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金融机构普惠化转型思考范文

传统金融机构普惠化转型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金融机构普惠化转型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金融机构普惠化转型思考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冲击。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使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建设普惠金融的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普惠金融;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国际小额信贷年时率先使用的词汇,其含义是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其实质是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其二,普惠金融是一种创新,为了实现广泛、公平、平等的金融服务,必须采取一些新的手段;其三,普惠金融是一种责任,服务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①。普惠金融作为和谐金融的一种表现,体现的是“小贷款,大战略”,有利于低收入人群获得改善生活的机会,最终提升其能力、减少和消除贫困,这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②。普惠金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缓解贫困、解决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融资困难的一种有效金融制度安排,有利于帮助低收入人群抓住投资机会,改善收入分配和减轻贫困,带动经济增长。

一、从普惠金融角度看我国传统金融体系的问题

就普惠金融而言,提供的应该是基本的金融服务,比如存、取、汇、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融资以及适当的网点和自助终端服务等。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成年人正规金融机构账户覆盖率已达到63.3%,在发展中国家是较高的水平,因此,当今中国普惠金融最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信贷融资方面,如何为众多的小微企业、三农、城市低收入阶层等弱势群体提供广泛、优惠、可持续的信贷支持,逐渐成为中国普惠金融工程的重中之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城乡金融失衡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尽管小微企业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增长速度大于全部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小企业所显示的融资满足率很低。而在信贷方面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思想存在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普惠信贷强调社会性、公益性,而传统金融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的贷款因其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较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较高,由于逐利性的本质,传统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意借款。政府为推进普惠金融而采取的很多奖励措施根本不足以弥补金融机构因此产生的风险及效率的损失。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地区发展不均衡,致使传统金融机构向落后地区提供金融服务难度增大,加之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匮乏、农村居民信用资料的缺失、管理顾客合同的高成本,造成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二、普惠金融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③。与传统实体金融相比,互联网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第一,成本低。与传统的实体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交易,节省了网点费用和人员费用。第二,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流程简便,快捷实用,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简易化,客户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交易,节省了去网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例如,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贷款的发放,只需几分钟时间便可完成,使互联网金融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第三,覆盖广。互联网金融实现随时随地交易,服务更直接、覆盖更广泛。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创新动力。对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将带来“颠覆性”的冲击④,将彻底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⑤。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拓展金融生态领域的边界,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径,迅速增长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壮大。互联网金融包含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基金销售、财富管理等不同业务模式。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及其爆发增长,一方面促使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宝宝产品、理财平台和P2P公司;另一方面促使传统的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展类似网上业务,如互动营销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商城”、P2B平台—e融e贷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2015年一季度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分析中指出,预计2015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用户将达到4.89亿人,渗透率达到71.91%。互联网金融不但是大势所趋,在新技术新思路下的种种尝试也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创新的刺激。互联网给普惠金融提供的可能性。互联网金融不受地域方面的限制,因此有着传统金融不具备的优势。第一,互联网金融正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影响着传统金融业务,逐步成为整个金融生态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新型业态,刺激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和转型。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对象,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这一服务领域完全实现了传统金融服务盲区的覆盖和填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第三,互联网的这个平台势必将成为践行普惠金融进而实现金融民主化的最佳途径。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的供给,改善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金融排斥现象,继续提高金融的普惠程度。

三、利用“互联网+”思路建设普惠金融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以破竹之势高速成长,传统金融行业面临模式、意识和技术的颠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的金融机构能产生督促作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不断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进行金融创新。虽然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动摇中国银行业的金融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应大力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转移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工具,提升科技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新的发展,更好担负起普惠金融的历史职责。借助网络拓宽业务操作平台。营业网点少,业务经理人员有限一直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的一大限制,而“互联网+”低成本下巨大的辐射范围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契机。近年来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将触角伸至互联网业务,但仅作为第三方平台的银行缺少主动性,加之脱离银行的支付形式(如支付宝)的出现再次为银行业敲响警钟。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亟需利用互联网拓宽其自身的业务操作平台,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的客户量的增加。虽然传统商业银行已逐渐开展网络(手机)银行办理业务,并紧跟互联网潮流建立各自银行的微信公众号,但和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相比,其在业务模式中仍然缺乏互联网商业思维的基本元素。银行应学习支付宝、余额宝等各类“宝宝”理财产品的思维,将业务拓展到中国大多数中低薪阶层和农村,利用中国银行特有的安全可靠的形象缓解存款流失的困境。对接各种平台资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金融。互联网的思想精髓是开放和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最大的难题就是信息成本过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资源,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电子商务平台固有的大数据优势,使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加高效地发展起来。

供应链金融跳出仅对借款人自身信用状况评估的视角,通过深化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结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基于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对其提供配套融资。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融资流程中固有的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家电商平台京东与阿里的竞争已从用户争夺战上升到两者供应链的战争,京东在2014年一月份仅一个月内放款数量便达十亿人民币,在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等融资过程中,京东商城扮演供应商与银行之间的授信角色,降低了风险、加快了银行贷款效率。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金融机构要和互联网电商密切合作,主动对接电商平台,获取企业交易信息,构建基于电商数据的信用评级模型,结合电商的大数据优势开展业务。2015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建立银税合作机制,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和税务信息平台对接,可以让金融机构得到更优质的客户信息以判断企业诚信情况和经济实力,同时促进纳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可谓三赢。这种思路可以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并真正落地。银行本身还可以自我构建服务小微企业的平台。如部分试点银行搭建企业财务会计云平台,为企业完成日常财务会计功能,监控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这真正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跨界颠覆的竞争思路,同时促进金融主业的发展。创新多层次个性化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创造了新的现代金融环境,为面向不同财富实力的人群设计并出售倾向型的金融产品提供便利,使民主化、普惠化成为可能。调研分析认为,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是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突破口⑦。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新秀宜信,在P2P互联网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在232个城市(含香港)和96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通过大数据金融云、物联网和其他金融创新科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服务。大数据技术也能使金融机构更好的了解同业竞争优势,并检测老客户的满意度、倾向性和行为动向,并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传统金融机构除销售原有的大额理财产品外,应根据金融市场的长尾效应,利用互联网数据重视小规模市场的集聚价值,普惠更广的人群。

积极利用网络进行产品营销。传统金融机构应在创新金融服务,改善服务方式的同时,借助新兴网络平台迅速发展,加强公司与客户的联系,比如,在微信或微博平台上发送新型金融产品,建立QQ群、微信群等网络聊天媒介,使其与电话客服同步进行,实现与客户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目前各大银行都推出了APP,如何推广和改进使用体验,也是重要的课题。利用线下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流程。面对互联网金融新秀的不断崛起,传统金融机构应主动迎接挑战,在积极学习并利用互联网大环境的同时,发挥自身线下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流程,以此维护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基于中国国情,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必然要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战略,传统金融机构中仅农信社在全国范围内就有8万多网点,扎根农村60多年,客户遍布城乡,与当地农民、企业、政府之间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和持续意向。基于这种“地缘+人缘”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应利用网点优势、柜台优势,在线下做进行信用、风险调查工作,审查贷款主体资格,详细了解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如逐户了解农户的资产、人口情况、贷款目的、主要限制等,促进网点功能转型,保证“线下走基层,线上走流程”,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目的。删繁减缛,提高效率。大数据金融时代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实时分析,掌握客户的交易信息、消费信息和消费习惯等,进而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借助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银行可将贷款审核等工作做在事前,从而减少贷款审核时间,大胆改革简化部分甚至全部手续,为客户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银行的各项金融产品及银行的运营情况也应及时在网络上予以披露,保证客户权益,实现信息交互共享。而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跳出传统授信业务中抵押担保理念的藩篱,准入门槛较高,审批流程较长,服务效率偏低。目前国内私人银行的贷款效率普遍高于国有银行,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私人银行逐渐开始办理网上贷款业务,客户可通过网络提交所需材料,借款人仅需到银行面签一次,同时银行贷款页面上会披露贷款成功记录及部分信息,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更有宜信等一些金融机构甚至不需要面签即可贷款,为借款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者:程立茹 向凡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