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降低基准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1.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水平。自2008年下半年起,央行通过多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具体而言,2008年9月16日,随着央行宣布将贷款利率降低至7.2%,启动了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央行继续下调存贷款利率水平,降息幅度非常猛烈。2009年的利率政策基本保持不变,其中1年期贷款利率保持在5.31%,而1年期存款利率保持在2.25%。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相继5次加息,稳定通胀预期。至2011年至2012年,在经济平稳减速增长、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控制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延续了上一年度的政策思路,继续连续多次加息。2.调整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27个基点;此外,还多次下调了一年期再贷款利率。此外,2010年12月26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年内最后一次调息过程中,为增强流动性收缩力度,还同步调整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二)释放流动性,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1.相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释放流动性力度。其中:中小型金融机构下调共计400个基点;大型金融机构下调共计200个基点,大大释放了流动性。2009年未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供给,相继于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11月16日、11月29日和12月20日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2011年末以来相继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2.调整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201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9月5日起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并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在3-6个月内逐步实施到位。此举相当于变相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创新行为。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单位项目下保证金存款余额为44222.36亿元,个人保证金存款余额为192.80亿元,共计44415.16亿元,如简单按21%的交存比例,则此次扩大交存范围相当于增加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9500亿元左右,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3次的效果。
(三)适度发挥再贴现政策工具作用1.适时下调再贴现率,释放流动性。2008年两次下调再贴现利率共2.52个百分点。2010年年末上调再贴现率由1.80%上调增至2.25%的水平。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末,发挥流动性供给功能的流动性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共计2367亿元,较2011年末增加1909亿元。2.完善再贴现制度管理,增强再贴现政策的作用。2008年下半年,在应对危机向全球扩散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除了调低再贴现率外,还通过完善再贴现的制度管理以推动再贴现规模扩大。(五)推出创新货币政策工具200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新推出短期招标工具(TAF),丰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渠道。TAF招标期限分为20天和3个月两种,利率下限为同期限的再贷款利率,分别为4.14%和4.41%,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包括央票、债券、外汇以及股权资产。
二、中国应对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
(一)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增加政府支出2008年11月5日的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扩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4万亿的10%投入保障房及安居工程之上,具体包括增加廉租房建设、实施农村危房修缮等;第二,将其中的9%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涵盖农村水电等民生工程;第三,其中的38%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包括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和电网改造等;第四,将其中的4%投入医疗及文教方面的建设中;第五,4万亿中的5%投入到生态环境维护和节能减排上;第六,9%投入在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第七,最后25%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
(二)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动税费改革1.大范围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连续3次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水平。其中,从2008年8月1日起调整纺织品、农产品等出口退税水平;2008年11月1日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时隔不足一个月决定提高3370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接着,2009年连续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自2009年2月1日将制造装备业和纺织工业退税率提高至15%;2009年4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钢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17%的水平;2009年6月1日起再次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至17%的水平。2.推进增值税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允许使用增值税抵扣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3.拉动房地产消费。2008年10月23日,国家决定免除住房印花税,统一调整购房契税至1%;2008年12月23日,国家决定将公积金贷款各利率均调18个基点,并对转让2年后的住房免征营业税,取消城市房地产税。4.其他税收减免政策。为提升消费能力,国务院决定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20%调减为5%。为推动股市交易,2008年9月18日,财政部宣布从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国家决定将排量小的乘用车购置税率降至5%。
(三)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补贴力度1.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决定从2009年起由中央财政投入42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就业补助等方面的费用,旨在解决9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专项用于基本养老保险补助、临时生活救济补助、优抚安置补助和城乡低保补助等方面的开支。2.促进农业增收和拉动农村消费。2009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了7161.4亿元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专项支出,较2008年增加支出20.2%;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安排8183.4亿元,较2009年增加12.8%;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安排更是首次突破10000亿元大关,达到10419亿元;2012年这一安排进一步增至12286.6亿元,同比增加17.9%。
三、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合作
(一)与周边国家签定货币互换协议2008年年末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呼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等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为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和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发挥应有作用。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0多个经济体达成货币互换协议,涉及经济体对华双边贸易额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0%,达成的本币互换额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
(二)购买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的金融债券与积极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2009年,中国力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债融资,在积极参与并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与IMF签署了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债券的协议;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以及泛美开发银行贸易融资计划。2009年12月24日,东盟10+3以及中国香港正式签署了总额为1200亿美元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
四、结语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对远在东半球的中国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政府果断出台大量传统和创新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并积极参与国际层面的政策协调与合作。从2012年中至2013年的中国经济指标看来,危机的负面影响在减弱,危机见底和逐步消退的信号在不断加强,说明此次应对危机的政策搭配各项工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经济摆脱危机影响得以逐步恢复的重要因素。仔细梳理这些有效的多重政策工具,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与配合提供了多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
作者:金素单位:南京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