风险借款人和高风险项目充斥,造成银行贷款项目质量下降和总体贷款风险上升,不利于银行部门的发展。
二、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金融深化论最早的“实验地”即拉美的南锥体三国,包括了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经济增长缓慢,通胀率高,财政赤字严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大,金融管制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摆脱经济面临的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进行了金融改革:放松对利率管制,允许利率自由决定;降低存款资金准备金率;放松外汇管制;对银行进行私有化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等。与拉美情况不同,金融改革在东亚是渐进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东亚各国同样面临严重的金融抑制,随后韩国、泰国各国开始了渐进式金融改革。金融改革逐步推进为东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NP快速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国内储蓄和投资率均得到增长,“东亚奇迹”也因此享有盛名。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各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加深。当经济长期发展积累的问题被意识到,资本外逃再加上投机资本的影响,使得这些国家货币快速大幅贬值,最终还演化成为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东亚国家并未出现南美那样的高通胀和高财政赤字,仍然出现了类似南美国家的银行信用危机、货币大幅贬值、股市狂跌等现象,即使用麦金农的“最优次序”也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三、我国金融改革现状
1.金融改革成绩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金融改革加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了多元的市场主体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
一般来说,衡量一国金融的深化程度的指标有两个:一是“金融相互联系系数”(FinancialInternationalRatio,FIR),即总金融资产对国民财富之比,1978年我国FIR为0.88,2006年FIR达到3.13,是1978年的3.5倍;二是金融资产的构成情况,经济越发达,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例就越高。
2.金融抑制表现
①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货币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参与主体少,并且存在市场分割,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影响了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仍然由政府主导,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稀缺程度。
②银行业垄断程度仍然相当高。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但实质上,国有独资银行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非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银行业面临很高壁垒,城市和农村金融分割现象严重。
③资本市场存在着缺陷。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对股票市场行政干预过多,资本市场主要偏袒于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设置了诸多障碍,并且资本市场投资现象十分严重。
四、我国金融改革方向探讨
1.稳步推进利率自由化。金融深化论者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主要核心是利率自由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自由化快速推进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其事,控制好节奏:首先考虑整顿现有不合理利率结构;然后建立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导向的弹性利率体制;最后在法规完善、制约机制强化的前提下实现利率市场化。
2.促进金融组织多元化发展,增强金融活力。完善银行经营机制,稳步发展城乡合作银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合理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加强银行业的竞争;大力改革证券市场,扫除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的诸多不合理限制,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3.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完善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改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作保证,因此,政府应努力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为金融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投资效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收益,促进金融深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