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货,而且更新速度之快已令世界惊叹,在新的经济形式之下,我国货币政策应用新的调整和改革,新货币政策应更适合现在新的国计民生,本为旨在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出一些探究,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及货币转型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转型
本文从“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出发,分析了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的相关案例,结合当下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提出了更为适合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的货币政策转型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盘活存量”制定此种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至2013年我国货币总量为110多万亿,占世界货币的四分之一,大约是美国的两倍,但是其中的50多万亿几乎没有流通,于是就提出了“盘活存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其结果导致央行降息、股市迎来新高、房价上涨等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若干年,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变化,近两年来,经济增长保持在7%至8%的区间,通货膨胀也在1%至2%左右,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货膨胀也逐渐得到控制,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也应随之调整,以达到促使经济平缓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等目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之后,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各地区经济将得到显著增长,在此情况之下,市场经济驱动货币政策需要新的转型。
二、货币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在艰难中进行了多次尝试,目前取得了的成果也不能让美联储满意。从最开始比较宽泛的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实现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水平相对保持稳定、国际收支达到相对平衡等逐渐向现行的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变,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更侧重于保持物价稳定,其要求通货膨胀目标需要控制在2%之内,历任美国总统大选,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指标,都是美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所以在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转型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十分重视。
(二)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相对于美国货币政策转型而言,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则较为平缓的顺应市场的需求。战后英国货币政策主要的目标在于实现就业的同时在固定汇率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见保证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美国、英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进入八十年代,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之下,改变了英国之前的货币政策,特别是退出欧盟之后,英国货币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应于市场需求,货币政策转向了具体的通货膨胀水平,也就是把原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价格因素直接作为最终目标。英格兰银行通过对利率的操作,向货币市场提供流动性并改变市场利率。
(三)国际货币政策转型的经验总结分析
通过对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发现每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与其国计民生相符合、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当国家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不相符的时候,一定会催生出新的货币政策。这种新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出于对当时经济发展、市场价格体系、国际贸易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因此,制定一种货币政策之前,一定要全面掌握国家的具体经济特征,经济走向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发展处于的历史阶段,才能更好的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
三、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标,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控转型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由宽泛的经济总量调控逐渐向结构调控转型,在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目标之下,做好向结构调控转型的工作。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形式之下,经济侧重点应该是均衡和稳定,尤其是要重点防止通货膨胀与经济结构的均衡。目前我国国情显示,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摆脱贫困已成为过去,在新的经济形式之下,稳定中求发展,是重要的、首要的目的。为此,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放缓经济增长步伐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增强独立性,由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转型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货币政策完全属于被动调控,当时情况之下选择被动调控也有当时国情与经济情况的考虑,但是“新常态”之下,此种货币政策并不适用于现在形式下的新的经济模式,所以货币政策应向主动型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更适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体制,促进国计民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特别是近年来的复杂状况,全球化加剧、国际贸易顺差数值逐年递减,我国更需要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利率走廊框架,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市场,数量型货币政策实现了稳定国内货币数量和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在“新常态”之下,市场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需要由自由贸易之下的市场主导,才能发挥其功效,在此情况之下,应更快催生利率走廊框架的建立,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四)打造货币政策“升级版”,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单一化,是货币政策改革的最障碍,所以“新常态”之下,应打造货币政策的“升级版”以适应新形式之下的货币市场的新需求。
四、结语
货币用于实现交换,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货币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国家实现安定团结,一个不适用于国情的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倒退,甚至可以给国家带来危险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多样性就在于此,制定货币政策,要谨慎、要适合国情、更要符合稳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彦琳.商业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银行贷款渠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5(03):71-76.
[2]杜金富.深入探讨货币理论为中国货币调节提供理论支持[J].金融发展评论,2010,10(11):1-4.
[3]刘超,刘丽.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评价研究[J].海南金融,2014,09(04):4-10.
作者:袁晓晖 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