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撑持畜牧业进展方案透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发展机遇
1.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带来的机遇。从2011年开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培育特色产业,实行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国务院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从财税、金融、产业与投资、土地、商贸、科教文化6个方面给予支持。
2.国家加快藏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云南甘肃四川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5〕号)等重大政策,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3.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带来的机遇。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要求达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借助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各类扶助保障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推进农牧民转产就业,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草畜平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
4.江苏省对口援建带来的机遇。中央确定江苏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在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人才和劳动力转移、科技开发、旅游等方面全面合作,通过将江苏省在资金、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与海南州畜牧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海南州建立生态畜牧业体系、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劳动力就业等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宽广平台。
5.玉树重建带来的示范和机遇。震后重建的玉树州将按照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海南州是通往玉树州的必经之地,这将为海南州提供很多借鉴和机会。
6.健康消费带来的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增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步兴起,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十分青睐,使得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有机农牧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为海南州规模化发展生态农畜产品提供了持续的市场保障。
金融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不健全
截至2011年底,海南州共有36个乡镇,66个金融机构网点;其覆盖率为77.8%,目前仍有8个乡镇处于金融服务盲区中。随着农牧区经济的逐步发展,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一是支农金融体系“单一化”。目前,海南州乡镇以下金融机构均为农村信用社,无国家商业银行网点,导致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单一,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农牧区的主力军。二是金融中介机构严重缺位。目前海南州尚未建立畜牧业担保、保险等金融中介机构,从畜牧业的特点看:一方面养殖户的主要资产难以作为抵押物出现,牵制了畜牧业贷款满足率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保险服务力度及服务覆盖广度欠缺,加之养殖户参保意识不强、防灾防疫措施不力等问题,使得保险公司对畜牧业保险望而却步,降低了农牧区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二)金融服务手段落后
农牧区的金融产品仅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汇兑。农信社发放的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这不仅不符合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周期,更不能满足购买奶畜良种的合理资金需求,影响了发放畜牧业贷款的覆盖面。中间业务如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网上银行服务等基本上没有开展的空间,更不能给企业和广大养殖户及时提供各地市场的产销信息和养殖市场动态,企业和广大养殖户不能按照市场及时调整结构。在资金结算方面,更是以现金结算方式进行,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通存通兑、电子联行等业务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乏力
截至2011年末,海南州畜牧业贷款余额为58866万元,较年初新增13168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畜牧业贷款余额为58005万元,较年初新增12971万元;农业发展银行畜牧业贷款余额为800万元,较年初新增260万元。农信社作为促进农牧区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底子薄、起点低,还不能完全适应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贷款利率较高。目前,农村信用社基本垄断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定价缺乏竞争,按国家政策,农村信用社利率可在〔0.9,2.3〕区间内浮动。可事实上,农信社未能充分考虑西部畜牧业仍是脆弱经济的现实,其贷款利率虽然改变了过去一浮到顶的做法,但所执行的利率仍然偏高,加大了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户的发展。二是“嫌贫爱富”情况存在。据调查,农信社为降低贷款风险,对取得贷款的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在贷款对象上特别青睐经济条件好还款有保障的养殖户。而经济条件差、担保有困难的养殖户取得贷款的支持较为困难,影响了畜牧业贷款的发放。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一是法制环境不完善,金融债权缺乏保护。一些地区还存在“胜诉率高、执行难”的问题,这必然挫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农牧区信用管理滞后,征信体系不健全。农牧区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淡薄,一些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还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正常获取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渠道,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三是畜牧业龙头企业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畜牧业产业链,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制约了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
金融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议
(一)健全金融体系,满足生态畜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针对当前农牧区金融机构萎缩的现状,建议逐步建立起以农信社和农发行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为辅助、村镇银行和民间借贷组织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把农信社逐步办成由农牧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的地方金融机构。二是鼓励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同步发展、共同促进。加大政策性支农力度,继续完善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积极参与畜牧业扶贫贷款业务,适时开办农牧区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畜牧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中长期开发性业务。三是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切实加强对畜牧业产业化、基础设施等的信贷支持。四是积极推动邮政银行小额质押贷款,引导邮政银行资金积极支持“三农”,形成农牧区金融的有益补充体系。
(二)创新金融产品,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为农牧区经济组织和养殖户提供多层次、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牧区的推广力度,大力开发培育真正适合农牧民的银行卡产品,扩大农牧区银行卡服务的覆盖面。二是积极开发适应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信贷产品,如土地草场规模化经营贷款、银团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满足优质畜牧业企业的大额信贷需求。三是加大对农牧区物流体系建设、中介组织、专业生产合作组织信贷支持,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保障畜产品价值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四是大力拓展基础性的支农金融产品,积极开发支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组合性产品。可考虑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及养殖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动产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以此来推动“公司+基地+养殖户”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三)优化农牧区信贷投向与结构,完善金融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放机制一是人民银行要加强“窗口指导”,根据当地政府关于畜牧业建设的实施规划,制定金融支持畜牧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农牧区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加大对畜牧业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结合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促进结构调整及经营模式转变,切实提高信贷资金运用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差额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县域金融机构的资金困难,加大对农牧区经济的资金投放力度。三是建立信贷资金与涉农资金需求的供求衔接机制。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内,应尊重和顺应畜牧业生产周期和经营特点,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资金用途、承贷能力、生产、经营情况、信用状况等,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方式、金额、偿还期限。四是金融机构应依托较大规模、较强实力和较好信誉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对从育种、饲料、养殖、防疫到屠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的整个畜牧业产业链提供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拓宽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五是严格按照《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要求,督促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畜牧业资金投入风险分散机制,拓宽金融支持渠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农牧区担保体系,加快组建与“三农”相适应的互助性信用担保组织,完善养殖户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扩大覆盖范围,解决贷款中的“担保难、抵押难”问题。建立为养殖户贷款作保证的贷款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地方参与出资的信用型担保机构,积极培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商业化运作程序组建的商业型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自发组建、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互助型担保机构。尝试设立财政、养殖户、农牧民企业家出资的担保基金,或建立专门的贷款担保中间机构,为部分贷款担保需求的养殖户担保,以减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引导、带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把畜牧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畜牧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引导农牧民增强参保意识,提高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保障系数。
(五)进一步改善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为进入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有效遏制恶意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保护农牧区金融机构债权。二要继续深入开展信用养殖户、信用村镇创建活动,为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道德保障。组织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开设专题,大力宣传实施“信用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提高农牧民的信用意识。三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良好的政府信用带动社会诚信建设,维护金融机构经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力培植农村优质信用载体,加强养殖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完善信用村镇考评制度,切实落实对优质信用主体的信贷优惠政策。四要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农牧区金融生态考核约束机制。人民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者,对资金流向和安全进行引导,定期公开本地区金融生态重要信息,对地区金融生态变化状况、影响因素和前景以及对进入机构自身风险在一定范围进行披露和提示,充分发挥企业、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作用,促进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作者:孙磊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