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与物的思政经济学透析范文

人与物的思政经济学透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与物的思政经济学透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与物的思政经济学透析

作者:尹宗贻单位:贵州大学

我们通常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处在这种人的从属关系的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过着彼此平等的生活。从这点上看他们似乎不受物的束缚,是自由的。可是仔细研究我们发现他们的自由是建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既无力支配自然,也不是自己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这种状态是物对人的制约,是物控制人的基本的形式。奴隶社会虽较之原始社会生产力有了进步,人们与自然进行交换,同时也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但奴隶只是奴隶主的附属工具。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只占有少量的土地,农民对地主仍有不同程度的依附关系,受到经济和超经济的残酷剥削,被束缚在土地上。以上这三者都根源于生产力的不发达,是物对人进步与发展的制约。第二种形态是“以物的依存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指商品经济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在这种社会中个人在表面上或形式上获得了独立性,但人是受物的统治的而且比之前任何一个社会中所受到的统治都深刻。但人仍要依存于商品交换关系。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充分的淋漓尽致的展示。

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成长的15世纪,物就以资本的形式用暴力的手段开始压迫人了。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众所周知,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以英国最为典型,英国为生产出发展纺织业的羊毛,一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强占农民租地,并通过国家制定各种法律强迫失去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到资本主义工厂中充当雇佣劳动者。这就是所谓的“羊吃人”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贵族地主被利益迷惑,在物的支配下,充当起控制人、统治人的侩子手。到17、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此生产力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向前发展。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被资本主义繁荣的假象所迷惑,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深入研究发现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再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从而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迫。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揭示了再劳动过程中怎样产生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又通过何种手段占有了这些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物质条件——劳动材料、劳动资料并不从属于工人,相反是工人从属于他们,不是工人使用它们,而是它们使用工人。这种关系是一种颠倒,是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资本家的统治只不过是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工人制造的产品对工人本身的统治,资本家手中的劳动资料作为一种异己的、物的东西而支配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册第六章的手稿中指出“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得统治”。马克思在这里把物称为死劳动、产品,把人称为活劳动、生产者。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物对人的控制其实就是异化。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这个最后的也是最发达的私有制社会里达到了顶峰。

异化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违背人的意愿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劳动的异化是一种根本的异化,它最初产生于人类的自发分工。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首先使劳动者深受其害,劳动者在资本和劳动分离的条件下,“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幸福而是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只有在运用吃、喝等“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剥削者亦不能超脱于这种被物控制的命运,剥削者也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

资本主义使异化劳动达到了极度,按照“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它同时也创造了克服异化劳动的条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坚定的无产阶级。二者推动社会向着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前进。这也就进入了物与人关系的第三个阶段。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彻底消灭了剥削、私有制、阶级、国家,人真正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劳动及其成果不再成为统治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时则“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由此看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必然主张以人为本,必然主张人控制物,而且他认为在共产主义阶段,以人为本不仅成为必须,而且成为可能。总之,我国虽处在社会主义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为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以人为本不仅适时,而且完全正确、富有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