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演变历程及效果分析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中央银行开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但是此时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还没有建立。国际理论经济学界针对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多目标论。单一目标论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以经济增长促经济发展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定物价,即经济增长应摆在首位。双重目标论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求稳定,就在稳定中求发展。若不能兼顾,则二者的要求均不能实现。多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涉及面广,即目标不应是双重的,而应是多重的。我国经过长期的尝试,总结调控经验,最终199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84年以来货币政策目标随着经济形势多次变化,效果各有不同。
1.双目标制时期的调控效果。中共十二大提出“翻两番”战略目标,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过连续两年多的经济扩张,至1984年第四季度,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为满足高速经济增长中的投资、消费需求,财政收支出现较大赤字,为了弥补赤字而超量发行货币,使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稳定物价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本次货币政策实践是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式上的重大尝试,由计划干预到间接宏观调控过度。但由于当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工具体系不完善,因而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1993年和1994年我国的零售物价上涨均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3.2%和21.7%,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双目标制显现出顾此失彼的缺陷,经济、金融界的人士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开始了新的思考。
2.单一目标制下的调控效果。直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地将货币政策的目标界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才以法律形式暂时结束了有关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争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变成了单一目标。1997年下半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突袭亚洲经济体,我国的总需求首次出现严重不足,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一时期,货币政策更加注重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1997年下半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如增加货币供给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受危机影响较大,国内需求并没有像设想的那样出现大幅增长,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居民储蓄存款仍保持较快的增长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未能被有效激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重创。这一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依照经济形势进行了灵活调整,之所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缺乏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息息相关。2003年初,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信贷、投资、金融机构贷款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使得1998年以来名义上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利率,而且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07年开始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十次上调准备金率,五次提高利率,六次发行定向央行票据,20年来首次动用特种存款。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调控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CPI居高不下,M2增长较快,控制难度加大,使得物价稳定的最初目标没有较好的实现。究其原因:是经济增速仍处高位,而且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被打破,因而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成为改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关键。2011至2014主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同为稳健,但对政策目标的侧重及松紧拿捏程度均有所不同。2012年12月末M2增速已逐渐接近年初设定的目标,货币环境基本回归常态,GDP增速也实现了微幅反转,扭转连续7个季度逐季下滑的局面,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基本实现了目标。2013年,基于物价调控的压力,货币政策实现了真正的稳健,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预调、微调,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积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控制在14%以内,新增人民币贷款控制在9万亿元以内,社会融资规模是17.3万亿元以内,基本达到调控目标要求。2014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土壤变化了,央行加快了金融改革,总量调控成为要务,成果显著。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总结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鉴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尚有不足,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与调控手段应该建立在央行的独立性基础上,综合运用数量型、价格型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利率市场化建设,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针对现行金融市场管理中的问题,取长补短,完善金融市场建设。
1.确定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受其他外力因素的干扰。因此,我国一个首先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当明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更加要明确中央银行与政府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中的权利与责任,政府应当赋予央行完全的货币政策决策权,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的货币政策失效。在调控过程中,增强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的自主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增强央行经济形势预测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改善。
2.改变我国利率体系的倒挂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央行通过对利率的调节来影响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最终达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因而,利率渠道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利率的市场化。如果利率处于严格的管制下,就会破环资金供求的内在平衡机制,进而制约信贷渠道。当央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可贷资金的增加不会引起管制利率的相应下降,资金需求也不会及时增长,这样就会造成信贷过度扩张,带来通胀压力。反之,当央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可贷资金的减少也不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资金需求不会相应下降,最终导致信贷过度收缩。因此,要提高利率渠道与信用渠道的传导效率,首先要建立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同时,要将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市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存贷款利率不再受央行管制,而是真正由资金供求决定,才能使利率成为灵敏、高效的市场信号,引导企业投融资,为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畅通奠定基础,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媒介,必须要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这是公开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还存在着发育不充分、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一方面,彼此间的利率联系不够紧密,货币市场主要反映短期利率,资本市场反映长期利率,要实现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合理联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利率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缺乏有效、顺畅的资金流动,要加快建立起两者间的资金流通渠道,为发挥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创造条件。我们要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联动机制。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统一的货币市场体系,加强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建设,培育并扩大货币市场参与主体,创新货币市场交易品种,完善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增强利率弹性,才能保证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竹林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