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有限西化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经济学虽然无法指导当前的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不过由于属于苏联的教条主义,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统一起来,使之为融洽地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虽然,西方经济学为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很大的,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用,但是对于无限西化论的观点并不科学。第一,西方经济学的论点的建立,是围绕着制度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律来开展的,东西方文化习惯及相适应的经济制度不同,不可以完全照搬。另外,西方经济学自身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现状分析。因此,有限西化论的思路是正确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同时也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能够结合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背景,发展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盲目的将西方经济学直接“嫁接”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也会导致主次不分,创新不足等原因,甚至会因为是“四不像”而严重阻碍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可见,中国政治经济学不能走无限西化的道路,也不能走嫁接式的有限西化道路,我们的出路是走相融合的道路,这才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出路。
二、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学需要考虑主体性和国度性
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要分析“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最普通的解释:政治经济学属于一门以人们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科学,也就是分析经济关系的发展,它论述了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上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著名著作《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这样讲到“我在著作中研究和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有与之它相匹配的的生产关系。”其实对于政治经济学这样的解释并不全面,只是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而实际上,政治经济学由“谁来研究”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体问题。虽然《资本论》的序言中的这句话提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资本论》的内容主要是将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和特点。在1843年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内容中,提到关于自己的立场是无产阶级;而从研究政治经济学开始,马克思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劳动经济,它阐述了自己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看法,他觉得自己和传统政治经济学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体制,而且是以工人阶级的角度出发的。
所以,“什么是政治经济学”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因为研究人不同,研究的对象也就不同,阐述的答案也不同。其实,“什么是政治经济学”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且阐述了问题主体性。由于生产关系的实质属于利益关系。对此,如果把政治经济学作为“特定阶级对阶级利益的阐述及经济矛盾的理论”必须要全面的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性和发展思路,也就是“谁在研究”的问题,谁就代表自己的阶级利益。因为经济发展的执行者是人,经济矛盾就是人和人的矛盾。人与人发生矛盾,就表示他们的主体与立场不同,阶级利益也不同,自然研究的答案也不同。经济问题影响着很多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关系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有差异,解决的方法是相冲突的,经济矛盾就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综合。所以,我们研究“什么是政治经济学”这个问题,就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西方经济学讲到经济学是“纯技术”“纯理论”,没有阶级性,研究的内容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西方经济学是不是有主体性”是很多人研究的问题之一。
其实他们研究运用了假设,假设没有阶级性,而假设的背后其实是资本主义者的个人利益,所以西方经济学是有更强的主体性,但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不同,它是资产阶级者的代表,所以使人辨不清是非。还有,“什么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世界各国研究的范围的依据是每个国家的特殊性的政治经济学。从阶级矛盾出现之后,国家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内容,国家不仅代表了政治,同时也代表了经济,它也影响着经济生活中的每个行业和单位,经济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国度性,这也影响了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其实,不管是政治经济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萌芽阶段,还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政治经济,研究人研究经济学都受到国度性的影响。中国是世界大国,必须认可与坚持我国国情需要的经济政治学,只有这样,政治经济学才会发作。中国的经济矛盾很明显,而且很特殊。主要表现在不一样的经济矛盾和我国人们的立场和利益。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同时还有一定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参考国外经济成就的过程中,也要对自己的经济矛盾进行分析和了解,这样才可以提出更合理的针对中国经济矛盾的观点和理论。因此,中国政治经济学是中国人五千年的思想产物,是中国每一个阶级对中国矛盾提出的观点和特定阶级的利益概况。分析“什么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这个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和立足点。
三、形成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路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路是以中国的经济矛盾为分析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研究中国经济矛盾,总结概括它的主体,正确的阶级中国这一特定的主体认识,真正不一样的经济矛盾。
(一)新思路要求要明确劳动者的重要地位
人类社会在任何阶段,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实都是劳动者得到的,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范围一直在增加。社会主义是一个劳动的社会,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劳动者的经济学。从这个说法上来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劳动者的概念作了延伸,不只有“生产要素”和“资源”,还加入劳动者的就业关系、劳动者的地位、劳动者的技术能力等内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也表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二)辩证的看待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思想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经济学在这五千年中形成、不断发展。之间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继承和批判我国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期间也形成了各种经济思想,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积极性和消极性,这两个观点没有明显分界,而是混为一体,有的优点也是缺点,比如重义轻利、重视整体观念等,因此需要用辩证的论点来研究,不能批判所有的观点,对一些有帮助的观点要吸收与借鉴。我们经常听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近代西方经济学都是国外的经济学。借鉴西方经济学要分析很多因素,而马克思主义我国一直坚持借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前一个是原则,是思想,必须借鉴;后一个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警句、原文或者总结,由于时间、地点不同,如忽视了这点,就有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做教条主义。
(三)注意核心观念的规定和发展
在研究中国特有经济矛盾的时候,需要利用科学抽象法,对大量的现象资料进行研究、总结、对比,总结其定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马克思抽象出剩余价值的重心思想,以此为中心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合理的论点。形成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也要存在自己的中心论点。从这个核心观点上需要以中国特有经济矛盾为本质,并不是对外来经济学的演示。比如,“剩余价值”用“剩余产品价值”代替,“资金”作为“资本”,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矛盾的本质要求没有办法实现。而人们利用传统的方法,比如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阐述“资本主义复辟”这种方式是不可能将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矛盾体现出来的。
(四)利用数学方法为基础对性质进行论述判断
经济事物的发展是量和质的结合,定量分析必须依靠定性认识来完成,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定量分析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理论,确保逻辑推理的准确性,避免经济关系中的不稳定性,最后在相关理论上表面观点;数学表达具有一定的文字观点,从简化经济分析为主,从而避开没有意义的争论,所以,整体上对经济学家的工作效率提高是有帮助的。不过数学方法需要参考经济矛盾为主题,由于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分支,也是人类活动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体现。人类活动是受到道德、历史、文化、关系的影响,无法统一的利益数字公司推导出来。将经济学看做抽象、复杂的科学,其实就忽视了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特点。
四、总结
总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探究和发展,主要在于经济矛盾为研究对象,考虑其主体性,按照主体观念,进而明确研究的核心和范畴。这些内容不可以全部照搬国外发展经验,也不可以从旧的理论观点中照抄的来,只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反复论证才可以形成。
作者:朱珍珍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