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五年制《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体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如何在五年制高职《国际金融》教学实践中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模块化设计、启发式教学、考核评定的安排等做了一些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国际金融;教学体会;模块化;启发式
《国际金融》课程不仅专业性很强同时实践性也很强,而五年制高职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如此,经常会形成这种局面: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课程结束时老师觉得该讲的知识都讲了,可是学生依旧觉得难以掌握。因此,探索一套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模块化设计、启发式教学、考核评定的安排等方面谈一谈具体做法及体会。
一、模块化设计,教学做结合
一般国际金融学的内容体系应包含国际收支、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四部分。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体系上从抽象到具体,从原理到实务,章节的设置注重内在逻辑关系,就可以使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考虑按照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业务、外汇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设计成不同的模块,并考虑学生每一个模块包含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应该掌握的某项技能,将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利用辅助案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国际收支”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这样来构建教学模块:
(一)教、学、做内容安排1.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国际收支的内涵及各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国际收支的调节原理;2.通过案例给学生布置任务,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计算;3.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国家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并将讨论结果汇总。
(二)教学载体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三)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收支的内涵及个账户之间的关系;(2)理解国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2.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项目的计算;(2)能够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理论归纳。
(四)实施步骤1.多媒体讲解;2.学生进行计算;3.分析讨论总结。通过模块化设计,循序渐进,学生边学边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的实践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普遍提高,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
二、方法多样化,关键在启发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国际金融》课程具体的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1.发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急于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解决问题。在这里,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教学:(1)设问:合上课本,想一想一国汇率上升对进出口、旅游、资本流动有哪些影响?(2)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上述问题。(3)启发:汇率上升后,本国货币对外升值,进而影响国内物价和货币购买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4)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再结合教师提示,揭示出答案。
2.情景教学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场景,创造一种模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开发思维的目的。如就上述问题,当一国汇率上升时,分别由一半同学扮演进口国,旅游输入国,资本流入国,另一半同学扮演出口国,旅游输出国,资本流出国,让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分别互相质疑对方,寻求双方都接受的方案,然后,再派几个代表上台演示,双方各抒己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3.案例教学还可以通过典型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中揭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组织案例讨论并要求学生对具体案情归纳,得出结论。最后在课堂上由师生对其方案进行提问,指出漏洞,从而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方法的关键都在于启发,需要灵活运用:对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班级,宜提出具体问题,运用发现法;对于思维较活跃的班级,宜用情景教学法;而对于基础较好,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班级,宜用案例教学法。我们只要对班级学生有足够了解,对各种教学法有较深的认识,便能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法,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立体化考核,综合性评价
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也是教师完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种完全以考试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做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课程考核及成绩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综合评定。1.学习态度。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教师的配合程度,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2.平时作业。主要是评析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案例,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考察学生有否独到见解,以此衡量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经常了解和检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回答情况予以计分。4.课堂发言。对于课堂提问或课后作业,有的要求学生上台作简短发言并评定发言成绩。5.考试。由于通过平时多角度评定学业成绩,传统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占学生成绩的比重应大幅度下降,但仍不失为考核,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时还可根据学科情况组织开卷考试。
四、结语
在《国际金融》的教学组织期间,教者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加大教学活动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对学生课程成绩考核中进行了多元化综合性评价。这种安排,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技能,还可以通过知识技能的迁移,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淼.浅谈职业大学经济类国际金融教学的几点体会.北方经贸,1998,04.
[2]张永莉.浅谈职业大学经济类国际金融教学的几点体会.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作者:褚晓天 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 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