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国际分工
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航运技术的发展、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以及对传播宗教的愿望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进了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西方国家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金。而殖民地市场的形成又为工业化的发展准备好了世界市场。当工业化到来以后,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地通过海运销售到世界各地,换回货币,获得利润,把利润再次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生产的原材料,促进再生产的不断发展。赚取的利润,促进生产的不断改进,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相互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联结工业革命(生产)和世界市场(消费)的纽带则是航运。“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4]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之间形成了国际分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于世界体系之外,因为越是与外隔绝,越是失去了对外交往与学习的机会。创造、发明、进步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发扬光大。而如果对外隔绝,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的创新进步被别的国家和地区学习,不利于本民族文明、文化的传播与流传,另一方面也隔断了自己对外学习借鉴的途径。交往、交流的范围越大,好的发明创造越容易保存,而交往、交流的圈子越小,越容易落后甚至被淘汰。“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5]国际分工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产业间的分工,如新航线开辟以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其后发展为工业品内部的产业内的分工,不同的国家分工从事不同产品的生产,如有的国家专注于某种工业品的生产,而有的国家擅长生产别的工业品;二战后更是发展为产品内的分工,在这一阶段,同一件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产业转移。而每一次分工的深化与产业转移都是国际依赖日益增强的过程。“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劳动力价格优势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承接了日本、亚洲四小龙的轻纺工业;其后又承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的转移。随着发达国家把一些工业生产转移到中国,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结束了美国至1895年以来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的地位。随着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中国一方面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如2013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7.52亿吨,进口铁矿石8.19亿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70%;另一方面需要出口大量的商品,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官方公布的3.91万亿美元,正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贸易的持续增长推动了中国海运量的提升,对外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7]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和出口,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工业组装生产,在同样产值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体积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这导致了中国航运业的大规模需求。在全球前十大港口中,中国占了七个,分别是上海、深圳、香港、宁波-舟山港、青岛、广州、天津。水运利用风力、水的浮力等自然力作为运输过程的动力,从而大大节省了运输的成本。“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这种改良往往经过许久以后才慢慢普及到内地。”[8]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大力发展航运有利于促进生产不断的循环进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航运业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话语权,是“世界工厂”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海运作纽带,世界经济逐渐联系在了一起,生产突破了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国与国的界线、大陆与大陆的界线,从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航运在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海运可以说既是全球化形成的导火索也是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没有航海技术和商业制度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世界经济的开放。”[9]经济全球化是海运推动下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过程。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生产与交换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而由于远洋运输的发展,生产又突破了大陆界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航运业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大扩大,有效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更合理有效的配置。新航线开辟后,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市场,其后又通过武力征服等形式,把一切国家都卷入生产与交换过程,形成了世界市场。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冒险者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10]生产者寻找最便宜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原材料,寻找价格最高的市场,而消费者寻找最便宜的商品供应者。“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经完成了。”[11]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依赖日益增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12]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只有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自身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发展做出本民族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航运是联系各国商品贸易、文化往来的纽带。“不断降低的海运价格意味着一台价值700美元的电视机从中国运到欧洲的价格不超过10美元。这降低了欧洲的生活费用和通货膨胀率,鼓励了中国的工业化,使工业转移成为可能……主要是从欧洲、北美转移向远东,并使生产线分散在多个国家。从而,海上商业造就了牢牢相互依存的工业生产和消费社会。”[13]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发达68国家利用技术、资本优势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但是如果不融入全球化过程,发展中国家则会永远处于落后地位。通过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中国更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实施全球战略,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同发达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外交关系,提升国际地位,拓展国际战略空间,做一个负责有担当的大国。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产业转移
近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的问题日益显现。经济对外依赖度高、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产能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中国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产业的对外转移,是提升产业结构、节省生产成本、更好地利用世界市场的必然要求。中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需下降,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张性救市政策,“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13年达到49.3%,……2012年世界平均值只有21.9%”[14]。近年来,虽然中国采取了一些拉动消费的政策,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较低。“从2003年到2013年,居民消费与GDP的占比,从42.2%下降至36.2%,而发达国家的指标在60%-70%。”[15]从投资角度看,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投资。但目前基础设施投资饱和甚至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从生产投资看,虽然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消费品的主要输出国,对外贸易量世界第一,但是由于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内需不旺,导致近年来产能过剩矛盾日益显现。根据工信部《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我国产能过剩已呈现出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影响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201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产能过剩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扩展,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困扰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顽疾,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16]面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如何正确处理消费、投资、出口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在千方百计拉动内需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投资形成的过剩扩大出口同样也是现实问题。通过跨国产业转移和出口产品转型可以解决中国目前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国际产业转移,把中国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工业化水平更低、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二是出口产品转型。转变以日常生活用品等轻工业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格局,加大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建筑材料、劳动技术服务的出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输出的大动脉,也可以是中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过剩的产能、产业转移输出到比中国工业化水平低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化,促进其经济发展。
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依赖度日益提高,中国资源和能源约束日益显现,而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冲突和争端日益增多,海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其后进一步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强国建设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就把海洋强国战略提升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提升到了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然而,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包括强大的海军和发达的海洋经济,海运亦是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洋运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运是联结中国的世界工厂和分布在世界各大陆的世界市场的纽带,一旦海运出现中断,则世界工厂的生产也会被中断,因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海洋运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升中国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另一方面也为陆上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的运输通道。建设海洋强国也可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运转需要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安全、及时、高效、低成本地运输到世界各地。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强大的海军,可以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保障世界各地为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能源,也保障中国源源不断地把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2013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存在着中国航运企业石油运输能力低、运输航线安全等问题,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大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如果一旦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受到中断,则等于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命脉。因此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马汉曾经分析了海军对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作用。“这些往来穿梭的船舶返回时必须有安全的港口;整个航行期间,国家对船舶的保护,必须护送至尽可能远的地方。”[17]总之,海运是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国海洋强国的建设;而海洋强国的建设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交换日益密切。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日益增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它国家的发展。“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8]但在过去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往往存在着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资金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同落后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一国的三个劳动日,可以和别一国的一个劳动日交换”[19],落后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二战以后,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转移过剩产能,发达国家把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环境污染带到了发展中国家。通信、交通运输技术以及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产品内的分工。由于完全以利润为目的,也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条件。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获利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处于产品制造的产业链的上游,获利最多。“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富士康为美国苹果公司组装手机的工人的工资只占最终制造成本的3.6%,他们为苹果公司64%的巨额毛利润率作出了贡献。”[20]与之相较,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行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4年8月,出访蒙古国时,表示欢迎周边国家“搭便车”。“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一方面中国拥有大量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已近4万亿美元,而购买美国国债、投资美国又存在着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风险。如何使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和充分利用过剩产能是中国对外开放转型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充分利用工业后进国家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劳动力优势,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难题和劳动力就业问题,利用中国的基建技术优势,帮助其发展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为经济腾飞打下基础,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商品市场,促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型升级。
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多重起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之后,很多地方都在争做新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山东等省份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或先行区等概念。在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多是主产于南方的手工业品和农业经济作物,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另一方面是与北方相比较,南方雨水丰沛,河流较多,水路运输比较发达,更便于通过内河的水路把手工业制成品和农业经济作物运输到海边的港口,再通过海港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样就形成了广州、泉州、杭州等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当然,“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条件、区位优势等综合因素,按照自然经济发展的条件逐渐形成的,到了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达到30多个,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因此,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不应该有什么人为的界定,应该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等,竞争发展、错位发展。”[21]从现实来看,汽车、火车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打破了水运在陆路运输方面的绝对垄断地位,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既包括经济特区,也有沿海开放城市,还有沿江、沿边开放城市,还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冀等几大经济发展区,经济增长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因此,在中国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丰富的港口资源的基础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必然也呈现多极化的趋势,而不仅仅是南方一个或少数几个城市。
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上海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航运历史和深厚的航运文化。由于其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优良的区位优势,以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背景,上海可以而且应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上海的区位优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间位置,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通信网络。便利的高铁、高速公路、长江把上海经济与全国经济联系在了一起。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土地面积占到全国的不到3%,人口占到全国的11%,但却创造了17.8%的GDP”[22]。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生产为上海发展航运经济提供了腹地经济支撑。二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仅占国土面积约21.4%,但却创造了23.6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9%。2014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2014年年底,中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5年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而“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都与上海密切相关。“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通过长江这一内河把沿江9省2市联系在了一起。由于长江巨大的运输能力,发展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通过“江海联运”的方式把“长江经济带”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世界各地。三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中国航运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航运市场上仍然缺乏话语权,国际航运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前上海国际航运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开始超过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将使上海港年均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相当于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美国全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总和。由此更显示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中国航运水平和港口服务全球的能力,是更好地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必然要求。四是自由贸易试验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修订,为上海航运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加便利的金融环境,加快航运领域的开放,促进上海航运业的发展,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作者:张峰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