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企业内部监管初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前言】
目前我国约有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前不久中国社科院了一组数据,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40%的企业已倒闭,另外还有40%正在生死边缘挣扎。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相同,但与其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多或少存在关联。笔者将以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在防弊的基础上起到兴利的积极作用来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防范经营管理中的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合规,以及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本单位因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包括一项基本规范,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和三项指引(征求意见稿)。同时基本规范中已强调要求中小企业参照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诞生时间较短,存在所有制结构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级少;资本结构简单;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寿命不长等特点。因而其受上述制约因素,普遍存在内部控制体系混乱或基本没有的情况。
1.产权结构因素制约着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内部控制形成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初期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经营者予以监督。但我国目前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环节的公司法人治理存在很大的缺陷,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相应监控管理形同虚设。公司往往形成董事长与经理“合二为一”的局面,董事会成员绝大多数是企业经理人员,使得经理人员在公司的经营决策等基本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言权。而且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利益,产生强烈的财务舞弊动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缺乏监管制衡机制,无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2.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的动机不强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的问题,管理层往往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其本身对企业的控制已经十分有效,内部控制的制度化、程序化差,因此其细化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动机不强。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简单的内部控制措施也能起到较为有效的控制及防弊效果,但是现代内部控制的目标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防弊问题,还在于在防弊的基础上形成合理化建议促进公司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整体认识有待于加强。
3.人员素质问题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中小企业财力有限,企业寿命不长等特征造成其员工职业发展前景不大,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企业员工往往大多为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专业素质难以胜任内部控制的要求。加之员工流动性强,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基本没有员工专业素质培训的计划。上述因素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专业人才的稀缺,即便有专业内部控制人员也大多缺乏专业内部控制知识,即便有一些专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基本为财务部门内部的部门性制度。
4.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上存在很大问题
内部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划分交叉重叠的现象很普遍,存在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和一人多岗的问题,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公司员工之间多半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人治”多于“法制”,管理随意性较大。初期执行好的情况下这种管理模式会省钱高效,但时间一长往往会使公司积累各种各样的隐患。除此以外,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有的即使安排了内审工作,也只侧重于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审计等,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了解和重视,即使偶尔发现了问题,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国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解决的办法
1.加强公司治理是根本之道
公司治理解决的是股东、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有效的解决委托问题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内部控制是在公司治理解决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的权责利划分之后,董事会和经理为了保证受托责任的顺利履行,而做出的主要面向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控制。鉴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不完善,没有有效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董事会形同虚设,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合理的制度保障,难以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小企业董事会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对企业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引进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经理层进行全面高效的监督。建立一个完善的约束、监督和激励经营者的外部监督机制,通过激励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减少道德风险。保持监事会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明确内部控制目标,扩展至公司战略层面
据调查,企业人士总体上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起较为肯定的态度,特别是认为其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方面认为作用很大,但对内部控制能有助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认识不足。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明确内部控制的兴利目标,运用到公司整体规划发展方面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法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到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扩大至公司企业战略、规划制订实施等方面。
3.加强对人的管理,培训员工并引入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中小企业要取得大的发展只有抓好人的管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企业必须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根据优胜劣汰原则,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为企业发展壮大配备合格的人才。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凝聚力,同时注意避免诱发不道德行为。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岗位轮换,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
4.建立内部监控体系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存在财务能力不强,人员较少,机构设置简单,无法明确划分责权利,因此要贯彻成本与效益原则,对关键点的控制,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抓住对关键点的控制,做到事半功倍。对于关键点的控制要重点关注资金、成本费用和权利分配三方面。对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的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对企业各经营环节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注意是否经过授权,权责是否明确,是否进行了不相容职务的划分,相关的监督人员是否进行了检查和审核。
5.加强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普遍来讲综合实力较弱,容易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本次金融风暴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的破坏就是很好的证明。内部控制中有很大一部分强调的就是企业对风险的控制。针对中小企业容易受经营风险影响的情况,要及时评估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对可接受风险水平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可借助他人力量,采取包括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进一步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或者减轻损失,以在激励的竞争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