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院校财务报销审核中问题范文

高等院校财务报销审核中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院校财务报销审核中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院校财务报销审核中问题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规模的扩大,经费总量有较大幅度地增加,财务也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任务。高校财务的报销审核作为高校财务的基础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就目前高校财务报销审核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销审核;激励机制;信息管理

高校财务报销审核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在校学生持续增多、事业经费逐年增长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高校的经济活动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财务的报销审核工作也变得日趋重要,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高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财经法纪法规的执行力度,国家每一项经济政策、法令、制度的颁布实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日常的报销审核中,因此,做好财务报销审核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一、目前高校报销审核存在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报销审核工作人员的会计职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发展战略已从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随之,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工作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会计职业技能是一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处理会计具体问题的能力。如今教学经费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初始简单的行政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费收支核算,经济核算变化很大。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按正确的会计科目归集核算,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理论水平欠缺。会计理论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会计,相关的还有审计、税收、金融、证券、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知识面狭窄,会计理论单一化。

2.会计实务能力不强。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人员业务不专,对会计电算化的处理不够娴熟。

3.自动更新知识能力不够。高校报销审核受多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被动,自觉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习高校发展的新知识、学习与高校会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更新会计法律制度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

(二)报销审核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第一,高校是人员密集、部门众多、活动频繁的组织机构,每天均有大量的财务往来,受理全校师生员工的报账业务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天要接触大量的原始票据,要分类整理,严格把关,进行计算汇总再对应会计科目做凭证。这看似简单的过程,有时候会很烦琐,工作的繁杂以及机械地加减大大影响了的工作热情。第二,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的工资利益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工作量的多少与自身的利益不挂钩,长此以往,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第三,报销审核人员与师生员工沟通效率较低。由于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同时高校财务制度的不尽合理,审核人员执行起来没有力度,双方理解存在偏差,“可报可不报”“合理不合法”的局面甚多,大大降低了与师生员工的沟通效率,长此以往,报销审核工作人员的心里严重压抑,极易产生矛盾冲突。

(三)高校财务报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上。实际工作中,宏观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带有一定的指令性、强制性,而高校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财务报销制度的修订则显得相对滞后,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执行。国家先后制定了《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有的法律法规是指导性的,比较笼统;有的法律法规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出现了现有法律法规难以约束和规范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高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结合自己实际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有的规章制度合理不合法,有的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报销审核人员很难把握原始凭证真实性、合理性,某些规章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使得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和健全。另外,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例如对科研经费支出的监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账上”,没有落到实处,重核算、轻管理、忽视落实。

(四)财务信息管理不够完善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高校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数据缺乏共享,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信息孤岛。财务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如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部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教师在办理科研经费的立项和进账时必须在两个部门办理手续,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共享。同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差,成本较高,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之间不能紧密合作,导致财务信息的实时性、相关性、有用性受到极大影响,无法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其次,财务软件功能存在不足。财务软件是高校网络财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现行的财务软件如复旦天翼、用友财务软件、金碟等财务软件都是以SQLserver作为开发工具,SQLserver数据库具有稳定性,但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能直接生成高校决策群需要的财务信息数据,需要对财务软件导出的数据进行加工才能完成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降低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离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二、优化高校报销审核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尽快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努力提高会计职业技能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会计人员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首先,高校报销审核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主动求知求学,用科学的会计理论,高超的会计操作技能武装自己。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法规法律制度、熟悉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熟悉校内各级领导人的经济责任、掌握高校内部预算和会计科目的设置等等,以适应高校会计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需要。最后,要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报销审核人员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监督职能落在实处。高校财务核心部门也应组织财务人员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财务报销人员不断加强自我建设,不断学习新的财经法规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熟悉并熟练掌握国家的财务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财务报销审核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按照会计准则办事,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二)建立相应的内部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报销审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报销审核工作人员工作缺乏激情,缺乏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建立相关的内部激励机制。首先,引进智能叫号系统,准确直观考核报销审核人员的业务量。排队叫号系统可以改善财务报销大厅报销人员无序等弊端,同时审核人员按号的次数以及每笔报销业务的计算可以通过智能叫号系统进行统计,较为公平合理地考核报销审核人员的工作量,每月进行公示。对一些有关利益方面的分配应参考平时的工作量,进行综合考核,做到有奖有惩,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爱岗积极性。其次,高校激励机制的内容和措施应着重观念的转变,激励机制必须明确与经济事项有关人员的职责和考核目标。相关的激励措施应按照不同的岗位和风险责任来确定。对完成考核目标、业绩突出的审核人员应给与不同形式的奖励,同时应大力宣传,强化榜样作用。最后,高校财务应把外界监督与内部规范相结合起来,制定相关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建立监督信箱,对广大教职员工反映投诉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同时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同时,高校报销审核人员应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领导应更多地深入群众,了解财务报销审核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关怀和鼓励,采取多引导,少约束,分工合理,彼此达成信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报销审核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财务规章制度

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保证,因此首先要健全高校的各项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如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资金审批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稽核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定期对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各项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各项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才能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切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建立科学完善、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制度,使报销审核人员做到报销的每一笔都有据可寻。最后,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同时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使高校财务报销审核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制

首先,借助高校“数字校园”平台,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改善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加快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提高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其次,为了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应及时对财务软件进行更新升级。要选拔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务部门,引进或培养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网络专业知识的多样化人才,加快信息网络高校平台的建设,及时提供财务信息的查询:开通课题经费的查询、网上现金的预约、学生学费欠费的自助查询、教职工公积金查询,尽可能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构建一个广大师生员工交流的财务平台,及时回复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尽快推广“无现金结算”、“报账通”、“校园一卡通”,使报销人员不出学校报销大厅就能办理现金的收支结算业务,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高校财务报销审核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全局意识、创新意识,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及优良的人际关系,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将财经法规融入到业务办理中,游刃有余地解决高校实际财务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切实做好高校财务报销审核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敬东.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6).

[2]梁晓娟.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4).

[3]林慧卿.浅议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3).

[4]张瑜.高校会计审核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浅议[J].财会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