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政经济与西方经济对比教导评析范文

思政经济与西方经济对比教导评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政经济与西方经济对比教导评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思政经济与西方经济对比教导评析

作者:燕安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马克思认为,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平均利润是利息的最高上限;平均利润又不能小于零,因此利息也要大于零,不然就没有人愿意将持有的货币资本借出去。在此界限内,利息率高则取决于金融市场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需求,利息率就下降;如果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利息率就上升。马克思通过对借贷资本的实际运动的分析揭示了利息的来源,他把利息的来源放在了生产的基础上,认为利息的本质是生产当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与之相反,在西方经济学里,对利息的解释各种各样,比如采用心理因素、时间因素和单纯的数量关系解释利息。此类利息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这类理论并没说明利息从哪儿来。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对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形式的偏好。“流动性”一词在西方经济学中特指某种资产转换为其他资产形式的难易程度,难度大说明流动性小,难度小说明流动性大。从这层意思上讲,货币具有最大的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就是以货币形式保存资产的偏好,放弃流动性偏好就是以非货币形式保存资产,这将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放弃流动性偏好就必须有利息作为报酬,把利息看做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就意味着凯恩斯把利息看做一种货币现象,从而他提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即货币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的功能是一种使货币供求相等的价格,利率价格的决定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其中流动性偏好反映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则反映了货币的供给。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

投机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根据对三种心理偏好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成收入和利率的函数:Md=Md1+Md2=L1(y)+L2(i),其中L1为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货币的投机需求。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调整,能够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比较与评论

马克思从生产领域中寻求利息的来源,对利息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根本上讲,利息或者利率问题是因借贷关系而产生的,没有借贷关系也就不会出现利息,但人们借贷的不是单纯的货币,而是可以投入生产以获取利润的资本。利率主要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利率主要受借贷双方力量对比的影响,货币量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马克思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凯恩斯把利息看成单纯的货币现象,没有认识到货币是资本的货币。这使得他的利息脱离了其产生的物质基础。但是他的货币供求决定利率这一观点也存在合理的方面,它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对经济是有影响的,这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他也认为由于存在由利率引起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无法全部作用于价格水平,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货币政策作为恢复经济的主要手段并不管用。

相反,他主张采用更直接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扩大就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位经济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导致他们看问题的深入程度不同。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生产中分析本质核心的东西。凯恩斯则把利息归结为心理因素,仅从现象层面的分析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克思深入到生产领域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探讨生产与消费这一对抗性矛盾。马克思批判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产品实质上是用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是交换媒介,生产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商品流通终将达到买与卖的平衡状态。对此,马克思评论道,詹姆斯•穆勒一类经济学辩护论者“简单地抽去商品流通和直接的产品交换之间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

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它把W-G-W(商品流通)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W-G和G-W。物物交换变成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互相分离的两个环节。卖者在用W交换到G以后不一定在同时同地用其所得来购买其他商品。因此,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就存在着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支付环节上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它将原来的买卖关系变成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会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务链条。如果中间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信用关系就要遭到破坏。总之,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了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仅仅是一般商品的流通,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还不至于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关键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

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在于其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首先,从生产目的来看,产品是大家共同生产的,但是这种生产是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由于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有着无限扩大资本积累的欲望。其次,从剩余价值理论来看,工人获得的仅是其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当中的一部分,而全部产品必须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本身就蕴含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最后,从长期来看,随着资本积累造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当中用来雇佣工人的钱的比重越来越少,所以资本吸收工人的能力也就减少,从而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积累是两极的积累,一极积累是资本家积累了财富,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积累了贫困。这必然导致生产当中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不足,产生相对过剩。这种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危机,并且,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根据他的理论,一国的储蓄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一国的投资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相对的数值,一国的储蓄量与投资量并不必然相等。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会出现危机和失业的现象。下面分别从储蓄与投资两个方面来做具体分析。首先,在凯恩斯模型中,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凯恩斯认为,人们在消费时有一个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这里假设存在一个线性的消费函数:C=a+bY。这里a是自主性消费,它表示即使收入为零,人们也必须有一部分的消费支出。式中b是指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认为消费增加的速度总是低于收入增加的速度,也就是说,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一个约束条件是:0<b<1。如果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储蓄相应的也应该是收入的函数。它可以表示为:S=s(Y)。

如果边际消费递减,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用于消费的那部分将会递减,从而储蓄就会递增。这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吸纳储蓄,就会出现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现象,也就是说,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了。其次,凯恩斯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贷款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当然,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还与企业的风险密切相关,因为投资是现在做的事,收益是未来的事。未来的事情结果如何,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的结局会有一个预测,企业正是根据这种预测进行投资决策。

然而,即使是最精明的企业家,也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地预测到将来的结果,因此,投资总是存在风险的。投资者对这种风险的评估与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或悲观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后,在上述影响储蓄和投资两方面的几个变量中,边际消费倾向、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这几个变量是由市场行为自发决定的,从而国家的政策很难加以控制。只有货币供给,能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掌握。即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控制这一变量所取得的效果不会很大。因此,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三)比较与评论

从本质上讲,凯恩斯的理论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主观心理。由于人的心理作用,这主要是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导致了总需求不足,这表现为在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去,因而提供的解决办法也只是在流通领域中提供足够的购买力来避免危机。

马克思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就将持续,生产无限制扩张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就会不断爆发。这一矛盾又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创新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2007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结语

通过以上的几个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学生可以深刻领会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及其科学性,认识到其理论是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其次,可以增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准确度,并认识到它的一些原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解释力。

最后,通过比较的方法,展现给学生不同的经济学家考察世界的不同方法,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比较与评判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