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财务审计的认知范文

院校财务审计的认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财务审计的认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财务审计的认知

随着我国内部财务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内部财务审计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目前,高校发展正处于一个新时期,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不断揭露财务管理制度缺陷,深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办学和业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不仅存在风险,且较以前有加大的趋势。因而,有效地对高校内部财务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及控制,正确地处理好审计监督与高校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在加强学校整体经费的控制和管理上,在完善各个部门对经费的使用上,高校财务审计部门规范经济秩序,维护了学校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提高了学校整体的经济效益。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和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监督约束机制,提高内部财务审计的质量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额资金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健全监督机制。从学生学费的收集,国家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拨款投入,科研经费的划拨和使用,以及最近各大高校都频繁开展的新校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使用和联合办学等等,这些金额来源广,资金量大,形式复杂多样,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机构来监督这些资金的使用,防止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2.多样化组织结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高校的构成呈多元化形式,有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各个学院、系;也有相应的机关部门;还有一些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附属的业务部门。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复杂、分散需要有一种新的机制来强化管理,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责任部门的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使经济管理责任始终在依法经营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3.庞大的施工项目需要对建设资金严格把关。高校普遍正处于大规模的院校建设和工程项目繁多的时候,迫切的需要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加强管理和做好监督工作。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及时对资金的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这不光为学校工程建设把关,更为高校合理的资金筹划提供了服务。因此,加强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可以有效的防范学校经济风险,维护学校合法权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和杜绝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内部财务审计面临的风险分析

高校内部财务审计风险是指在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内部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1.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广泛性使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复杂化

高校除每年的国家正常财政预算拨款外,还有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还有从各方面筹集到的数额巨大的科研经费。在高校的各项收入中,包括如下项目:校办工业、商业、出版设计、运输以及各类服务业的纯收入;接受委培各类学生、各类短训班收取的委培费、培训费,且这些收费一般均高于正常录取新生的学杂费;联合办学收取的分成收入;接受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贷款、贷款贴息和捐赠款等等。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的资金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来源渠道广泛,资金构成极为复杂。这些都致使高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更加复杂,诱发了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的产生。

2.内部管理的多元化加大了高校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的产生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是关门办学,搞各自的“小而全”,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综合性大学内,众多庞大的后勤群体,跨部门、跨行业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特别是后勤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改革,使高校内部出现“管理真空”;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极其复杂,一般要涉及到预算会计、工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建施工会计、交通运输会计等各方面,其内部管理呈现多元化格局;对校行政,财务上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统收统支;对校办工商企业则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各服务业又实行脱钩承包经营;附属单位(包括附中、附小)实行三级预算管理;福利开支单位实行报账制管理。这一切使得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对象更加复杂化,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极易造成内部财务审计风险

高校本身是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只注重完成国家计划招生任务,造成高校内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而评价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容易形成审计风险。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1.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高校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是导致高校财务审计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根本原因[3]。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其重点是提高内部财务审计的地位和层次,科学的设置内部财务审计机构,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组织上的独立性,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很好的开展审计工作,不能很好的保证审计质量和控制审计风险[4]。笔者认为高校应当设立独立的审计处室,由“一把手”即校长直接分管。同时最好以监督者的身份将高校审计处室的领导纳入高校最高决策层(学校党委),以加强对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权威性。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机构应该在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审计单位及其他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干涉,并直属校长的领导,才能够体现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

2.转变观念,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勇于创新

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尤其在于其思想观念上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审计的层次上,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由事后的财务审计为主转变为事中、事前的管理型财务审计,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前的控制[5]。笔者认为对后勤产业社会化资源利用情况持续的进行财务审计就很重要。近几年来,高校后勤普遍的社会化改革有力的促进了高校办学活动的提高。很多高校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的分离,并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组建成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这个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力资源、资金筹措、日常的运营和管理、乃至内部分配、激励制度上都采取了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坚持为学校服务的新机制。为了满足高校领导了解这个充分利用的学校资源的新型后勤服务体系究竟办的好不好,财务上有没有出现问题的需要,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就需要对其财务跨年度的跟踪审计。

3.构建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新模式———管理审计[5]

管理审计是以改善组织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促使资源合理的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财务审计模式,是对组织的经济活动建立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体系,内涵深广。它是围绕组织增加值的目标,面对机遇和挑战,评价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挖掘潜力,化解经营风险,改善管理环境,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