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影响到了我国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其一,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信贷供给,但这种信贷模式通常有效的逃避了现有监管体制的监管,但同时其所创造的信贷规模却很难准确统计,资金投向模糊,杠杆率高,在一旦出现标的资产的价格的波动,这些影子银行创造的一系列产品就成为了容易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组合。其二,影子银行成为金融监管盲区的信贷业务部分得不到央行最后贷款人的保护,再加之影子银行产品在期限错配风险、信用违约风险、产品设计功能缺陷等方面所显现出的脆弱性,自然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挑战,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其三,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所增加的社会信贷供给量得不到准确估计,影子银行体系将储蓄转化为企业贷款的过程中,这种信用创造增加的存款,并未被计算统计在M2中,导致M2在统计计算口径上的误差,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影子银行系统特殊的资产负债表也是导致的金融不稳定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影子银行大多是高风险、高收益、高杠杆率的信用衍生类产品,导致承受风险冲击能力较差,进而威胁到金融安全与稳定。
(二)影子银行与金融深化麦金农和肖(1973)指出金融抑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发展中国家应推进金融深化。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正是金融深化的一种体现,影子银行采用更为贴近实际资金需求状况的定价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拓宽了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渠道,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其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更多的是承担了提供直接融资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功能,其资金定价机制反映了实际的社会资金需求状况,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其二,公众金融中介机构提供资金时,往往受制于监管或者风险管理的原因,只能给众多资金需求者中的部分提供资金,而未取得资金支持的资金需求者就可以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融资。其三,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但是高储蓄率的国情并未成就高投资资金的满足度,反而是实体经济的投资资金处于吃紧状态,这就说明了我国储蓄到投资的渠道并不通畅,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提高,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拓宽了储蓄到投资的渠道,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总的来说,影子银行的兴起与发展有益于我国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
(三)影子银行与资金需求影子银行的资金运作方式使得金融脱媒加速,所提供的融资方式多为直接融资,资金从传统借贷市场流流向直接融资市场,有效的提高了资金的融资效率。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证券和保险类金融中介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当然,无论是外国的影子银行还是中国式影子银行,都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了资金支持,拓宽了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注入了资金,而这一点恰恰是影子银行存在于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信贷一样,都是以直接融资方式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其存在形式有别于传统银行信贷资金。影子银行一旦将来被将其纳入监管范畴,由于其潜在的一些较高业务风险,可能会受到较之传统信贷业务更为严厉监管措施,同样这样的严格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受影子银行支持的实体资金需求方。
(四)影子银行与金融市场流动性我国社会融资中来自影子银行体系的比重不断攀升,而影子银行却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降低了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难度。自2009年以来,我国人民币贷款增量和社会融资总额增量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2012年末人民币贷款增量只占到了社会融资总额增量的54%,而这一比重在2002年为的94%。另一方面,影子银行流动性赖以存在的基础产品普遍存在着高杠杆率、设计缺陷等问题。2013年中国金融机构表外融资规模为5.17万亿元,比上2012年度多1.55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0%左右,这一比例在上年度仅为22.9%,而2002年这一占比几乎为零。2014年这一占比出现了较大的萎缩,企业债券和股票的直接融资规模约为2.9万亿元。这种表现为商业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这样资产质量的下降容易引发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在我国所表现出的流动性风险还主要有期限错配风险、融资骗局的信用转换风险、高杠杆风险等。首先,对于期限错配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的期限错配。具体来讲是资产池中的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的较大差异,容易出现债务到期和偿债能力不足进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其次,流动性风险还具备了融资庞氏骗局的一些特点。就目前金融市场上所盛行的理财产品而言,往往承诺了一个很难实现的回报率,具有典型的庞氏融资骗局的特征。2013年1月至11月,全国企业经营效益增长普遍乏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仅为5.81%,然而此时金融市场上的部分理财产品却有高于10%的收益率。只能以新投资者的钱来偿还旧投资者的利息为主要特征的资金池理财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滑向庞氏骗局的风险。另外部分影子银行系统理财产品资金流向银行间资产,实际上是帮助银行完成的“过桥贷款”,这些资金的流向实际上仍然是以银行为通道的公司贷款,显示了一些不一致的收益和风险的表象,表面看起来的银行间贷款实为企业贷款,出现了低风险替代高风险的“庞氏特征”。再者,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金融系统蔓延危机的不容忽视的途径。一旦这样的银行贷款暴露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的时候,偿付以此为标的的理财产品也便出现了相同的资金缺陷,理财产品的发行者也要面临损失。这种“庞氏模的流动性风险便沿着影子银行体系的理财产品的资金链传播。
二、影子银行对甘肃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挑战了甘肃金融稳定影子银行的出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上国有银行的垄断带来的信用不足,同样也是民营企业资金支持的较好补充。不过随着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补充作用已经转化为对金融系统更大的挑战和风险。银子银行体系的理财产品业务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上的一些监管漏洞,资金流向的不透明带来较大的风险,而且这些资金可能会吸引传统商业银行的参与,尤其是商业银行内部的理财产品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情况,资金流向一些过剩产能行业或者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将影响到资产质量,更容易引发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此外,理财业务融资客户或项目出现信用违约,使得更多的投资者暴露在风险之下,金融产品特别是一些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和对市场信息、情绪等传导更为敏感,极可能引发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到期收益率将无法达到预期,或不能如期兑付,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影子银行系统使得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会有所降低,特别是目前在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都会促进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会进一步威胁到地区金融稳定。
(二)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甘肃金融深化和发展近年来,甘肃省的金融发展程度在不断提高,金融业的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度在不断扩大,区域内信贷规模和与金融机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较,金融深化和发展水平整体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甘肃金融市场的资本聚集和形成能力较低,金融工具创新不足、市场容量小、投资和融资受限等。同时,甘肃省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多是全国性大机构的分支,所采用统一的金融制度难以适用于甘肃省本地区微观主体,这就造成了甘肃地区的微观主体向当前金融机构融资效率低融资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影子银行与金融发展深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促进了甘肃地区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甘肃地区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促进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和运作,最终以形成金融创新激励的局面,推动甘肃地区的金融深化进程。
(三)影子银行的发展丰富了甘肃微观主体的融资渠道甘肃地处西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内的企业外部融资多以银行贷款为主,直接融资规模小,截至2013年年末,甘肃辖区只有1家法人证券公司,6家证券分公司,65家证券营业部,与全国大部分省市相比数量较少。甘肃共有上市公司25家,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国不到1%,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在西北五省均排在第三位。金融创新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存在效率低和风险投资缺失的问题。影子银行的出现也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在监管规范内,可以有效提高地区金融市场的资本形成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就可为地区微观主体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有效弥补金融资源的不足,进而解决甘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制约问题,推动地区微观主体直接融资的发展。
(四)影子银行的发展优化了甘肃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了配置效率甘肃地区商业银行机构的发展,仍然是传统的存贷差为主要的盈利模式,过高的存贷差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了金融体系内的较低资金运用效率,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金融机构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影子银行体系在甘肃的阳光化发展和有效监管下可以突破传统银行体系的禁锢,提高了地区储蓄资金的配置效率,丰富了融资渠道,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发展和繁荣,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对于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积极的作用;再者,影子银行式的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金融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经营机制的灵活、成本控制更具优势可分散过度积累在少数金融机构的社会资金,降低系统性风险;也可相应有效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有利于金融市场细分和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实现,这种更为专业化的金融分工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水平,在竞争程度日益加剧的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也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以实现最优化的目标,进而提高了市场整体的资金的运用效率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三、结论与对策
甘肃对于区域内的影子银行应该从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甘肃金融生态发展的角度来积极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创新,同时通过审慎监管与提高透明度等方式来防范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最终使影子银行和金融生态获得良性发展。
(一)审慎监管甘肃地区影子银行发展针对影子银行运作特征,需要引入监管机构的正确而审慎的监管政策。其一在监管对象上,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的审慎监管,将银行的表外信贷项目“表内化”,使其处在可监管范围内,将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约束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二,在监管措施上应遵循信息公开化原则,将信息披露要求加入到影子银行体系业务监管工作中,要求其定期披露资金投向以及投资收益状况,最大程度上避免因影子银行产品的不透明而产生的风险。
(二)合理引导甘肃影子银行发展合理引导甘肃影子银行发展,使其阳光化,其一将以突破银行贷款限制为诱因而产生的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正式贷款的管理工作中,纳入风险拨备的机制以及不良债务的考核机制中。其二,将债务债券凭证合法化,克服影子银行体系债务债权法规缺失的枳枯,推广债权债务债券化,比如把信托做成真正的信托,去除银行干扰,让信托在市场上发债,变成真正的信托。另外,完善的二级市场为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资产转让搭建了平台,在该市场上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资产可以较低代价较快速度转让,有益于影子银行体系盘活体系内资产存量,最终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
(三)加强对甘肃金融稳定的检测将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纳入地区金融稳定性的监测与预警体系之内,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防范过度的金融创新,特别是要规范影子银行产品体系的创新,适当降低产品杠杆率是降低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再者,要重点关注影子银行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和风险传导,督促金融机构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预警识别能力,防范影子银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
作者:杨世峰 单位: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