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政经济优势教导方法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许敏兰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根据不同专业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主动学习外,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导。为了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不同的理论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曰以课程内容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有效教学不同的学校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差异,专业设置的不同,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就应有所差异。以课程内容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注重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具体体现在教学的三个环节上:
1.课前:教师应在调查不同专业培养方案及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目标与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应事先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已有的知识程度。因为高中阶段的政治课优其是文科由已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为提高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深度,在备课中应该注意适当加深理论深度,同时也应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货币的本质及职能时,在课前的预习任务中向学生提出“货币是否自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存在”?“货币除了能够买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还有其他的作用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如果货币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少了又会怎样呢”?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联系社会的经济现象,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到教学内容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理解这些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2.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以“学为主体”,还需要教师以“导为主线”。在课堂教学中,“导”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¹导出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由于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接触过,本身的理论性较强也很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大,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教师应该通过充满热情的教学传递自己对教学、课程、知识的热爱和投入,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通过生动和充满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就预习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解答或辩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引起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时,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向他们提出“你们以后将要从事的这种酒店服务性质的活动是不是一种商品,若是,怎样理解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怎样确定你们所提供的这些服务的价值量呢?”由于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必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运用其中的理论来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社会经济现象。º导内容。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现象与课程内容相联系进行引导,用现实事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政治经济学对当今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说服力和解释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热情。如在讲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经常讲的产、供、销一体化,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产、供、销等不同的部门;在讲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时,就可以给学生介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次通货膨胀以及最近的物价走势,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当前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的了解。同时,密切关注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方法,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方法。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匹配性,针对不同的章节,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掌握基本观点与脉落,如理解记忆法、比较理解法,案例法等。如在学习经济危机理论时,可联系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的区别。不同的内容要求教师事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根据内容难度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导智能。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将教学难度和进度合理推进,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思维,利用学生在理论上的认知冲突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深入理论难点的学习,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潜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采取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与课堂演讲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劳动价值论时,课堂中可以提出当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杂志和书籍,并写出针对这一问题的自己的见解,然后在下一堂课上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发散性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质和从事研究的能力。当学生遇到某些理论困境时,应通过答疑、案例讲解、组织小组讨论、咨询权威专家等形式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
3.课后:课后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辅导,面对面的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应掌握的学习内容。习题是训练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三类习题:练习巩固类、补充提高类和发展深化类。在分类作业中,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规定必须完成的数量。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完成高层次的题目,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写出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小文章,这种做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收到1+1>2的效果。此夕卜还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线课堂、BBS讨论、〔一mail等其他工具与手段开展课后的学习交流与互动,形成交互式学习模式。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大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辅导答疑等都可通过网络实现,可以很好地补充和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工具,指导他们如何在网上查找学习、使用各种学习资料,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另外,在课后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化要求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个性化的点拨与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教学中获益。当然,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应进行差异性评价,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测,及时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的有效教学目学生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对象,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课程的有效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需要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而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饱含教学热情,更要在课后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关心、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坚信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信心就应该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和章节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尊重学生,就应该在教与学中“求同存异”。在案例教学中,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和理解深度的差异,师生之间可能会产生完全对立的观点,此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观点,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这就必需给学生留有独立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权和学习潜能,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对于学习进展缓慢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查找他们的学习瓶颈之处,对症下药,甚至在课后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感情的联络和信息的传递,这是形成融洽关系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有效地传递对学生的关爱、鼓励与信任,达到既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又能促进师生融洽关系形成的目的。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短信、E一mail、个别辅导、BBS讨论等多种形式予以解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