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银行包容性增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及背景
(一)包容性增长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包容性增长”在2007年8月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2010年9月16日,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这是继2009年11月15日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之后,主席再次强调这一重要理念,表明包容性增长已上升为执政理念。按照亚行的解释,“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中国倡导包容性增长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逐渐增多。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表征国民收入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从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7,从2000年起就已越过了0.4的国际警戒值,目前仍在继续上升,这是社会利益共享机制发生严重断裂的信号。同时,一些被过往经济高速增长掩盖的民生问题开始集中凸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土地拆迁问题等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后金融危机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也没有得到解决,投资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消费并未充分启动,而在外需方面,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即将迎来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必须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GDP增长”向“包容性增长”转变,否则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一)电子银行是全新的经营平台电子银行(ElectronicBank)又称电子银行业务,中国银监会2005年公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主要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网上银行,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电话银行,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手机银行、短消息服务,以及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自助银行,如ATM取款机、自助缴费机、转账电话、POS机等。电子银行的基本特征是“3A”特征,即电子银行为客户提供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的全方位银行服务。此外,电子银行还具有高效性、创新性、低成本和业务全球化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银行是银行柜台在时间、空间上的延伸,是商业银行又一个全新的经营平台,是集多种电子渠道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
(二)电子银行蓬勃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而商务交易类应用快速增长,平均年增幅68%,这表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网民规模和商务交易的高速增长推动着市场对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等电子银行业务的需求,使得近年来电子银行业务得以蓬勃发展。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大幅度增长。2009年末,中国工商银行全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18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5万户;个人网上银行客户7,536万户,增加1,864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35.35万亿元,增长22.5%;个人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7.81万亿元,增长82.3%。同时,电子银行业务在银行整体业务中分量越来越重,2010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电子渠道分流率达53.92%,同比提高6.22个百分点;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收入31.8亿元,占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3.15%。
(一)电子银行引领低碳生活方式电子银行的应用,使我们不坐公共汽车、不开车,也不需要到银行排队、找车位停车,通过电脑、手机、ATM、转账电话等,就可以方便地缴费、网上购物、查询账户、外汇买卖、投资理财、电子对账,降低了纸张使用成本,也减少了往返银行造成的碳排放。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今年6月该行电子银行客户数就已突破1亿,如果按照每位客户每月节省0.5公斤纸计算,那么1亿客户全年可节省600吨纸,每年可使600立方树木免遭砍伐,可减少340吨碳排放;若这些客户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汇款,以每位客户每周减少往返银行一次、平均每次10公里路程计算,累计全年可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因此,电子银行本身就是在推行低碳理念,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人类对环境的包容。
(二)电子银行弥补部分金融缺失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但金融缺失仍然不容忽视,要实现金融包容(指让弱势和低收入群体以能够承受的成本获取金融服务和及时、充分信贷的过程[2])的目标,电子银行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经济欠发达,金融服务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122个农村金融空白乡镇,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3%,主要分布在46个县的边远贫困地区,涉及18个少数民族,130万人口,当地政府准备用两年的时间落实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当然,要覆盖类似这种空白市场首先要有基本的银行网点建设,但投放自助设备、使用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则可以迅速弥补网点建设的滞后和不足。电子银行的准入条件不高,一张借记卡一个手机几乎人人都有;使用成本也低,一般来说交易手续费免收或仅为柜台的一半,这对于低收入人群特别是需要经常寄钱回家的外出打工者来说能够节省不少的开支。因此,具有3A特性的电子银行弥补了传统物理网点的不足,使专业的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地方和人群。
(三)电子银行渗透国计民生许多电子银行都开通了“金融超市”,医疗、养老、住房、证券、基金、保险、外汇、黄金等多种业务一站式办理;遍布城乡的自助设备可以查询养老金明细、公积金余额,缴纳孩子上学费用,转账偿还住房贷款。连接各大银行网上银行的“超级网银”(网银互联平台),使中央银行的系统优势惠及到每一个公民。而针对国家推出的对所有农民实现全覆盖的新农保目标,农业银行依托金穗惠农卡产品,借助惠农支付通(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为参保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户缴社保费、足不出村领养老金。针对社会关怀与自我关怀相结合的企业年金制度,工商银行的企业年金网上服务使年金信息、资产运作情况等都能简单明了地呈现在企业和职工的电脑上。因此,电子银行不是简单的银行业务支撑平台,它渗透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使包容性增长效果更加到位。
四、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的电子银行发展建议
银行业的特性要求其发挥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纳入自身发展目标,包容性增长就是现阶段的目标之一。信息化时代里,电子银行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支柱。从包容性增长目标出发,电子银行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电子银行普及和宣传银行应该加强电子银行的营销推广,建设网银体验区,开展各种活动引导柜台向自助设备分流,多向客户宣传电子银行的低碳便捷特性,使越来越多的客户自然、习惯性地选择使用电子银行渠道获得银行服务。
(二)加大电子银行包容性功能开发银行应该在包容性功能上进行业务创新,主要有:重视功能的易用性,让更多的人可以马上学会使用电子银行,使电子银行渗透人群更广;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和功能,如农业银行为支持“三农”推出惠农卡的同时,也在网上银行和转账电话中增加了小额农户借贷款功能;多开辟支付缴费品种和渠道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如在转账电话、自助设备和网银上设定学费、电话费、水电费功能。
(三)增加自助机具在边远地区的投放面对成本约束的要求,银行在县以下的乡镇大量建设物理网点难度较大,发展自助业务是适应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客户金融交易需求、弥补金融缺失最有效的途径。截至2010年9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县域和农村地区投放现金类自助设备17938台,自助服务终端5183台;转账电话数量达88.4万台。
(四)加速推广手机银行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总数累计已达8.23亿户,这表明手机银行可以让金融接触到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同时,它在便利性,控制与信息方面大大超越了传统渠道甚至网上银行的效果,是最好的“金融包容性”电子银行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