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资银行业挑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截至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已设立了225家营业性机构和240家代表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96亿美元;同时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正在多元化融入中国金融体系,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外资银行的布局特征已日趋清晰,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同时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格局。
其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外币贷款份额已达到19%。外资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已有12项基本业务、100多个业务种。
一、用金融生态和生态继承比喻
来解释外资银行的进入面对这样的冲击,中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善不合理的行业布局和紊乱的金融生态链。(徐诺金2005)分析了金融生态这一比喻的合理性。生态又称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英汉生态学词典》)。金融是伴随着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而自然发展和演进而来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一种具有自己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
首先,与生态系统一样,金融业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演进的动态过程。从古老的钱币兑换业逐渐演变为经营存、贷、汇业务的银行业,再从银行业演化出理财业、保险业、基金业、证券业;从古老的民间借贷、钱庄等非正规金融,发展到信用功能更为强大的正规金融,金融业的这种演进充满着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第二,金融生态的结构秩序是从竞争中形成,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金融是具有生命的,它存在着生与死的竞争考验,正是有了“死”的存在,才有了“生”的意义,“生”的价值,“生”的压力,“生”的活力。
第三,正如自然生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并因而具有不同类型的特征一样,金融生态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第四,金融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利率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结构,破产、兼并可以调节金融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并优化结构,强化功能。行业自律组织则有助于防止生态竞争中的盲目行为和恶性倾向,增强生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第五,金融生态的自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
正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环境污染会造成河流断流,土地荒漠一样,外力的影响若超过限度就会破坏金融生态平衡。因此金融生态要求对金融的调节要遵从金融规律,在金融生态的自调限度内进行。
AdrianE.Tschoegl(2003)强调生态继承模型,在生态学中,最初的植物到达被扰乱的或干净的土壤后,稳定了土壤,改变了光线条件,为后续种类创造了机会。后续种类的到达又为新的物种创造了条件。这种动植物种类的混合会一直演化,直到该体系达到最后森林的最终稳定状态。如果自然灾害清扫了一片树林,这一过程又会重新开始。在这一过程中,当前状态并不是均衡的终极稳定状态。
危机或转型创造的“土壤”给了外国银行新的机会,对此的回应使外国银行成为增长最快的“植物”。吸引外国银行的是当前状况中的机会,也就是正在增长的、银行业不发达的和竞争不充分的市场。而外国银行的存在正好破坏了外国银行进入的条件,这意味几十年以后,外国银行会发现,吸引他们条件已经消失,于是他们将撤资,向当地银行出售子银行。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的原因除了本国对于银行规模的限制和“客户跟进原则”外,主要是我国的银行业务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获利机会。这与AdrianE.Tschoegl(2003)“吸引外国银行的是当前状况中的机会,也就是正在增长的、银行业不发达的和竞争不充分的市场”结论吻合。
目前亚洲市场前景光明,尤其是消费者和公司信贷业务。与此同时,欧洲作为另一个潜在扩张区域,正在受到经济增长疲弱、消费者开支缓慢和银行业竞争激烈的困扰。各银行可以在亚洲其他市场开辟零售业务,在美国市场趋于饱和的时候,这些市场还有可能成为消费信贷和信用卡销售的业务源泉。
二、外资进入挑战我国银行业
金融生态链的缺陷
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期,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已经有了较深刻地认识,也逐渐形成了清晰完整的经营战略:从机构地域布局转向追求利润;从强调竞争转向强调同中资银行的战略合作以弥补其劣势;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巩固领先优势。
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资银行根据其资金规模、业务优势、企业文化等的不同,其在化经营战略也有各自的特点。一般的批发和零售兼营的全能性银行选择了全面发展的战略,批发性银行继续拓展企业和银行业务市场,还有的则致力于转向业务,如纽约银行在华机构以贸易结算和清算业务为主,没有发放一笔贷款。
与之相较,我国的金融机构远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有机的生态链。现存的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竞争关系。以银行业为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他地方性商业银行机构普遍存在着一种“做大做强”的非理性膨胀趋势,服务定位相同且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差异却非常小,导致在有些金融产品上供给过度,而有些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不足,并出现有些金融服务的断层和缺失。这不仅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而且也增加了中国金融业的脆弱性。
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应该是多环节,多层次的,并且是修匀的、有机的。大银行和小银行都走规模扩张一条路。力争业务大而全,并不符合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潮流,也很难吻合银行机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有银行都“力争上游”的结果只能是金融生态链的“下游”环节发展不足,而上游供给存在质量缺陷,形成短促的,断裂的和不健康的金融生态链。
三、国际金融生态链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经济发达国家,有机的金融生态链的形成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银行也有两种发展趋势。
一种是银行间并购与重组的大规模展开,如摩根大通银行。另一种发展方向是越来越集中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在这两种趋势的推动下,定位鲜明、差异化发展的银行不断出现,他们在不同业务、不同地域、不同客户群之间演化出了纷繁复杂的行业竞合关系,从而构成了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链。在全球的金融生态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类不同类型的银行,比如有产品银行、渠道银行和综合银行。
产品银行:在整个金融生态链中扮演着产品提供者的角色。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产品银行需要更多地考虑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在美国,80%的信用卡业务集中在前五大信用卡银行,而很多区域银行则通过他们的信用卡产品,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信用卡服务。
渠道银行:以某一地区或固定客户群为目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它们的服务网络可以局限在某个区域,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非常的全面和周到,而且它们往往很多有竞争力的银行产品。在美国中部这样的银行就有很多而且经营业绩很好。
综合银行(又称宇宙银行):主要特征不是以产品和地域为导向,而是完全以客户为导向,凭借清晰的客户定位,它们会出现在客户需要的任何地方,因此网点遍布全球各地。综合银行(宇宙银行)所服务的客户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往往都是最有商业价值的客户。
这些不同类型的银行各有优势,且相互合作。产品银行为渠道银行提供产品,渠道银行为综合银行提供某些客户服务。综合银行可以内涵很多银行的IT甚至业务系统,同时再将一些工厂运营外包。这种深度的链状绞合式的竞争和合作盘根错节,使得全球金融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四、我国银行业生态链的合理布局
合理而稳定的生态链是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基础。因此政府在政策倾向上应引导银行发展符合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业务。我们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根据自己的实力、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一个有机的金融市场上合理布局,通过分析和细分市场,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成为有机金融生态链条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根据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说:首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力相对雄厚,最有能力在国内市场与外资银行相抗衡,可以向综合银行的方向发展。应该主要面向优质大客户开展批发业务。
第二,对于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发展的思路更广,它们可以立足零售业务,加强产品创新,向产品银行的方向发展。第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众多区域金融机构要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区域银行的优势。
(一)四大国有银行——主攻批发业务,尤其是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
虽然在今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应该逐步减少,让位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在短期内中国银行业的基本结构和市场份额并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暗含着政府担保,在规模和品牌等方面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进一步消化不良资产、裁减人员和网点,可以提高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进行业务和公司结构的重组,以提高资本充足率。
外资银行进入,在批发业务,尤其是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竞争会日趋激烈。所谓优质客户包括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分支企业、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国内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集团和高新科技企业等。譬如(胡乃武,张海峰2004)认为:未来外资企业大约有25%会流向外资银行,而且规模越大的外资企业选择外资银行的概率更大。所以拥有充足的机构网点和丰富的人民币资金来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其规模、网络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主攻对公业务,尤其是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
在目前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对公业务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是银行产品的创新能力,银行必须能够深刻理解客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做整体资金解决方案,从而既全面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从票据、外币、中间业务等费率放开的业务上间接的向客户让利,降低客户的总资金成本。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零售业务为主,加强产品的创新能力。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零售银行业务需要银行与客户存在紧密的实际距离和很小的文化差异,所以一般国际银行不会轻易介入零售银行业务,即使介入也往往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零售市场。不过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外汇交易等零售业务方面已经具有了绝对的优势。并且外资行通过与中资银行联合发卡的方式已经介入了信用卡市场,这为其以后独立发卡做好了市场、品牌及宣传上的先期准备。所以随着外资进入竞争的加强,股份制银行的合并、购并在所难免,股份制银行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必须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在品牌、规模和网络上打好基础,发展零售业务,尤其是按揭和信用卡业务,建设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健全各项风险控制体系,并提高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经营模式的转型,成为批发和零售业务并重,甚至以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
在银行零售业务中值得一提的是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
首先,从1997年开始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到2002年按揭贷款总额已达8000多亿元。但按揭贷款仍只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贷款总额的5.9%。相比之下,这两项比例在中国台湾分别是35%和29%。在韩国时38%和30%,在香港是50%和35%,而在新加坡更是高达65%和49%,可见按揭贷款在中国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与其他贷款种类相比,住房按揭贷款在世界各国都是风险较低的,即使是在住房按揭贷款比例很高的香港,坏账率也一直维持在1.5%左右。
其次,信用卡业务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其法律、个人资信信息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条件尚待完善,但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收入达到每年2000美元至4000美元后,信用卡市场就会起步。而中国已有若干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进入了这个区间,具备了信用卡市场起飞的条件。
只是目前中资银行信用卡的发放对象定位不准,虽然市场上发放的信用卡已有400-500万张,但常用的不到1/3。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无法获得一体化的客户资料,另一方面对现有数据的挖掘也不够,因为不具备数据挖掘所必需的建模技术。因此如果能在保证经营控制权的前提下,与外资银行合作,引进最新的技能和技术,则有助于国内这一市场的改善。
(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立足当地,主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
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如何克服规模劣势,在竞争中求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是突破口。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对应关系,中小银行难以成为大企业的资金提供者,而大银行也往往不会向小型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提供信贷。
对中小企业而言,他们难以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也不能发行债券,比大企业更依赖银行信贷,因此中小银行就成了它们的业务伙伴。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银行能够同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小企业一直合作就能分享到企业成长带来的机遇,这也正是成功的中小企业受到追捧的原因。
中小银行业务区域集中,对本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通过与中小企业的交往掌握大量的信贷要求之外的“软信息”,能够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甚至还能够提供业务经营建议,这就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大型银行虽有可能挖走中小银行的少数高端客户,但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客户争夺。
对客户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服务,这种中小银行的优势使得它们即使是在大银行扩张势力范围内,也能发现没有得到良好的服务,甚至被大型银行挤出的客户群。(孙焕民,颜世廉2005)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稳定的资金提供者,而且中小银行的商业信贷大部分是一直投向中小企业的。
在允许跨州设立银行之后,银行间的并购开始大规模出现,社区银行虽有兼并,但兼并的结果并不是成长为大型银行,而是继续在更大的规模上以中小银行的形式存在。
而且从经营效率上看,在考虑了市场集中度、资金成本及其他应享收益的因素之后,中小银行获取的风险调整收益从整体上看是高于大银行的。
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小企业将会大规模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在传统上这些企业往往难以从大银行取得信贷支持,这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占领和巩固这一市场的基础。与美国相比,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更为广阔,还存在众多的没有得到满足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