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研究范文

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恩施州金融体系现状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恩施州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提出优化民族地区民营企业金融环境的路径,主要从落实优惠政策,实行优惠利率,完善人才市场,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银行体系,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期能对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民营企业;金融支持;路径选择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的发展除依靠自身建设之外,还需要依靠金融支持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以下简称“民营企业”)的生产和供应,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不强,其中金融支持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十二五”以来,金融支持中的优惠利率贴息惠及450多家民营企业,金额达到12575.1万元,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增长了近66.01%,净增额达5500万元。但是相比于国家其它民营企业优惠贷款政策落实得较好的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为持续提升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本文将探讨恩施州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提出优化民族地区民营企业金融环境的路径,以期对我国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恩施州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一)金融机构体系及存贷款状况由表1可知,恩施州2013年末存款余额相比于2009年末的355.75亿元增加了452.95亿元,2013年末贷款余额为449.35亿元,相比于2009年末的206.92亿元增加了242.43亿元。由表1可知,从2009~2013年存贷款余额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增长比例有所不同,同时恩施州占全省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与湖北省整体的增长趋势来看,依旧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恩施州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增强政策意识。2012年,恩施州共有425家民营企业享受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贴息,享受的贴息总额为5622.74万元,享受的家数比去年的305家多120家,享受的额度比去年同期的3303.58万元净增2319.16万元,同比增长70.2%。恩施州8县(市)均有企业享受到贴息政策,享受最多的恩施市为1612.34多万元,最少的巴东县为232.68万元。

(二)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水平较低恩施州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水平较低,这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等社会问题影响更为直接、深远。正规融资市场是指经政府批准成立并对其进行监管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直接融资。在我国,提供正规融资服务的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合资银行、主板、创业板以及投资银行等,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层次的正规融资市场体系。其次,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地区,如果无法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支持时,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民间借贷中获得,但这种替代机制在恩施几乎不存在。

(三)融资渠道单一在恩施州,真正适合民营企业融资的正规渠道寥寥无几。贷款困难在恩施非常凸显。从恩施州全体情况来看,尽管金融系统公开承诺,重效率原则,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唯成份论和重规模、轻效益。恩施州发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民间借贷、职工保险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不足使得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也很难通过风险投资资金、资本市场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由于担保体制不健全,也导致在融资时很难得到第三方的支持。

二、恩施州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截止2014年底,恩施州享受贴息政策的民营企业共647家。总体来看,享受贷款贴息的民营企业近几年增速较快,从2010年的279家增加至2014年的647家,增幅达到131.90%。民营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多,在行业上也有所拓宽,在恩施州除了水电、烟草、房地产和国家限制性产业等行业外,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生活、医药、服饰、工艺、饮食、旅游产品开发等多个行业都有涉及。恩施州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有些甚至还是小微企业、小作坊。

(一)恩施州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民营企业在恩施州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4年:恩施州有1213户工业企业,其中民营企业1086户,所占比例达到占89.5%;在全州工业增加值155.00亿元中,民营企业贡献了100.53亿元,占比64.85%。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亿元中,民营企业占比75.3%,贡献利润达到16.49亿元之多;在就业方面,全州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5%在民营企业从业,达到38957人。但是对于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来说,大多数民营、民贸企业一方面由于财务、统计、信息披露等不规范,不符合信贷审核程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民营、民贸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有些资本实力弱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投资能力弱,相应地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薄弱,也给贷款带来了难度和风险。特别一些民族特色企业,主要采用手工生产,规模更小,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有效抵押物不足,第二还款来源不足,都导致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贴息被拒。

(二)恩施州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恩施2010年民营企业政策落实的资金比2005年增长4倍,“十二五”期间,恩施州为培植民族企业成长壮大,继续加大力度贯彻落实针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2011年、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总共有450家民营企业享受政策优惠达12946.1万元,包括优惠利率贴息12575.1万元,民营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财政补助165万元,生产补助206万元。(1)优惠利率贷款贴息情况。由表2可知恩施州2009~2013年的5年间民营企业贷款贴息额增长了近6倍,2013年较上年同期增加2500万元,突破8000万元达到8100万元。2014年受惠企业481家,占民营企业总数的52.10%。尽管“十二五”后,优惠贷款贴息承贷银行机构有所增加,但是民营企业能够享受利差补贴的金融机构没有实现大面积覆盖,金融机构相对范围仍然较小,其中民营企业在邮政储蓄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都不能享受此项政策。据调研团队走访了解的10家企业,其中8家企业均在邮政储蓄银行、恩施州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但是由于受政策的约束,不能享受国家的贴息政策。由表3可知,湖北省贷款贴息数额在不断的增加,2013年数额相比于2012年增幅较大,增长了47.36%。同时恩施州的贷款贴息额也在不断的增长中。另外,从恩施州占湖北省的贷款贴息额比重不难发现,近4年来都在50%以上。总体而言,无论湖北省还是恩施州,贴息额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经调查了解,恩施州执行民营企业优惠利率贷款政策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优惠贷款贴息比率参差不齐,从2009~2013年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承贷的比率最高,中国银行最低。由表4可知,2009~2014年期间银行的贴息贷款额是连续增长的,全州银行的放款额也在不断增长,所占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民营企业自身在积极地争取银行的贷款额,同时当地的民宗委、人民银行、贴息银行等也在积极推进民营企业的贴息贷款,支持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生产补助、技改贴息情况。“十一五”时期,恩施州共发放民营企业流动资金优惠贷款30多亿元,有近800余家(次)民营企业享受到政策补贴补助,总金额达到7994万元,其中包括优惠利差补贴7000多万元,增值税减免448万元,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财政补助301万元,生产补助245万元。2011年恩施州只得到生产补助60万元,2012年生产补助翻一倍多达146万元,加上技改贴息165万元,两者合计为311万元。2014年,恩施州共争取到省粮油精深加工技改贷款贴息项目45个,批准贷款额度2.14亿元,获贴息资金1056.9万元,几乎是2012年的三倍多。近年来,恩施州将民营企业政策宣传工作纳入了州县市民族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与其他工作一道安排部署,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比如举办了民营企业政策培训班,组织民营企业学习考察团等,并制定了检查考核机制,促使近年来优惠利率贷款发放和贴息额保持快速增长。恩施州发放民营企业优惠利率贷款贴息额前三名的金融机构分别是信用社、建行和农行,其中信用社占总贴息额的30%左右,建行为23%,农行为20%。由此可知,民营企业优惠利率贷款的主要承贷主体是信用社、建行和农行,其他有资格的银行也积极参与其中。(3)与其它地区的比较。“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临夏州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地区,人民银行累计向42家企业贴息1758.99万元。恩施州在“十一五”期间共向800家(次)企业贴息7000万元,与临夏州相比而言,占据绝对的优势。2008年和2009年,湖南省怀化市各金融机构分别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6.05亿元和9.37亿元,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分别是1.53亿元和5.84亿元,占总贷款的比重比恩施大。由此可见,怀化市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额支持力度相比于恩施州较大,同时民营企业享受到的国家贴息额相比于恩施州较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作为朝鲜族用品生产的主要基地和重要集散地,生产供应着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各地朝鲜族绝大部分的必需品。由此以延边州作为与恩施州的比较对象,截至2012年,延边州民营企业共294家,大多数分布于纺织、印刷、民族医药、民族服装、食品等行业,生产供应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达300种之多。通过对比发现,截止2012年,恩施州较延边州而言民贸企业数量占据优势,但是民营企业数量相比而言较少。另外,延边州的民营企业涉及的行业种类较多,而恩施州却很少。

三、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路径优化

(一)落实优惠政策,实行优惠利率金融机构应该深入实地调查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开发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更好地落实金融服务。处于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民营信贷投放规模应当得到特殊照顾,金融机构需对其政策予以倾斜,并与其他地区区别开来,适当给以优惠。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可以适当下浮一定的比例,加上创造更加灵活的产品与信用评级模式,将恩施州民营企业“短、频、急”的补充融资需求落实到位。建议对于民营企业生产补助资金,各个地区遵循《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总体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明确补助资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和民(宗)委部门的具体职责,有效避免政出多门或者一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追踪问效,将补助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建议金融机构依据民营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考核,从而确定恰当的贷款利率,实行差异化贴息政策,金融机构如得到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权限,将极大地调动其营销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速推动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最终达到银企双赢。

(二)完善人才市场不可否认,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资本、产品和市场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人才是一个重要方面。要走出人才困境,政府应该建立并完善人才市场。首先,应该加强对人才市场建设,为各行各业寻求合适的劳动资源,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边匹配。构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促进专业人才和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其次。做好劳动技能与素质的培训,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必不可少的人力基础。最后,政府可以适当帮助民营企业引进急需短缺的人才,带动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银行体系目前,我国金融管制较为严格,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银行体系有助于推动本地民营企业的发展。这首先在于因地制宜,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将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等纳入民族民营企业的贴息范围,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承贷银行范围。其次,推动银行于乡镇铺设网点,积极加大银行机构引进力度,推动银行体系多层次建设,尽量发挥金融部门的杠杆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加便捷的融资平台窗口。最后,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贷款门槛。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针对民营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抵押不充足、担保缺失等问题,打破传统信用评级、担保抵押所带来的条件限制,降低门槛。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增强工作效率和科学性,让贴息资金及时到位,使企业规范便捷地享受政策优惠,真正使民营企业优惠利率贴息工作成为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及时雨。同时建议对于民营企业生产补助资金,各个地区应遵循《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总体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明确补助资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和民(宗)委部门的具体职责,有效避免政出多门或者一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追踪问效,将补助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四)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一方面,为提高产品竞争力,需严格执行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抓住机遇,对产品研发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才质量管理上严格把关,使自身能够在竞争的大环境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为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塑造良好的信用记录,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是挖潜增效益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促使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必走之路。在民营企业中,往往是财务部门一手抓,缺乏应有的透明度。企业财会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颁发的有关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企业做合理和恰当的税务筹划,减轻税务负担,但也需做到诚信守法,不逃废债务。这同时对民营企业提出了要求: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员工提供健全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通道,逐渐形成独有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其次战略领导层应当配合国家政策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谋求更快更稳健的发展。

作者:张玉蓉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