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为财务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将实验方法引入财务研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行为财务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中提出来的。它为财务理论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利用行为财务的理论框架,可以加深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发展相关内容。
关键词行为财务有效市场假说评价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将实验方法引入财务研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现代财务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二是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它一直视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为一“黑箱”。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理论界发展了行为财务这一新的研究范式。
行为财务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质疑中提出来的。EMH宣称,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上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投资者无法利用相关信息获取超额回报。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与EMH相矛盾的市场异象,比较典型的有:①规模效应。Banz发现,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规模有密切关系。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众人皆知的信息,按照EMH,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EMH;②期间效应。French、Gibbons和Hess的研究显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这显然与EMH不符;③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用股票市值与其账面价值的比率来衡量,比率越高,表示越受关注)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关注的股票往往只有较低的收益率,而较不受关注的股票往往能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显然EMH难以解释这一策略。
对EMH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对其理论基础的冲击。EMH以投资者理性为基础,但大量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显示,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在决策时呈现出如下心理特征:①损失回避。相同大小的利得和损失,后者造成的影响大概是前者的2.5倍,所以投资者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②过度自信。投资者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表现出过分自信;③倾向于确认偏差。投资者往往只是重视条件概率,而忽视先验概率。由于存在这些心理特点,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这种偏离通过影响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选择最终反映到金融资产定价上。
2行为财务的主要内容
(1)决策特征。在提出行为财务学以前,关于财务方面的研究几乎从未涉及到个人的决策行为。行为财务认为行为财务主体的决策程序随问题本质及产生问题的环境而变化。行为财务的决策特征:①决策者的偏好是多元化的,寻求令人满意而非最优的决策。决策者的偏好是易变的,并且仅在决策过程中形成;②决策者倾向于根据经验或主观直觉而非客观标准及嗜好性信息来做出决策,他们的决策程序是个性化的、具体的,并带有情绪;③人们一般不是通过概率,而是通过启发法的经验决策法则来处理问题。
经验表明,上述决策特征有助于解释财务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及其行为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变化,如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带有噪声的股票价格、投资者追随领导者和从众的行为等。
(2)预期理论。现代经济学在风险决策问题上著名的理论模型即“期望效用模型”。由VonNeumann等人进行严格的公理化阐述而形成。其基本内涵是,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然而,该理论却在实验经济学的一系列赌博选择实验中受到了挑战。最早的赌博选择实验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llais设计。该赌博选择实验产生了著名的“阿莱悖论”(亦称“同结果效应”),它对期望效用理论形成了挑战。与同结果效应类似的实验发现是“同比率效应”,即如果对一组赌博中收益概率进行相同比率的变换,也会产生不一致的选择。与同结果效应一样,同比率效应也是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研究表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许多决策与预期效应理论的预测发生了分歧。为给出解释,通过实验观察和模型设计,Kahneman和Tversly提出了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类似于期望效用理论,只不过个体在最大化效用的加权和中,权重不等于概率,效用由所谓的“价值函数”而不是效用函数得到。权重由真实概率函数得出,在真实概率中极小概率下的权重是0,在极大概率下的权重是1。即人们将极不可能的事件视为不能,而极可能的事件视为确定。在很小和很大概率之间,权重函数(真实概率函数的权重)的斜率小于1。
(3)股票价格的异常变动。行为财务学认为,现代财务模型对资本市场的异常现象不能予以明确的解释,比如反应不足或者过度反应。因此,行为财务学者们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市场中的无效率行为,比如有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的BSV模型解释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EMH,当投资者认为收益变化是一种暂时现象时,他就未能及时调整自身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即反应不足;当投资者认为近期股票价格的同方向变化反映公司收益的变化是趋势性的,并对这一趋势外推,就会导致过度反应。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的DHS模型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回调,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前者不存在判断偏差,后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在股票价值判断中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Hong和Stein的HS模型,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在对股票价格预测时,消息观察者完全不考虑当前或过去的价格,而是根据其获得的关于股票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交易,动量交易者则把他们的预测建立在一个对过去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上。
3行为财务的意义与运用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同时,它也合理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如对“反向投资”策略,行为财务理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预测时的心理偏差造成的。
尽管如此,行为财务理论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常现象,但行为财务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同时,面对研究方法和模型设计的改变,异常现象出现的幅度和强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众多的模型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特殊现象的解释,往往需要增加很多额外的假设进行推导。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正如人的心理特征难以用某种简单标准进行划分一样,没有什么模型能同时解释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套利限制。
温兴琦博士认为,行为财务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比如,针对普遍流行的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可以从行为财务的角度解释,公司经理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即上市公司经理并不是以公司真实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往往是倾向于公司经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公司经理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这是导致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这种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使其发挥对公司经理的监督作用,使公司经理真正做到以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在微观机制上进行设计,发展和完善对公司经理的激励机制,尽快推行经理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使得公司经理的利益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捆绑在一起。
随着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断演化,行为学和财务学研究层面上的发展与深化将不断完善行为财务学的理论体系。通过行为财务可以获得更符合市场真实情况,更具有确切内涵的财务理论。行为财务学最近才引入中国,一些中国学者基于行为财务学的观点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总体成果不显著,但可以预计行为财务学在中国会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1)行为财务的产生为财务理论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利用行为财务的理论框架,可以加深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发展相关内容。
(2)行为财务关注企业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条件等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即企业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博弈,使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研究更加真实。如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传统理论归因于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于债权成本,而依照行为财务理论,至少部分公司是因为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限制而选择股权融资。
(3)根据行为财务理论,正确的投资策略必须考虑到投资者非完全理性,必须考虑到资本市场上经常存在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等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向南,俞佳.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6(8)
2温兴琦.基于动态环境的企业战略重构[J].人大复印资料,2005(4)
3HershShefrin,MeirStatman.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J].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