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支持菜篮子工程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产业显“特”、类多面全近年来,化隆县已经形成甘都镇水车村地膜辣椒;群科镇团二的大棚韭菜,日兰的西瓜;团二、向东等村的水产养殖;牙什尕镇下一村的设施蔬菜;谢家滩西门泉的大棚蔬菜;卡力岗山区的土鸡和东西部地区的牛羊养殖等一大批地方知名“菜篮子”产品品牌。投放鱼苗199万尾,实现捕捞产量83万公斤,实现产值2704万元。循化县引入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之东公司共同成立海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工厂化种苗、高端蔬菜生产和现代物流中心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这将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也将成为海东农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海东农业科技新的试验示范高地及沿黄河流域农民增收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基地。
(二)创新产业、规模提升循化县家庭牧场是依托群众从事牛羊贩运育肥经验丰富、积极性高的优势,由个别牛羊贩运育肥的农户从小规模个体养殖逐渐发展起来的集中规模养殖场,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4年末,循化县建成各类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区)108个(通过国家级认定的3个,省级认定的45个);规模养殖村46个(其中奶牛养殖村8个、肉牛养殖村11个、肉羊养殖村16个、蛋鸡养殖村3个、肉鸡养殖村4个、水产养殖村4个);适度规模养殖户4426户,牛羊贩运育肥户达到1683户,年繁育牛羊74.24万只,农民年纯收入户均达到4257元。循化县恒祥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海东地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牛羊畜棚100间,育肥羊一般保持在3500只以上,牛500只以上,马80匹以上,公司资产总额1565万元,净利润达88万元,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居民四季都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蔬菜、瓜果和新鲜安全的鱼、肉制品。一是化隆县依托苏只、公伯峡、康杨、李家峡水电站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优质鲑鳟鱼和三文鱼养殖产业带,提出“打造万亩水面、百亩养殖、亿元产值”的水产养殖发展思路,规划到2020年发展冷水网箱1850个66700平方米,力争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绿色产业网箱养殖基地。二是随着蔬菜瓜果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辖内点状发展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开始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了以化隆县甘都、群科、牙什尕为主、循化县察汗都斯乡为主的露天蔬菜、设施蔬菜产业带和产业区。三是形成了化隆县卡力岗山区的土鸡和东西部地区的牛羊养殖等“菜篮子”产品品牌区。
二、金融支持“菜篮子”工程的瓶颈分析
(一)缺乏抵押,融资不畅“菜篮子”基地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量大,而其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资产都没有产权证,使其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制约了其扩大规模和发展特色产业。“两化”地区水域资源相对丰富,非常适宜发展高原绿色冷水鱼网箱养殖,因资金有限,无法大规模发展冷水网箱养殖,若金融机构在渔业上投入资金,将有助于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绿色产业网箱养殖基地。
(二)县域货币资金逆向流动,银行贷款“下乡”积极性不高县域资金逆向流动,“两化”地区除了当地农信社以外,其它商业银行的资金不愿意“下乡”,认为资金下乡成本高,风险大,当地金融机构只是当做抽水机将当地存款发放银团贷款或拆放同业。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使其远离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作为弱势者的农民,从而使农村金融和政府财政职能界限模糊,以至于没有财政支持农村金融难以启动。化隆县牙什尕特色果蔬种植产业园是化隆县蔬菜、瓜果、花卉温棚种植基地,所有产品在当地销售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总投资2800多万元完善了园区土地流转、水利水电和保温设施,但发展规模种植园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园区负责人表示要想扩大成一个标准园区至少须投入资金6000万元。
(三)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匹配农牧业贷款循环周期长,投入大,资金回笼期限长、收益较低。而目前银行农业贷款都是为期一年,利率基本为基准利率,额度是根据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资金实力而定。如:一头牛的出栏周期主要看品种和饲料,好的品种和饲料如果达到1400斤左右,从出生到出栏至少15个月左右;若买5、6个月的牛犊,也要养殖9个月左右。如果是放牧的一般品种,一般周期都在一年,则产量也只有900斤左右,且买的牛犊必须在3个月以上。也就是说一头牛犊从出生到1000斤,需要15个月左右。由此可见,贷款期限和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畜产品的发展,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形中降低了产量,增加了成本。
(四)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一是由于土地稀缺性更加明显,导致农民惜租,土地转,出户减少,与老百姓沟通不畅,扩大基地规模受限。二是土地集中连片困难,流转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农田基础条件差,难以做到集中连片。三是农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宁愿委托给亲朋好友耕种也不愿流转。
(五)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接受质押,企业的业绩、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素质都会使商标价值发生巨大波动,从而银行承担风险的因素就变多、变大。化隆、循化县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县,品牌意识薄弱,而品牌的力量不仅仅可以吸引商业银行的投资,还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风险保障机制滞后,导致金融支持弱化小企业往往是资金有限,信用评级低,甚至有些企业是第一笔银行贷款,尚未属于评级客户,担保物又不足,担保体系不完善,贷款难上加难。加之经营者保险意识不强,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及组织体系也不够完善,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影响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三、措施建议
(一)借鉴循化县“三加”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形成农牧渔业标准园借鉴循化县家庭牧场的“三加”信贷模式,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公司+农业园区”、“信用+担保公司+家庭牧场”“信用+担保公司+渔业示范园”的农牧渔业信贷模式。通过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浮动区间,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简化贷款流程,如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免去其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等程序。在还款方式上根据贷款期限、生产需要、经营周期的不同,和借款人协商选择还款时间和形式。
(二)创新开发“菜篮子”信贷政策,使政策产品化,做到“一行一品”放宽农业贷款审批权限,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覆盖由于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匹配而不愿涉足的刚起步的“菜篮子”小企业。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优化“菜篮子”主体发展的金融环境,引导辖内涉农金融机构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性地开发适合当地“菜篮子”工程的专项信贷指导政策,并实现政策产品化,确保做到“一行一品”。并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度高、资金周转量大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发放信用贷款。
(三)加大沟通,建立土地流转配套信贷政策一是加大宣传,提升土地流转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带来的实惠。二是结合流转行为与相关农业产业链条的打造,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房屋抵押信贷业务。三是企业主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自身优势的主导产业,引导土地向规划的产业流转,确定好自身的农业生产模式。四是相应的金融机构适时地对“菜篮子”工程进行扶持与推动,扩大“菜篮子”基地扩建规模,及时解决“菜篮子”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小投入橇动大资金,巧用建行“助保贷”惠及“菜篮子”县域金融机构应将循化县“菜篮子”实施基地的小微企业纳入“助保贷”业务平台,体验新型信贷产品带来的好处,从中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菜篮子”工程融资难的问题,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建立风险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分散风险一是加强对实施基地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科学种养殖水平。二是开发适合当地“菜篮子”发展的保险品种,建立健全“菜篮子”工程发展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三是完善当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化隆县支行课题组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