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范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极大地活跃和繁荣了金融业,是金融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灵魂。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时间不长及宏观环境、体制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在创新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制约金融创新的环境因素

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重大影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许多制约金融创新的环境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利率、汇率尚未市场化。由于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低,利率、汇率仍受到严格的管制,并不是由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长期的资金价格管制,使商业银行形成了利率、汇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式,对利率、汇率变动风险意识是浅层次的。限制了利率期货、期权,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开发使用,也不可能进行与之有关的金融创新。第

二、技术条件的软环境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现代金融创新很多是运用数学建模、网络图解等设计和开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金融技术还很落后,对金融创新造成了技术障碍,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最薄弱环节。第

三、垄断的市场结构阻碍了创新的发展。我国有关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中,为保证金融安全都规定有硬性的资本金、营业网点等条件,这有意无意地“照顾”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形成了典型的寡头垄断模式。却把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挡在了门外,不利于引进竞争和促进创新。垄断地位也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取垄断收益,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阻碍了创新的发展。

(二)宏观层面存在诸多的制度约束缺陷

一是分业经营制度约束。95年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法律地位,分业经营体制下,信贷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融通性很弱,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间产生了一道制度的保护屏障,导致业务渗透异常困难,并产生市场分割,而金融创新需要这些市场连接的平台,因此限制了一些金融创新的进行。二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约束缺陷。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模式造成监管重复与监管“真空”并存;在监管手段上,通常是事后监管,突出了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性,极大地制约了创新的发展;在监管内容上,对银行创新业务没有合适的监管措施。对许多业务管得过严、过死,维护了金融安全却牺牲了金融效率,压缩了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空间。三是产权制度约束。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产权明晰的市场竞争主体,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没有完全打破“官本位”的行政管理体制,致使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内动力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差。而且,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收益主要属于国家所有,处于经营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机制。不可能冒较大的风险开发新的金融工具,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方式。

(三)商业银行没有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以把握市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存在若干问题。一是金融创新产品品种少。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比较肤浅,手段也比较落后。至使80%左右的金融创新属吸纳性创新,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较少。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吸纳进来后,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例如我国引进的CDS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就变成了一种高成本吸存方式而很难发展。同时,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少量开办;投资银行、商人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还处在待发展阶段。二是金融创新产品规模小,质量低。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所占比例低,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同时现有金融创新的重点放在了诸如发行种类繁多、功能雷同的银行卡等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在形式的建设上,金融产品质量较低,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金融环境,我认为,以下方面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创造良好的适宜金融创新的环境

金融创新的推进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创新主体自身的主观努力,更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为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健康发展,一是在金融调控制度创新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不断提高其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信贷政策的指导性,中央银行和银监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业务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切实规范创新行为,整治市场秩序,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使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在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政府相关部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要在不断研究与分析社会公众金融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促销手段引导公众向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方面转移,力求金融需求上档次。三是合理培育和完善竞争性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完善资金价格体制,奠定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基础。取消对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区别待遇,赋予所有金融机构同等运行环境。在汇率制度创新方面,要由钉住美元向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变,此后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积极培育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四是以技术主导型创新作为近期金融创新的突破口。技术型金融创新代表着当前国际金融创新的主流和方向,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克服目前在科技开发上的分散化,协同作战,进行共享性强的科技开发,特别是网络和电子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引进吸纳国外的技术型金融创新成果,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提高金融发展的速度与效率,使技术型金融创新达到一定规模。

(二)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为引导金融业从单纯的产品创新向产权制度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方向发展。应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分阶段组织实施。近期我国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创新监管模式,改变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的体制,实现多元化经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商业银行的立足之本是逐步引进银行业的综合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这一方面可使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增加,通过对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和创新,创造出新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可使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扩大,从传统的银行业务扩展到证券、保险、投资等领域。今后,随着银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金融业应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为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创造条件。第二,在金融组织创新方面,要建立以股份制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创新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而股份制改革是产权制度创新的关键。通过股份制改革,分离出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所有权和商业银行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以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行使所有者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法人制度,使国有商业银行从原有机关式管理走向法人治理,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和监事会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第三,在金融监管制度创新方面,加强监管体系、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的创新。监管体系建设应形成监管部门宏观监管,同业公会横向约束,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三级监管体系;就监管内容而言,要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到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避免过严的金融管制制约金融新品种的增加和金融监管不力影响金融创新品种的提高,使金融创新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负作用;在监管手段上,要对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监管当局要实行适时适当干预,而不是时时事事干预,形成“创新——监管——创新”的良性互动态势。新晨

(三)增强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是影响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应注意调动其参与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它们在创新中的作用。第一,商业银行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不竭动力,首先,银行要注重对客户的研究。同客户的理性需求目的相适应,尝试开发和推行新的金融产品,挖掘和创造金融需求,开展差别化服务;其次,注重对同业竞争者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同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密切关注其业务和技术创新动向,开阔思路、取长补短,以督促自身保持活力不断创新;最后,还要注重对自身的研究。对照市场、客户需求和同业发展情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科学进行创新定位,提高新产品的市场适用性和竞争力。第

二、建立完善的业务服务体系,实现收益多元化和服务多样化。一方面与时俱进开办一些个人金融服务。如个人投融资咨询、上门办理结算等。这不仅可使客户感到方便、快捷,认识到银行的好处和优越性。还可提高银行的市场份额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积极推行资产多元化,变单一的信贷资产形态为信贷、外汇、股权、票据、证券等多种资产形态,不断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质量。第

三、注重人力资本在银行金融创新中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是银行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是起决定作用的重要资源。银行应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金融队伍中来,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内部环境,发挥其创造性,推动金融创新。特别要把金融调研纳人人才培训计划,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货币政策运行的环境、机制、效果及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对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